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模式探究

张颖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355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尤其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继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但需注意的是,从现状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学生阅读兴趣薄弱、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提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鉴于此本文围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显著。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小学语文;阅读模式

引言

每个地区、不同学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也有差异。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本文以甘肃省静宁县C小学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获取本研究所必需的资料,基于现状调查和行动研究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深度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一、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导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利用课堂导入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来吸引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以《詹天佑》教学为例,若是教师仅仅利用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来让学生进行视频的观看,以此来深入理解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原理,提升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分析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深度挖掘文本内容

阅读文本是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开展的依据,也是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清楚地知道深度教学开展的步骤,首先要选择好阅读文本,接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从表层信息入手,寻找到更多更有价值的阅读素材,再以恰当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挖掘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组织小学生一起思考、探索,从阅读文章写作者的初衷出发,探寻写作内容背后的故事,深刻地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彻底了解一篇文章的宏观背景、微观背景、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深度教学思路,可以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对该篇课文的见解,挖掘文本中的亮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教学有方,推动所有的学生树立正确且全面的思想认识,真正掌握阅读材料的精髓,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优化阅读教学步骤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就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结合教学目标来制定优化的阅读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开展文章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童年的文章,然后对搜集起来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整理。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且能够锻炼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阅读模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机械化教学模式,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鲁迅先生的形象,之后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视频资料来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性格以及特点,从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掌握课文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在信息技术的播放中,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五、注重深度性引导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引导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环。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学习字词句知识、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和情感品质的陶冶,从知识性内容和情感陶冶的双向角度获取营养。小学生的价值观处于形成过程中,稳定性不够,自律性较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明确,缺乏统一、正确的评价标准,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监督,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沿着“深度教学”的基本理念前进,配合教师一起完成深度教学任务。在引导环节,语文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的形式进行引导,由一个问题地解决牵引到下一个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并适当进行点拨,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提问的间隙,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机会独自揣摩,逐渐养成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引导性评价

教学评价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但是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深度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评价反馈,从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内容的信息。具体来看,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学生针对教师开展深度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一些亮点;教师针对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情况进行评价,明确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语文教师应适当让学生多参与评价,从他们的评价反馈中获取学生在教师深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教学,顺利实现深度教学目标。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丰富阅读课文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融入信息化技术,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提升语文阅读学习质量。当小学阅读深度教学的效果得到保障时,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得到质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也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荣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6):19-20.

[2]杨彩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88.

[3]张洁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