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在“双碳”目标中的“减”与“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石油化工行业在“双碳”目标中的“减”与“加”

董璐

身份证:210381198909260462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更加凸显。

关键词:石油石化;双碳目标;“减”与“加”;

引言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我国作为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于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而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以高碳含量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推动煤炭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完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1我国双碳目标发展面临挑战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点是建立一个由国内周期、国内和国际周期组成的新的发展模式,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提高消费,建设国内市场,资源和能源需求依然强劲,而我国的一些主要资源严重依赖,供应和能源问题严重,但总成本将会很低,实际上,对企业来说,两碳目标的发展动力不足,传统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两碳目标模式需要企业在短期和中期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总体运营成本,但没有实质性的经济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转向两碳目标模式的动力,因为中国起步晚,而且其积累很弱,这导致了西方关键温度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国家具有强大的积极外部性,可以为社会和公众带来环境价值,但研发成本本身就是阻碍中国关键技术发展和突破的瓶颈;中国对两个碳目标的大力支持;地区差异很大;缺乏具体规则;政策支持不足;导致政策无法按预期运作;评估标准和制度不完整;两个碳目标模式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或制度。

2化工行业转型发展机遇

我国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需要积极应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尽快达成“双碳”目标中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也为我国石化行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重整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发展窗口期。实现“双碳”目标会给石化行业带来新机遇:①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产业能源与资源结构优化,建立节能减碳战略理念,帮助企业从扩产能追求粗放的增量效益时代迈入重视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时代;②推动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科研投入,积极实施应用碳减排技术,提前布局绿氢、绿电、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与石化行业能源系统的耦合发展路线,利用区域优势与绿色能源生产企业协同发展,构建多能集成的绿色能源系统;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炼化一体化全局资源优化决策管理,锚定“油转化”“油转特”转型发展战略,实施降油增加经营路线,进军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市场,实现企业节能降碳与提质增效双赢。

3面对双碳目标采取的应对措施

3.1要强化与其他行业间物质的协同,推动废渣、废气、废水资源化利用

没有绝对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需要改变企业的能源消耗观念,改变生产方式,从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依赖资源循环利用,着力解决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问题。立足全国循环模式,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联系,充分发挥固体废弃物二次资源的价值,回收固体废弃物。例如,加强废物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从中提取稀有贵金属。在炼油厂的各个阶段重复利用剩余热压。加强火炬气回收,探索火炬气用于发电。提高硫的回收率。促进重油废水等废水深度处理,以及石化废水的分类和利用。

3.2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全面深入扩大电能替代,促进电热锅炉、电炉、电能等应用扩展到工业生产领域,并加强与替代剩余产能的联系。由于当地条件的限制,促进了空气热泵和锅炉等新型电加热设备。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客车等领域的应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优化充电基础设施设计,全面推进汽车电池联合开发,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能源信息的双向互动,对照明、存储、充电、交换等新充电站进行试点示范。

3.3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石化行业向炼化一体化、区域化、基地化协同方向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可充分考虑资源、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耦合关系,驱使企业向生产特种油品、高端产品、芳烃、烯烃产品方向转型发展,逐步剥离低端落后产能,改善产品产能过剩等问题,提高资源合理利用率。还可以优化能源供应网络、物料互供关系、物流运输网络,提升能源与资源互供与利用效率。通过节能减排工艺、生产过程集成优化,“废水、废气、废料”等集中处理,降低碳减排与环境治理成本。通过数据综合管理与集约化平台搭建进行智慧决策与优化,构建生态循环、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系统智能的产业体系,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与污染物排放,降低企业生产风险和能源浪费,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石化行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4多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绿色转型

石油化工企业通过加强多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产业互补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协同推进绿色转型。新能源制氢与现代石油化工的耦合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新能源低碳低成本优势和煤炭资源优势,推动石化工产业的零碳排放。例如,宝丰能源积极布局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风光互补”发电,不仅减少了电能消耗,而且大规模制取了“绿氢”和“绿氧”;公司通过用“绿氢”替代煤炭成为绿色原料、用“绿氧”替代煤炭成为清洁燃料,大幅度降低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建成了清洁高效的生产模式。该项目推动新能源与现代石油化工深度融合发展,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节约煤炭资源消耗近40万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结束语

在“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必须多举措并举加速布局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战略,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高能耗、高碳排过剩产能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在国家相关法规与政策扶持下,紧抓绿色发展窗口期,逐步剥离落后产能,可帮助企业实现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与特点,加强自主科技创新与全流程各环节碳排放监测与核算,针对性开展相关碳减排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整体工艺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加工流程,加速研发与实施低碳节能工艺与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利用和碳捕集、封存与回收利用技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宋秉懋,周广林.“双碳”目标下我国现代石油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煤炭,2022.48(03).

[2]刘殿栋,王钰.现代石油化工产业碳减排、碳中和方案探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05).

[3]李兆前,齐建国.双碳目标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9).

[4]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1).

[5]靳国忠,张晓,朱汉雄,等.应对碳减排挑战现代石油化工多能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煤炭,202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