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敏原检测结果对荨麻疹患者日常行为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1]过敏原检测结果对荨麻疹患者日常行为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

 邹翠琴 ,刘彬 ,叶慧,梁春兰,邵继珍

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探索通过利用过敏原检测结果对荨麻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护理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敏原检测结果给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10.3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2.5天,观察组出院后满意度为98.9%,对照组出院后满意度为90.4%。结论:过敏原检测技术对皮肤科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检查结果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指导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敏物质,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瘙痒与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实际工作中应用效果良好,取得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 过敏原 荨麻疹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资料与方法

1、过敏原检测技术:主要是分析临床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和重要食物过敏原种类,其中血清LgE抗体是确诊过敏性疾病的唯一临床指标,当人体免疫细胞调动能力不足,接触到含过敏原的尘螨、花粉或食物后,使TH2型免疫细胞激素分泌过高,就会帮助B细胞制造较多的抗体LgE而出现过敏症状,采用酶联免疫疗法快速准确对患者血清、血浆中的过敏原(LgE、LgG、特异性LgE等)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根据血清特异性LgE浓度分级,结果小于0.35KU/L为阴性,即检测对此类物质无过敏,若结果大于等于0.35KU/L为阳性反应,即检测对此类物质过敏,结果值越大,过敏程度越高。

2、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压增加出现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以皮肤瘙痒、刺痛为主,多与过敏、感染有关。

3、2021年以来我科收治荨麻疹患者100余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66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过敏原检测,90%患者检测出过敏原阳性,我科把患者分2组,1组为观察组,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需求给与个性化的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

3.1护理干预措施

3.1.1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分类,过敏原主要分为吸入性过敏原,食物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指对花粉、尘螨等过敏,食物性过敏原指对鱼、虾、蟹、牛奶、牛、羊肉等过敏,接触性过敏原指对猫、狗、蟑螂等过敏。

3.1.2对过敏原检测结果等级划分,0级:不过敏,1级:接触该物质可能或轻度过敏,2级:接触大量该物质会过敏,3级:接触该物质会中度过敏,4级:接触该物质会中、重度过敏,5级:对该物质会重度过敏,6级:接触少量该物质会重度过敏。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采取停止住院期间一切可引起致敏物质的措施。

3.1.3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指导患者避免进食致敏物质,对鱼、虾、蟹、牛奶、牛羊肉等过敏者,尽量避免食用,建立饮食日记,把每日早、中、晚进食种类进行记录,评估进食后皮肤症状与反应,若出现荨麻疹与瘙痒则暂停可疑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酌情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西红柿、胡萝卜、木耳、猕猴桃、草莓等。

3.1.4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指导荨麻疹患者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如:猫狗、艾蒿、豚草、螨虫等,不养宠物[1],不直接接触宠物,发病期间不到有青草的地方去,勤晒被子,穿棉质内衣。

3.1.5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指导荨麻疹患者避免吸入过敏物质,如:花粉、屋尘等,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用湿抹布擦拭灰尘,避免灰尘飞扬,花粉飞扬的季节尽量不到户外活动,发病期间减少外出。

3.1.6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本身原因导致身体不适,又因饮食与活动受限,患者心理会出现焦虑,此时护士多巡视病房,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说出不适与感受,听轻音乐,减轻患者的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结果

4.效果:通过对90例荨麻疹患者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日常行为护理干预,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宣教,患者顺利康复,平均住院日由以前12.5天下降到10.3天,患者满意度由90.4%提升至98.9%。(如图一)2021年荨麻疹患者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日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90

10.3

98.9%

对照组

10

12.5

90.4%

  1. 结论:通过过敏原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荨麻疹患者实施精准治疗与护理,效果良好,缩短了住院时间,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鹏,泰淑红,魏园玉,等.904例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流行特征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1,28(1):41-46.

[2] 李润祥, 梁碧华, 杨婧,等.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的检测及意义[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 20(001):19-21.

[3] 梁韵婷, 苏向阳, 卢荣标,等. 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051(006):472-475.

[4]焦晴晴, 张晓艳, 季江.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活动度相关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00):E132-E132.

电话139724772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