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有效课堂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

李胜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撒基格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方面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教育。它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所学新内容进行理解、记忆和应用;还能锻炼他们思维逻辑。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课堂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阻碍了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以及与学生日常交流互动活动等,进而引发了许多不良现象的出现: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但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此,教师只有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新课程概念、原理等方面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策略

引言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学的问题。数学教育是我国的根本教育之一,数学对学生的终身影响较大。教师应改变数学照本宣科的习惯,打破数学课堂枯燥的僵局,形成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展开现代化教育的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让数学互动更加有效。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法应用不足

一般来说,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正确应用情景教学就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化的向学生展示,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会大大降低。然而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发挥是建立正确使用基础之上的,然而能否正确有效的应用情境教学法却成为教师的共性问题,情景把控不到位,导致学生还没有沉浸在情境中,教师就停止来情境教学法的塑造,重新回到来理论灌输法上,自然而然情境教学法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学习压力较大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提别是学生的排名,忽略了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步步的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上课不能专心,容易开小差,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导致所学知识不理解,对学习产生压力。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枯燥乏味,灌输式教学,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没起到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学习起立比较吃力,从而对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大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法,其教学形式仍旧停留在应试教育上,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需要学生计算对问题,才能够得分。部分数学教师仍旧采取了数学的题海战略,缺乏对学生的数学兴趣分析,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仍旧是满堂灌,而没有真正地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数学就应该这样计算,但不能更加深入的、彻底地去分析数学的公式、概念由来,对数学不够理解。数学题目多变也让学生感到压力。例题讲解后教师总是期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际上很多练习题比例题难得多,学生根本无法独立分析,造成学习困惑感。

二、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的教学是利用了小学生天性爱玩耍的特点,游戏的运用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并且学生对新奇的事务总是有浓厚的兴趣,课堂模式的突然转变会使学生开始感到好奇,而游戏又会很大程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开始放在课堂上,当学生对这种方式真正的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开始提升。当游戏化的教学刚开始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兴趣会很大的提升,但如何在日后的学习中仍然能保持这种兴趣而不被磨灭,这就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这也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而随时做出调整。

(二)利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思维

一般来说解决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问题情境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这也是践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本教育理念的一种常用方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辅,提出有关教科书中合理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更乐于以探究精神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带领学生学习"位置"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动物图片,然后询问学生:"谁走了?谁在什么之上?下面是什么?中间是什么?谁在左边,谁在右边?这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去引导学生学习按行和列确定对象的位置,并向学生提问其他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教室可以指导学生组织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结果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反馈,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

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数学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改革、提升考验。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学生的课业压力和校外培训的压力日益沉重,教师应在对"双减"政策内涵及目标进行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减压增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缓解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魏如根.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9):17-18.

[2]张白银.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9-20.

[3]陈敏.怎样激起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