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骨科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骨科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应用

高丹丽 

上海市青浦区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外科监护室,201700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老年骨科术后谵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入住我科的老年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评估后有136例患者确诊为术后谵妄,针对其中70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并设为实验组,其余66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行为躁动、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85%),且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骨科术后发生症谵妄症状,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改善或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老年骨科术后谵妄;应用效果

老年骨科术后谵妄是急性脑综合征的一种,属于急性意识障碍,该症状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在老年骨科术后并发症中,谵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生率为5%-50%,若不及时干预将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一旦症状持续加重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这也会加重医护人员工作难度。将集束化护理措施运用于老年骨科术后恢复中,能够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本文旨在探讨探究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老年骨科术后谵妄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入住我科经评估确诊术后谵妄的136位老年骨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70例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在66—80岁之间,平均(69.33±5.94)岁。对照组66例,男38,女28,年龄65—82岁之间(71.02±3.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且本次研究均获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进行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2)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平稳(3)配合度良好。

排除标准:(1)存在器官功能不全者(2)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3)中途退出或配合程度不高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既用药指导、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心理指导等但不对患者进行特殊干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措施。(1)感知护理:为了能够提高患者感知程度,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病房内白天具有足够的光线,夜晚尽量保持病房关灯状态。同时在混着病房内可以适当放置钟表,目的是为了能够促进患者能够恢复时间观念。针对存在视觉和听觉缺损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辅助器材,例如助听器或眼镜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针对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为了确保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文字书写或图片表达的方式深刻掌握患者护理需求,以此为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服务。(2)优化镇痛管理:骨科患者术后经常出现疼痛表现,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应对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干预,避免因持续疼痛造成患者形成更多不良反应[1-3]。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不同的镇痛方式,例如:针对疼痛耐受度较高患者,可采用多种物理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针对疼痛耐受度较低患者可令其口服镇痛药物,若口服镇痛药物效力较低无法达到镇痛目的,应为患者增加自控镇痛泵等。(3)优化睡眠管理:有效睡眠是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速度的有效手段,医院环境可能打乱老年病人正常的睡眠周期,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增加白天的环境照明和唤醒,减少夜间的环境照明和噪声,尽量避免在夜间睡眠时间的医护活动,夜间给药等,以尽可能保证老年病人最佳的睡眠。(4)康复护理,根据患者身体数据与耐受程度合理制定康复运动计划,同时对患者进行督促,确保患者每日康复运动达标。手术当天患者麻醉消失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踝关节、拓屈运动。患者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继续进行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的相关活动,同时对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进行辅助收缩运动。患者术后第二天,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实施半卧位,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适当延长半卧位时间,利用牵引床环抬高患者上半身和臀部运动。术后第三天,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进行髋关节屈伸和膝关节练习,主动帮助患者坐起,积极鼓励患者自行洗漱和进食。(5)探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群体较为特殊,同时价值长期受到疾病折磨,从而促使该类群体患者更加需要精神安慰。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及家属医院适当开展弹性探视,比如每天在固定时间安排患者家属进入病房探视,也可通过病房门窗间接探视,进而满足患者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状况,包括意识障碍评分、行为躁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谵妄持续时间等指标。利用Rass镇静评分进行意识障碍评估,从(-5)~(+4)共10级,其中0级为正常警觉且安静状态,+4为极度躁狂;利用Riker镇静与躁动评分表评定患者行为躁动,分值为1-7分,分值越高表明躁动程度越严重;利用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分值为0-21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观察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经过治疗未曾出现术后谵妄症状,且饮食、心情、心理状态十分优秀;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少量出现术后谵语症状;一般:患者经过治疗大部分出现术后谵妄症状;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术后谵妄症状未得到改善,且饮食、心情、心理状态较差。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对比用(±S),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n(%)],X2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行为躁动、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症状改善评分(±S)

组别

例数

意识障碍评分(分)

行为躁动评分(分)

睡眠质量评分(分)

谵妄持续时间(h)

对照组

66

3.05±1.20

3.55±1.35

15.21±3.54

15.21±4.68

实验组

70

1.21±0.45

2.15±1.01

13.55±3.41

12.15±4.25

X2

-

6.8734

2.7852

3.9955

P

-

0.0000

0.0061

0.0001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数据总有效率,实验组总有效率(91.17%)相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3.23%)效果更好,且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一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66

26(39.39%)

15(22.73%)

15(22.73%)

10(15.15%)

56(84.85%)

实验组

70

38(54.29%)

20(28.57%)

10(14.29%)

2(2.86%)

68(97.14%)

X2

-

-

-

-

-

6.3825

P

-

-

-

-

-

0.0115

3讨论

术后谵妄常见于老年骨科手术,其发生原因较为多变。谵妄初期症状较为不明显,若医护人员缺少经验或经验不足,会让患者症状不易被发现,从而影响治疗。术后谵妄会让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躁动、睡眠不安等症状。术后谵妄会影响患者情绪,妨碍术后恢复速度[4]

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依据患者差异状况与需求,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干预,通过专业化方案对患者心理、疼痛、睡眠、康复等及时进行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谵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以降低谵妄发生风险[5]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术后护理后症状改善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8.21±2.51);(6.55±2.15)、行为躁动(2.15±1.01);(3.55±1.35)、睡眠质量(13.55±3.41);(15.21±3.54)症状评分,谵妄持续时间分别为(12.15±4.25);(15.21±4.68)h,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行为躁动、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数据总有效率,实验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85%),且P<0.05说明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老年骨科术后谵妄症状的产生,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病症,促进术后恢复程度,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故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珍,王洁.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01):148-149.

[2]杨晓悦,张瑜,陈红梅.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脊柱术后谵妄预防和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4):2141-2144.

[3]罗银珍,李青,郭伟伟.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34-36.

[4]张山,崔薇,吴瑛. 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谵妄有效性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22,20(04):462-466.

[5]杨爽,白欣,殷雅祺,李贵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研究现状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0):9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