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价值与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价值与运用

刘敏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 本溪;117000

摘要: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艰苦奋斗的历史所形成的一项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人民艰苦卓绝努力奋斗谋求独立和解放以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过程。红色文化资源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的具体载体。本篇文章具体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过程中的价值与运用,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的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 党校培训 文化资源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和文化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对其精神境界也有更高的要求。党校是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人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好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就要充分重视教育资源的筛选和设计,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品质,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资源相关概述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的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孕育了先进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品质追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独特精神标识。革命文化就是红色文化,记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一系列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红色文化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相互独立的关系,红色文化资源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同时从党和人民的斗争实践中汲取养分,形成了更加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革命历程,既包含了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又包含了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红色文化资源都有其恒久、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1.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要求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充分的利用好红色资源,使其成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西柏坡到临沂、从古田到延安、从遵义到井冈山等,到处都有党的红色印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通过接受红色文化资源的洗礼,能够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共产党人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伟大的红色历史时刻,能够不断的增强共产党人的“正能量”。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文化,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运用

依托我国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性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举办一些参观活动,而是要真正的使党员干部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自身的精神力量,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养分,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点,形成不同的教学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每一个历史片段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号召和引导作用。

  1.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专题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想和文化也变得更加多元和活跃,各种不同取向的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同时人们也更容易受到外部思想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自身的政治定力。在党校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中,可以依托红色资源开展专题教育,借助红色革命区、烈士纪念物等实体,对党员干部进行感召和感染。通过专题化的群体教学,能够使党员干部在群体活动中受到感触,激发精神上的共鸣,引导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批评,修正自己的错误想法,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对红色精神形成认同,并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如在井冈山革命老区中,开展“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育,使党员干部深刻的感受千锤百炼的井冈山精神的革命内涵。或者在周总理的家乡,开展“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的专题教育,从周总理的个人经历出发,使新一代共产党员走进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接受熏陶,增强党性,传承优良作风。

  1.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以直观的现场感受,起到寓情于景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也开始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精神财富,对于党员干部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近年来党校的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中,充分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开展现场教学。如组织学院拜访老红军的家庭,听老红军的家人讲述历史故事,从老红军的生平经历中感受红色精神的号召。或者组织学员来到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向学院讲述艰苦抗战的过程,在面对烈士们的墓碑的同时,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能够给学院带来更具体、更直观的印象,使学员能够发自内心的接受红色精神的号召和熏陶,并以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砥砺自己不断前进。

三、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面对的考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肉体上的折磨变得微乎其微,但各种精神上的侵蚀和诱惑变得空前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党员干部更要操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要深入的剖析红色意志形成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真正的实现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要充分重视榜样的作用,深刻感受在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身上不同的精神面貌,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更加科学的继承和弘扬党性原则。

结语: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革命史的精华,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是对优秀的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新时代党性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导与号召作用,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修养,坚定道德理想,打造更加坚定的新时代共产党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晓畅.党校培训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与价值分析[J].青年与社会,2020(26):38-39.

[2]丁媛媛.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培训中的价值与运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7):147-150.

[3]李艳,段佳.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党校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2):17-18+27.

作者简介:刘敏,1985.11,女,汉,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中共本溪市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