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

丁伟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226000

摘要:高中的一些物理知识点非常之晦涩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并非易事,为将抽象晦涩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将抽象的概念原理具象化,使得学生更便于理解相应知识,借此一举突破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关键字:高中物理;难点教学;物理实验;

引言

物理演示实验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教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物理课程学习主动性。然则,实验不是魔术表演,不仅仅只为了让学生看到物理变化的现象,还要让他们去了解、去揣摩物理现象背后隐藏的知识原理。这样就能够极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原理,进而突破相应的教学疑难点。

一、采用演示实验辅助教学的积极意义

演示实验可以直观反映出具体物理原理,极具启发性,有利于打破传统物理教学即课上教师仅仅讲课,课下学生单纯的刷题,打破这种简单的二元教学模式,对于突破物理教学难点,提升物理课堂学习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一)可以激活物理课堂气氛

在实践课堂上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促使学生产生探究动机,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例如,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一节,教师可以利用照相机来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照相机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将得到的照片上小球的位置连成平滑曲线,就可以直观呈现运动轨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来推测平抛运动的特点,从而顺利地导入到对平抛运动研究的课堂学习之中。

(二)可以突破课程的重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相关的专业概念和变化关系是很难用口头表述来解释清楚的,遇到这种难以用语言解释的难点时,就可以尝试用演示实验来解决。例如,在机械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人教版教材中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部分内容,是很难用语言来传达清楚的。如果单纯只通过口头讲述,学生只会是一知半解,很难完全理解具体的理论原理。这时候就可以做这样一个具体的演示实验:准备橡皮筋、小车、木板、纸带、打点计时器,控制小车做加速运动,并且记录其轨迹变化,以此来探究功与速度的具体关系。采用这样的演示实验可以一目了然地解析出相关物理原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突破相关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二、采用演示实验需要注意的点

在具体做课堂物理演示时,很多教师觉得让学生观察到实验过程就可以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具体实验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演示实验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在做演示实验前,必须重点解决好如下问题。

(一)演示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应该给学生介绍清楚要做的实验是什么,其中蕴含的知识原理是什么,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是哪些。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光”的教学,可以演示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就应该将实验中要用到的光源、遮光筒、毛玻璃等器材提前准备好,然后一一给同学们介绍它们的用处,并且简要讲解基本实验原理。说清楚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告诉同学们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应当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信息和数据,了解我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此就将知识与实践统一了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能够有目标的进行观察和思考。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使得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演示实验时不仅要注意操作,还要关注学生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一定要符合规范,不合理的操作无法达到示范目的,还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规范化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例如,有的教师在做水沸腾实验时,由于加热水的过程太长,会往酒精灯上加纸片来助燃。以至于学生在回答如何加快使水沸腾的时间时,选择往酒精灯上加纸片助燃,这是完全错误的,而且也不符合酒精灯的使用规范。正确方法应该减少烧杯中的水量,但是由于教师随意不规范的演示实验,不仅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还误导了学生,这是所有物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都应该注意的。同时在实验的时候,教师不仅要专注于实验操作,还要留意学生的反应,不能是教师在上面专注做实验,学生在下面发呆分神。教师不仅要保证演示实验的规范性,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让演示实验做的有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一边实验、一边提问,引导同学积极思考,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实验反映出的物理原理,遇到不理解的环节大胆提问,老师一边实验一边回应质疑,生动具体的解决学生的疑惑,真正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优点。

三、采用演示实验的几点方法技巧

演示实验有很多优点,但是做好具体演示实验,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简单,只有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再多加练习才能将演示实验做好,下面就谈几点关于演示实验的具体方法技巧。

(一)挑选合适的实验

演示实验一定要挑选相对简单的实验,其一,实验器材好收集,一些实验要用到一些大型的或贵重的实验仪器,这显然是不适合用来做课堂演示实验的;其二,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一节课就四十分钟,一些复杂实验可能半小时都做不完,这显然不适合拿来做课堂实验。

(二)要合理布局实验仪器

演示实验一定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所以实验仪器的布置既要符合实验要求,又必须方便学生观察。同时教师在授课时也要注意站的角度,最好不要遮挡学生视线,可以将实验器材再放在诸如讲台等比较高的地方,实验完毕,要记得整理实验器材,给学生起好带头作用。

(三)做好实验总结分析

很多教师认为做完演示实验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实验过后的总结分析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对实验的提炼升华,好的总结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楚演示实验所蕴含的理论知识,提升演示实验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可以将抽象晦涩的概念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可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进而一举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运用好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突破难点,进而提升演示实验的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森泉. 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34):215,218.

[2] 李瑞. 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56):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