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

杨波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本文以预应力箱梁悬臂施工的特点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最后研究了箱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

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有着一定的优势,如抗震性能较好及结构刚度较强等,所以在当前的桥梁工程中已被获得了有效应用。对此,就应深入掌握箱梁挂篮施工技术运用方式。

一、预应力箱梁悬臂施工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悬臂一般都是在大跨径的桥梁上加以应用,选择悬臂浇筑的方式,其有着自驾式的特征,主要是将挂篮放在桥墩两侧,并保障其处在对称状态下,对各个节段的箱梁展开浇筑工作,各个节段箱梁的实际长度往往在2米到5米之间,在结束施工后的相应时间范围内,应有效检测预应力张拉,在确认无问题后,再将挂篮及时移动至下个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前的充分准备。在应用悬臂法的过程中,应固定好桥梁以及桥墩,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对称弯矩,一般会在桥墩之上产生作用,而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工作的不断落实中,预应力也会随之加大,在总体方面上施工的主要特征是往往不必运用支架,在高墩以及深水等的状况下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各项施工设备还十分易于进行操作,各个节段可一同展开施工,因此速度往往较快。在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需结合真实的需要展开适度调整,也应切实衡量和分析力学系统转化时所形成的次内力。在进行悬臂施工时,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悬臂浇筑以及拼装,在对比于二者后,发现前者的适宜程度要更为高,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也可保证施工质量。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展开桥梁工程时,更注重应用悬臂拼装法,其的主要特征在于机械化、以及工业化水平均较高,悬臂浇筑法的速度也更快,更助于保障混凝土的质量,然在其的接头位置易于产生预应力损失的状况,在施工质控的方面上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我国当前展开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是较常运用悬臂浇筑法。

二、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

(一)挂篮施工

挂篮的形式较多,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用了三角挂篮,该挂篮的承载力非常强,并且也有着很高的稳定性,在结构组成上包括滑梁、模板、以及悬吊系统等。不同节梁段有效施工,等到完成混凝土浇筑等工作后,结合进度要求,使得挂篮沿着轨道进行滑移,在至下个点位后,才可投入应用,结合此流程合理展开梁段施工。在进行挂篮移动的过程中,重点所在主要体现在下述内容中,一方面需对梁段顶面加以找平,测量轨道的布设位置,在相应的区域中正确安装轨道以及垫枕,随后再进行脱模,以和倒链滑车之间的有效配合,正确转移底模,一直到外模走行梁位置,并运用到千斤顶,在一定的牵引下,促进装置的有效移动,以便到达下个点位上,还应锚固在相应轨道上,如此非常便于投入应用[1]。另一方面应展开检测工作,了解走行梁的实际位置,如不存在偏差的情况,可调整底模标高,确保其可符合相应的需求,腹板以及底板的钢筋绑扎成型后,及时拖走内模,随后封好端模。另外,在挂篮主桁架尾部位置还应具有滚轮,能够利用滚轮顺利地滑行在轨道梁上。利用强度较高的四氟滑板,并将其安装在滑道梁、以及桁架支座二者之间,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弱挂篮前行时所形成的摩阻力,从而推动挂篮的畅通性活动。

在展开底篮下放作业时,有着一定的要求,应做到标准化操作,确保进行平衡下放,还应强化展开安全管控工作,而在操作面的下部位置不能够站人,为显著提升施工作业的精准程度,应在吊篮上进行标记,将此当做是施工展开期间的重要参照,对轨道来说,应保障其具有平整性、坚固性以及稳定性,从而防范在运用的过程中产生异常状况,将四氟滑板设置在桁架前,并确保处在稳定状态下,不然就难以保障挂篮主桁两侧的阻力。

(二)模板施工

挂篮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拼装后,需展开预压作业,首先应及时改变非弹性变形状况,其次应明确弹性变形量,并结合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上拱度的正确预留,应根据底模板的真实状况,对其展开恰当的调整,随后再去对内模以及外侧模进行调整,不同部分的安装要点体现在下述内容中:

其一,底模。对其进行边线的测放,这样在展开安装作业时,可将此作为重要的参考基准,应分析预压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量,设置出合理的底模标高,为切实防范某些外部因素影响到底模边线测放的可靠性,还应尽量在早晨来落实此项工作,并且还要展开若干次的测量复核工作。其二,侧模。合理性调控吊杆,把控模板的实际高度,切实防范发生偏差问题,尽可能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立模的过程中,应强化调整中线,还应进行有效校核,切实防范在侧模的安装中产生失误或是偏差问题。其三,内模。在结束预应力筋、以及钢筋的有效安装后,再去进行内模施工,应认真分析钢模板以及内模架,一同构成内模系统,合理运用伸缩臂,结合实际的要求,及时将钢模板提升到已然确定的位置上,随后在内模架上进行内模的正确拼装,可利用螺栓保障内模的连接,还需运用到拉杆对内外模之间加以较好连接,同时还应预留窗口,如此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经过此位置进行振捣作业,等到下部的浇筑结束后,再运用适合的钢板进行封堵,随后再接着浇筑余下的部分。其四,端模。应结合设计要求及时安装好端模,还要具有拉杆式槽钢,以此来确保端模有着更好的稳定性,等到不同模板都完成安装后,再利用钢丝绳等进行紧固保障。在检查模板时,应及时了解板间错台量等许多方面的情况,结合正确的流程来实施防范和控制,从而确保模板工程的质量。

