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应用

何菊林,易天军通讯作者,孟彪 ,徐萌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湖北,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月经量、颜色,疼痛的性质与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耳穴治疗,治疗组在耳穴基础上加用铜砭刮痧技术,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症候疗效较观察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疼痛有效率分别为为100%、7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技术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的月经量、颜色明显改善,减轻了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铜砭刮痧;耳穴压豆;气滞血瘀型痛经;临床应用

痛经(dysmenorrhea)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1]。据英国一家医学权威机构调查报道,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2]。在美国,有周期性月经的女性中90%有痛经,36%—直或常有痛经。《2015中国女性生理健康白皮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接近80%的女性伴有轻度及以上的痛经,严重影响生活。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铜砭刮痧技术是指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应用虎符铜砭或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蘸上刮痧油、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刮拭的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铜砭刮痧及耳穴压豆均能起到通经络的作用,我们利用中医技术铜砭刮痧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月经量、颜色,疼痛的性质与程度,具有优势简便廉验,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前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湖北省十堰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将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3~51岁;对照组30例,年龄21~50岁。两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的特点。

(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l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

(3)证候诊断:

主症:①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②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

次症:①经色黯红有块,或经行不畅;②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③肛门坠胀;④月经先后不定期;⑤经量或多或少。  

舌脉:舌质黯红,或有瘀斑、瘀点,或舌底络脉迂曲,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涩。

凡具备该以上症状,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者;(2)自愿配合观察治疗者;(3)年龄在18岁以上和在65岁以下者。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过敏体质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疾病者;(3)肿瘤及精神病患者不配合者;(4)妊孕或哺乳期的妇女。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单纯耳穴治疗。治疗穴位:子宫穴、盆腔、神门、枕、皮质下,取单耳贴压,每周1次,双耳交替进行,共做1疗程(12次)。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铜砭刮痧技术。治疗部位背部首开四穴、督脉膀胱经;上肢肺经、大肠经、三焦经、心经;腹部带脉刮透,四井排毒。每周1次,共做12次。

2.3  两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各观察月经量、颜色,疼痛的性质与程度,并进行记录。

2.4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颜色,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3.结果

3.1疼痛评估标准[4]

无疼痛:疼痛症状消失,疼痛评分为0。

轻度疼痛:偶尔或轻微疼痛,疼痛评分为1-3分。

中度疼痛:疼痛症状明显或有加重,会影响到睡眠质量,尚还可以忍受。疼痛评分为4-6分。

重度疼痛:疼痛严重或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质量和食欲。疼痛评分为7-10分。

表1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无疼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总有效

治疗组

30

5(17.0%)

18(60.0%)

7(23.0%)

0(0.0%)

30(100%)﹡

对照组

30

0(0.0%)

7(23.0%)

15(50.0%)

8(27.0%)

37(73.0%)

3.2症候疗效评估标准[5] 

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无疼痛。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基本无疼痛。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偶尔疼痛。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3.3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痛经症状,按照相应的疗效标准进行疼痛症状疗效、证候疗效进行评价。

3.4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应用SPSS20.0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秩和检验。

4  讨论

经过临床实践,铜砭刮痧配合耳穴压豆是我们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方法,疗效显著,两组临床症状及症候疗效较观察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 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疼痛改善率分别为100%、7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临床观察表明,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铜砭刮痧配合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经济有效、无副作用,减轻女性患者痛苦、改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浩,施明华,李陈玲,林辰.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痛经疗效的Meta分析,广西中医药.2019.06.20

[2]张珂,胡晓明,马玉瑶,常丰葛,贾纪云,邢向茹.元胡止痛滴丸联合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08.28

[3]杨益萍,马凤岐,白钰,王恒苍,陈永灿.周兰若痛经证治经验探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