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上部叶滞销的原因及农业生产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烤烟上部叶滞销的原因及农业生产对策研究

 ,郑伟1,谭本奎2, 王飞3,李浩4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烟草专卖局 湖北宜昌   443600

摘要:发展烤烟生产能够增加烟民的收入,也有利于财政增税,烤烟上部叶滞销,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问题和烟区产业发展。如何有效地缓解和消除上部叶滞销问题是当前烟叶生产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目前烤烟上部叶出现滞销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烟农和广大烟叶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上部叶;滞销;农业生产

引言:烤烟上部叶在现代混合型烟卷和低焦油烟卷中占有较大配比,在卷烟香味和风格上的作用较大。因此,提高上部叶生产水平是当前烟草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烤烟烟叶收购的级别划分中,低下等烟上部叶所占比例约为38%。由于优质上部烟叶比重小,大部分烟农都反映,优质上部烟叶比较难烘烤和调制,特别是烟叶生产技术落后的地区,上部叶可用性颇差,绝大多数为杂色烟叶、级外烟,严重地影响了烤烟的销售。

1、上部烟叶滞销的原因

1.1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较差

经调查发现滞销上部烟叶可用性差,这类烟叶外观质量主要体现在叶色过深、叶片过厚、过大、油分偏低等,其固有的品质是尼古丁过多,劲头太大,刺激性强,使这些烟叶难以用于卷烟配方,甚至直接淘汰。

1.2偏施N肥,没有合理配施P、K肥

烟农对提高质量的认识不足,片面地追求高产,施氮肥量过大,尤其对于含氮量比较多的农家肥、厩肥和其他有机肥料施入过多,再加上N和P、K比例配合不合适,由此导致上部烟叶太厚、氮化合物(包括烟碱)含量过高,上部烟叶占比提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对中下部叶和成熟度、病虫害的管理。烟叶在收获烘烤过程中,由于田间氮肥过剩,贪青晚熟严重、落黄不足,使烘烤时难以变黄,烤后有杂色烟。

1.3种植密度过小

烟株的种植密度与植株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关系,在保证施肥和留叶相同的情况下,植株密度小则单株发育越好。近几年一些烟农为了增加产量,降低种植密度。调查时发现,有些田块烟株密度仅为150株/hm2,有些田块烟株密度较低,其结果是烟株的个体发育太旺盛、叶片过大,上部叶的厚度显著增加,经过烘烤后产生青筋和挂灰的情况。

1.4打顶时期和方法不合理

烟株打顶时期早晚,直接影响上部烟叶生长发育,生产实践中,要根据烟株长势、长相、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灵活把握。施肥不够、土壤肥力低下、长势弱的烟田,要适当提早打顶,适当减少留叶;施肥更充足,土壤肥力更高、生长健壮的烟株田,要适当晚打一次顶、适当多留叶。烟农为追求叶长、特别是顶叶长度、无论烟株生长好坏都要提前打顶叶,结果造成部分施肥量比较充足、土壤肥力高的烟田,烟株生长太旺、上部叶太大、太厚,在经过烘烤后颜色加深、烟碱含量高。

1.5采收烘烤技术掌握不当

上部叶的成熟和采收标准把握不好,时常出现抢采的情况,少数烟农习惯于熟了一片摘一片,留倒数第2、3片叶,使过多的营养被运输到这几片叶上,难以熟化,造成叶厚烟碱偏高,烘烤过程中出现发黄,定色期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叶绿素和蛋白质、淀粉等物质的讲解不充分,对烘烤温度的控制存在差异,导致烘烤调制效果不符合预期。

2.提高上部烟叶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坚持以卷烟工业需求为导向,在本地常规生产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对口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的质量需求,在营养均衡、个体发育、群体结构、成熟采收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完善,形成一套整体方案框架内包含不同工业企业需求的个性化生产技术方案。

