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菜园 幸福大收获———以种植春菜为例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种植小菜园 幸福大收获———以种植春菜为例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

廖丹婷

福州市马尾江滨幼儿园,福建 福州350016 

摘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自然教育的过程不一定完美,但一定要真实。种植活动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以小菜园为观察地点,春菜为种植对象,引发幼儿在小小的一亩菜园里亲近自然,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培养幼儿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种植;幼儿;观察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种植活动是幼儿接触自然,认识动植物,体验劳作的重要窗口,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幼儿园里的种植是为幼儿发展和课程实践服务的,重在过程中的体验与探索,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

一、做有准备的种植活动

(一)选择适宜的季节和蔬菜

以往的种植主要是以教师的安排为主体,现把种植的主体权还给幼儿,在决定种植何种蔬菜前,与幼儿进行了一番的调查,在调查表上显示现处于万物复苏的春天,幼儿有很多想要种植的蔬菜,可是这些蔬菜都适合在春季种植吗?紧接着幼儿开展了讨论把不适宜在春天种植的蔬菜例如白菜、花菜、胡萝卜等排除,留下春菜、番茄、黄瓜进行投票,最后由幼儿投票选出自己想要种植的蔬菜——春菜,在这过程中幼儿积极发表见解,参与讨论。

(二)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效的家园合作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在选定春菜为种植的对象后,幼儿与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去市场购买种子,在播种环节幼儿遇到了困难,于是幼儿商量讨论一起制作邀请函邀请家长入园帮助幼儿播种春菜。家长在收到幼儿发出的邀请函后带上工具手把手的指导幼儿播种,最后春菜播种成功。

二、照顾春菜生长,深入种植活动

(一)关注春菜生长变化,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春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同样也离不开幼儿的精心照顾。《指南》指出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在春菜播种后开始幼儿就开始了观察之旅。[1]因此在种植地的观察中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去发现一些细微的细节变化。通过简单观察、对比观察、跟踪观察等方式发现更多的细节,观察的兴趣更浓,自主参与观察的行为也日渐频繁。

[1]观察力是幼儿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但幼儿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应是在各个活动中逐步培养的。在观察春菜的生长过程中幼儿利用各种感官观察春菜,眼睛看一看,小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都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幼儿感受到春菜从小小的嫩芽生长到一颗颗大春菜,在其中幼儿获得有关春菜的种植经验,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二)指导幼儿观察记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观察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去缺少的一项,《指南》指出: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教师指导幼儿的观察记录是需要支撑幼儿有效连续的观察记录,这就决定了在观察记录中幼儿是第一位。因此,教师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幼儿一起设计出观察记录表,在观察记录表中幼儿提出每周两到三次的观察记录,利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春菜的生长,借助尺子等测量工具对春菜生长的高度一并记录,并且在班级的走廊一处进行展示。教师也引导幼儿不仅是对春菜的生长进行观察记录,对整个小菜园的大环境中有价值的事物都能进行记录,例如晴天雨天下土壤不同的状态,土壤中出现的蚯蚓蜗牛等都是可观察记录的事物。另外,教师建议在观察记录表中增加时间、天气、记录人等信息,也大大调动幼儿观察记录的积极性。

除了在园的观察记录,我们也倡导亲子种植,在亲子种植中,可利用图文并茂、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观察记录,在班级微信群或是QQ群中展示分享,多样便捷的观察记录激发了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兴趣,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提供有效种植策略,帮助幼儿思考与实施

[2]幼儿是探索活动中的小主人,对种植园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需要教师做好种

植活动的创新,结合自然环境,融合情境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表示赞赏。科学探究并不是靠教师的灌输,教师要抓住幼儿的每次疑惑,将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引发共鸣——得到冲突——进行反思——再次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

    春菜的生长遇到危机,原本绿油油的叶子突然开始泛黄,幼儿担忧春菜会因此枯死。在与幼儿进行一番讨论后,我们寻求幼儿园花匠阿姨的帮助,在得知春菜的泛黄是缺少营养后,幼儿又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对春菜进行施肥,最终选择自制果皮酵素肥料。在幼儿发现问题,提出猜测,寻求帮助的过程中教师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除了用自制果皮酵素肥料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春菜泛黄的问题,启发幼儿对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并用多样可行的方法实施解决。

三、幸福收获

在幼儿精心的呵护下,我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根据园本社团活动,我们预设结合奇萌小厨进行活动——拌春菜。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摘春菜、挑拣、洗净、切断,分工合作最后品尝到劳动的成果,再次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种植活动从最开始的选种、播种、施肥到生长成一颗颗硕大的春菜,幼儿每天都去观察照顾春菜,利用现有的工具或是自制工具为它浇水、除草,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春菜”的成长轨迹。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与幼儿一起探索春菜的种植,交流接纳幼儿不同的意见,分享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了观察能力及责任心。回归我们的种植活动,我们立足儿童本位,正是因为把孩子们带到了大自然中去,才引发了孩子们对种植活动的追踪。

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常驻教师与幼儿心中,孩子们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在自然中恣意的观察、探索。苗苗们在慢慢长大,意味着我们的小菜园种植活动还在继续,希望我们这小小的一亩菜园能够成为孩子们触碰自然、描绘自然、体悟生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陈美玉. 快乐种植,幸福收获——以种植萝卜为例试谈幼儿园种植活动[J]. 散文百家, 2019(10).

[2]张丽玲. 幼儿主体视角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策略探析[J].  2021.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题名称:《智慧校园环境下幼儿个性化诊断与发展的实证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Q21-098 )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丹婷(1993年-)汉族,女,福建福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