(三)混凝土施工

在展开悬浇施工时,应提前准备好泵车,运用联合作业的形式。一方面底板和腹板接头位置,等到此位置的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再结合一定的次序进行底板、以及腹板的浇筑,不同位置的浇筑应尽量确保有着连续性,防范对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而若想提升施工的质量,可将振捣作为一项重要的方式,然在运用振捣设备时,发现其的作用力通常极强,所以若是未能保障巧妙合理的运用该设备,并做到采用恰当的方式,就容易导致钢筋或是模板因此而受损,所以在展开振捣作业时,必须要保证相关人员均是持证上岗,这样才利于保障人员有着较高的操作水平和技能,从而就可防范发生上述消极状况。

运用插入型振捣的方式最适合,针对钢筋等高密度分布的位置,为保障不同材料位置的稳固性和结构的完善性,需运用小型振捣棒来进行妥当处理。在展开分层施工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应将设备被插入到前层,并且还要把控深度,如应把控在5厘米到10厘米之间,联合两层一同振捣,确保层间结构的可靠性与坚固性,在结合该种方式进行施工后,利于获得优化的总体结构,在进行振捣时,应保障进行快插慢拔,等到混凝土表面不存在气泡后,再慢慢地将振捣棒拔出,在进行该种操作时,必须要控制好速度,不然会因设备的迅速拔出,而导致局部混凝土并非有着较好的密实性。

(四)预应力施工

以张拉的时间来说,在梁体混凝土实际强度已到达至设计值后,时间最少是7天,应根据“先腹板束”及“后顶板束”的原则,进行有效张拉,以张拉的主要方式来分析,应进行双侧张拉,尽量一同进行。将张拉应力控制作为重点,通过伸长量修对,强调实测伸长量和理论值二者之间的偏差不可超过±6%,不然就不可符合相应的需求,应在认真分析主要原因后,再展开有效充分的处理工作,在进行张拉的过程中,应迅速准确测量钢绞线伸长量等相关的数据,随后再展开记录工作,这样在进行质量分析的过程中,就会有着关键的参考根据。

(五)孔道压浆和封锚

在展开孔道压浆施工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真空压浆方式,在展开施工作业前,需先开启真空泵,随后运用真空泵,将孔道中存在的空气及时抽走,等到此位置的真空超过了80%,才可确保有着一定的压浆条件,在此期间所主要运用的设备,包括压浆机等,在压力的一定的作用下,在孔道中及时输送浆液,并确保其的饱满性,在结束孔道压浆后,还要了解是否存在多余的钢绞线,随后对其进行切除操作,并且还应展开认真的清理。

(六)拆除挂篮

应根据一定的次序展开挂篮拆除工作,卷扬机和相关人员之间应进行联合作业,针对所拆除的构件还应加以归类,将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而不可在现场中产生随意放置构件的状况。在展开拆除作业前,应先及时检查相关的配套装置,这就主要包括吊装机械等,应保障设备有着较好的性能,绝不可在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加以运用,在拆除的过程中,还应尽量确保两端一同推进,在现场中还应具有专门人员来展开指挥工作,确保在整个拆除过程中有着安全性。在拆除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和修整模板等材料,也需在其中选择出有着重复应用价值的材料,随后进行合理保管,从而可在日后的施工中再次运用此材料,有助于产生材料节约以及绿色环保的效果。

三、箱梁挂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是否能高质量落实施工准备工作,会对后续施工作业产生很大影响,对此就要重视核对图纸内容,明确到设计的主要意图,并及时分析是否存在差错问题,应和建设企业以及设计单位之间始终保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还应确保现场的施工人员均可充分掌握各项施工要点,有着较高的技术应用水平。除此之外,应注重开展复测工作,特别是针对控制网来说,更是应展开有效的复测,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的开展做出较好的保障[2]。再者,还要进行挂篮行走控制,在完成张拉压浆约6个小时到8个小时后,在水泥浆已实现终凝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移动挂篮。在进行倒链释放后,外模以及底模会及时脱出。为确保浇筑位置的稳定性,应保障相同墩位挂篮之间处在一同移动的状态下,从而防范由于发生失衡的状况,致使出现挂篮倾覆的情况。

总结:

总而言之,在我国桥梁工程中,十分重视运用挂篮悬臂浇筑技术,但因其在运用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技术要点,这主要包括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等方面的施工,所以在实际施工期间,必须要积极控制不同环节的施工要点,从而推动工程的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周成龙,刘峰.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中悬臂施工技术分析[J]. 交通世界,2020,(32):152-153.

[2]李超.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节段箱梁挂篮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2020,39(1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