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探讨

朱琳琳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00084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在建设轻轨等工程时,也对原有施工工艺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轻轨建设难度比较高,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工程特点,选择合适施工工艺,并且对各个施工环节作业要点全面分析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在对轻轨节段梁拼装环节监督和管理时,施工企业需要对技术应用情况全方位了解,还要制定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本文就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探讨

施工企业在对轻轨工程管理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原则,制定完善组织规划,还要从综合层面上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才能促进各个施工环节有效衔接,降低质量缺陷问题发生几率。尤其是在对节段梁拼装施工时,施工企业需要选择更加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现场指导,要保证所有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标准作业,避免出现严重失误问题。施工企业还需要加强科技研发,要对现有阶段梁拼装工艺应用缺陷及时发现和解决,确保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发挥更好效果,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保障[1]

一、项目概况

以我国某一轻轨项目建设为例,项目施工路线全长21千米,施工企业选择了上行式架桥机节段梁悬拼作业方式,提高了高架区间箱梁拼接作业效率。在对高架区间施工内容划分时,主要将其分为14个单元,每一个区间节段梁长2.5米,标准梁宽9.54米,标准量高,2.1米。施工企业在进行节段梁拼接作业之前,选择了专业勘查人员,对区域内情况全面调查,在提取相关资料之后,制定了针对性施工规划,并根据工程建设要求,选择了合适拼装工艺。但因为施工路线比较长,工程建设期间会受到多元化因素影响,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拼装作业期间各方面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和控制,要保证拼装作业能够顺利完成,才能形成完整节段梁结构,避免轻轨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出现质量问题[2]

二、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一)吊装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在对节段梁吊装处理时,首先要将节段梁运输到施工现场,借助架桥机设备对梁段有效吊装。第1块梁段吊装到位之后,需要进行后续作业,并且预留20厘米左右施工间距,为胶拼作业提供空间支持。在对梁段吊装处理期间,需要做好定位处理,还需要对施工参数全面测量,施工人员要在每一个环节建设完成之后,及时开展测量工作,一旦发现存在施工误差,需要制定针对性修复措施,避免对吊装作业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吊装作业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架桥机设备拆卸处理,并对现场杂质全面清理,还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3]

(二)胶拼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在对梁段胶拼处理时,需要保证吊具高度和纵横坡能够处于稳定状态。在对梁段平移时,需要选择专门技术人员,在梁段表面进行涂抹环氧黏结剂。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梁段与基准梁精确拼接,还要做好预应力张拉处理。在对梁段悬挂处理时,需要将其吊挂在架桥机设备主梁上,施工期间需要反复操作,直至整段梁段拼接成完整结构。拼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两侧湿接缝有效处理,还要做好应用强度检测,要保证梁段在应用期间能够满足施工要求[4]

(三)湿接缝施工技术运用措施

在对湿接缝处理时,首先要在翼缘板区域起吊湿接缝外模板系统,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位置安装预应力波纹管。在对管道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各项参数全面检查,并对管道是否存在裂缝等问题有效检测,确保管道运行符合施工要求之后,需要选择防水胶带对其紧密缠绕,提高密封性能。内模系统安装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内外模与两端箱梁固定处理。固定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材料制备。施工人员需要对原材料应用质量全面检测,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混凝土结构标准建设,将其作用于湿接缝浇筑作业环节。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材料振捣处理,提高混凝土结构密实性能。在对混凝土结构应用强度检测之后,如果发现实测数值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进行预应力张拉处理。在对模板拆除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要避免模板与混凝土结构直接接触出现损伤问题。在对内模处理时,可以采用人工拆除作业方式。在对拆除之后的模板转移时,需要运输到指定位置[5]

(四)其他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在对预应力张拉及管道压浆环节管理时,首先要根据张拉力设计要求,选择合适设备对管道有效处理。施工人员需要关闭与真空泵连接构件气密阀,启动真空泵之后,将孔内空气全部排除。施工人员需要对灰浆泵输出浆液稠度及时检查,满足设计要求之后,与引出管有效连接。在进行压浆处理时,需要在孔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并将浆液输送到特定位置,及时关闭出浆口阀门。如果阀门关闭之后,压浆泵依然需要正常运行,需要屏浆3分钟左右。施工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对屏浆时间适当调整。压浆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做好锚头封闭处理,并提高架桥机设备过跨水平。永久预应力张拉作业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架桥机设备适当调整,使其顺利过跨,并为后续箱梁拼装作业提供有效支撑。在对架桥机设备过跨环节监督时,需要对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过跨形式

[6]

结语: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在对轻轨节段梁拼装环节管理时。需要积极积累经验,提高综合控制水平,还需要制定针对性技术管理体系,通过对施工风险全面预防和控制,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建设完成。实际上节段梁拼装施工流程化特征比较强,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对现有施工工艺应用形式适当调整,确保施工技术能够顺利实施。施工企业还需要选择最优拼装作业方式,延长工程应用时间,促进工程项目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晓磊.预制节段梁永久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05):130-131+134.

[2]张树耀.轻轨节段梁拼装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4):108-110.

[3]王和欢,邢彪.高速铁路56m简支梁节段预制与拼装控制工艺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5):141-143.

[4]李京跃,朱建平.节段梁短线匹配法预制拼装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建材,2021(02):33-35.

[5]段振超,梁丰.文莱PMB大桥引桥节段梁拼装施工关键技术[J].西部特种设备,2020,3(01):48-52.

[6]冼尚钧,杨志强.短线法节段梁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分析[J].广东建材,2019,35(03):62-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