2.1控制施氮量

对一些施氮量过多的烟田应减少施氮肥次数。施肥时要针对不同茬口和不同土壤肥力状况,灵活确定合适施氮量,烟区中肥力土壤施氮量宜为60~75kg hm2。稳定或调减磷肥用量,适当增施钾肥,根据田块肥力确定纯氮用量。

2.2适时早栽,规范种植

适时早栽是指适当地延长大田生长期的方法,使烟株完全吸收土壤养分能达到对应高度,增加叶数,提高干物质累积量,解决了颜色偏淡的问题。在烟区移栽期通常在3月初进行,可以提前到2月下旬,延长烟株生育期。移栽时,应严格按行距1.2m×0.5m的规格种植,亩栽1000~1100株。

2.3改进施肥技术

2.3.1施肥方法

不同施肥方法会影响烟叶产量品质,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进行科学配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烟叶品质,而且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烤烟基肥的施用量以起垄后穴施效果最理想,如此施入的肥料主要分布在根际附近,能够加快根系生长,促进烟株生长。通常基肥施入量和追肥量的比例为7:3,硝态氮肥能够促进烟叶质量提升,施肥时应占据总氮量的40%~50%,在栽后的35天内进行作为追肥施加。

2.3.2施肥时间

烤烟施肥应遵循“少富老贫,叶熟肥竭”的原则。根据烟草生长发育规律,确定烟株不同生育阶段所需要的氮磷钾数量,并以氮为主、磷肥为辅进行科学配施。氮素,磷素的施用一定要早。通常在起垄时施入,对追肥而言,在降水量较大、土质疏松的地块应在移栽后的30天内进行氮肥的追施,深度控制在15~20cm。如果要增加烟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可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混合的方式施用,促进烟株的生长,进入成熟期后,肥料基本耗尽,在氮肥消耗空的情况下,控制烟叶的成熟时间,避免烟叶生长的中后期盲目增加厩肥或者农家肥。此外还需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及杂草等病虫害,以确保烤烟生产优质高效。

2.4提高烟叶成熟度

通过多措并举,避免上部烟叶过多发育,保证上部烟叶正常成熟,真正实现采烤期间完全成熟,并注意烤期间烟叶黄化和失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烟叶成熟度。叶夹角、断面整齐度、折断时是否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等综合因素判断各部位烟叶是否成熟,采后烟叶要严格落实鲜烟分类。

2.5精准烘烤(上部叶推行带茎采烤)

在烟叶烘烤中,应根据鲜烟叶素质和烟叶变化情况灵活进行工艺调整,以三段式烘烤理论为基础,采取“多点式”密集烘烤工艺进行烟叶烘烤,确定十个关键稳温点(38℃、40℃、42℃、 44℃、46-48℃、48℃、50℃、53-55℃、60℃、68℃),解决烟叶变黄与凋萎、定色与烤香、干筋与色度的关系,适当提高定色期湿球温度,尽量缩短36℃以下低温变黄和68℃干筋时间,适时调节风机频率,适度延长42℃、46-48℃、54℃稳温时间,确保凋萎、变筋、干片(卷筒)状态逐一体现,使烟叶“烤软、烤亮、烤香”。

2.7强化工商合作

抓好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技术研究后的工业验证等工作,烟叶烘烤回潮之后,对部烟叶用烟提出分级技术要求。组织专业分级对进行统一分级、集中统一堆放,专人看护。上部烟工业验证侧重在物理特性、外观评价、评吸鉴定、质量风格特点评价、配伍性以及工业评价等,以指导上部烟孔用性的持续提高,进一步满足重点卷烟骨干品牌对上部烟叶原料的需求。

总之,烤烟上部烟叶出现滞销,主要是因为上部烟叶品质不佳,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要以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为目标,提高上部烟叶营养协调性,报账烟叶耐熟性,制定并落实提高烘烤成熟度的配套措施,与工业企业紧密结合,开展示范和效果评价,最终实现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满足对卷烟工业企业原料的稳定供应,逐步解决滞销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琛.河南省烤烟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2,12(05):120-122.

[2]孟明卫.优质烤烟栽培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