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色彩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5

商业街色彩设计浅析

高,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 要]本文试图从城市形象色彩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商业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色彩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通过实验研究、理论推演的方法对商业街色彩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剖析和论证,希望以此厘清自己对城市商业街形象色彩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色彩设计 城市形象 商业街

在《辞源》中,“色”有颜色,神态、气色,美色,景象、景色,作色、变色,种类和佛教用语七种含义;“彩”包含光彩、色彩,文彩、风度,竞赛中赢得的物品或赌博得胜所获的赌注、好运气四种含义。我们这里引“色彩”动词之属性,意在为商业街设色,更意于从色彩角度探析出改善商业街现有状况的原则和方法。

一、我国商业街的色彩问题

4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城市区域经济繁荣标志之一的商业街,也在这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在祖国大地上,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新兴商业街,所有的老商业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令世人惊奇。城市需要发展,经济需要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也需要改善,但我们在急速发展的时候,忽略了一些东西,在不经意之中造成了不少遗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过去40多年中迅速崛起的商业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色彩缤纷的消费空间,林林总总的店招橱窗设计精美、风格独特、个性张显,令我们耳目一新,但当我们设身处地的“逛”于整个商业街区时,迷乱、嘈杂、疲惫感顿然而生,先前那些令我们咋舌的店面,倾刻全被一起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杂乱排列的色块涌进我们的视野。

举目西眺,我们40多年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成绩斐然,而在与西方消费近乎同样科技含量的商品时,我们的消费空间又为何与其如此大相径庭?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商业街的节奏感呢?它的品质感呢?它的识别性呢?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却没有享受到本应享有的色彩审美感受。我们许多人还不以为然。高速发展这把双刃剑,如今又像把噪音污染等其他社会问题带给我们一样,将商业街的色彩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

对商业街的改造是伴随着商业街创建伊始的,无数的城市建设者们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也正是由于这样才使得以上海新天地、北京王府井等为首的全国百强商业街得以涌现。然而,旧的问题得到解决,随即又生成了新的问题。管理层首先对商业街整体品质、格调和特色有明确的定位,这个初衷是完全正确的,他们甚至对店招橱窗的尺寸、材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控制,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与设计和部分人员对色彩知识的无知,随着商业街的发展与运作,许多对色彩的管理与控制变得异化了,一切围绕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得管理层在店招橱窗的色彩使用方面给了店家业主更大的空间。许多专业设计师、艺术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迎合社会上的低俗气味,致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专业设计人员对色彩的滥用现象,误导人们进入表面浮躁和浅薄的误区。同时,也很难想象商家头脑中的公共资源保护意识能屈从与商业动机,他们绝不会放弃使用大面积高彩度的颜色来增加自己在周围店招橱窗中醒目程度的机会,如此这般,必将导致店家之间的恶性竞争,每一次改造都会为下一次对公共资源的侵占埋下伏笔,最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公众。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状况,公众的色彩意识普遍较淡薄,并且维护自身对公共资源享有权的意识也较薄弱。这样,在管理宽松、监督无力的情况下,便使得色彩问题的制造者――商家,更有机可乘、大肆发挥了。

如果把整条商业街的色彩比喻成一句话,每个商家的店招橱窗便成为一个词,试想一下,在没有语法的状态下以词组句,这样的句子又会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呢?

总的来说,中国的色彩研究起步较晚,学科形成上主要是对西方颜色科学理论的引入和借鉴。商业街色彩设计与室内外装璜色彩设计和建筑立面设计紧密联系,一方面是因为商业街色彩设计本身的组成基本单位就是单个商家的店招橱窗;另一方面,建筑又是这些店招橱窗的重要介质,它的立面色彩也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大量对室内外装璜色彩设计的著作问世,但多以图片形式出现,而且绝大部分是从个例角度进行研究。“中国的建筑色彩的研究著作主要可以归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类是关于色彩标准的研究,主要有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项是由中国建筑科学院物理所等单位共同进行的‘建筑色彩体系和建筑色卡’的研究,确立了中国的建筑色彩体系……另一项是针对中国古典建筑色彩的研究……一类是关于个体建筑色彩设计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个体和室内建筑的范畴,而从外部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角度对色彩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论述则有限,甚至没有提及。”1 商业街色彩设计从根本上讲是城市形象展示设计的一部分,从上面的调查来看,迄今还很少有关于城市商业街色彩规划设计的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论著作。

虽然,我国城市形象展示设计的理论研究在80年代就已开始,但对城市商业街方面的涉及是少之又少,或者只做出纲领性的指导原则,缺乏具体的方法研究,而且,实际情况是城市商业街管理部门缺乏能应用和实施色彩控制管理制度的专业色彩理论和方法,以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整体色彩管理和控制,致使全国大多数商业街色彩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针对商业街色彩设计的研究,正是尝试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商业街形象展示设计系统的角度,为商业街色彩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依据。

二、对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探析

1、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原则

色彩是一种作用神速的、强大的和极具吸引力的表达工具,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商业街形象展示空间中,最先攫取人们注意力的,就是它的颜色,其次是造型,最后才是文字。作为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色彩是商业街形象展示的重要评价因素之一,对它的研究必然的成为商业街形象展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街色彩设计应当以系统的方式运作才具有其合理性,它是商业街形象展示设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它的子系统。在整个商业街形象展示设计这一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一方的变故皆会对其它各个部分产生影响;它的组成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各部分的机械叠加,我们应当认识到,它是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谐调的聚合体。“缺少了对系统化的考虑就很难聚合设计语言的力量而产生设计的实效。”2 所以,我们应当以系统设计的思想对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原则加以驾驭。

商业街色彩设计,首先,应当服从与商业街形象展示规划所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例如,商业街自身的定位、定性、定量(包括商业街的品质属性、自身应体现的时代特征和气息、预计的商业饱和度等等)。在此,从宏观上为商业街色彩设计提供了确定的方向与度量,为其在道路、照明、讯息、服务、清洁等街区构成元素的合理调谐提供了基本依据。商业街色彩设计也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对其各区域、各部分进行功能类型上的分区规划。这里“拿来”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Kevin Lynch)教授所提倡的“认知图”(cognition map)。根据商业街的定位,划定特定的消费人群,预设整体街区的“认知图”。如:对道路状况优良、公共空间宽阔、建筑造型、体量、高度等条件优越的段落,可把其规划为标识性段落,使色彩设计能对其进行有侧重的突显,使商业街生成能给人留下标识性意象的区域和段落。

其次,商业街色彩设计应当遵循资源合理分配原则。从前面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对公共资源的侵占使造成商业街现在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有限的街区资源中,商业资源与公共资源是此长彼短的。“对商家各色品牌的争奇斗艳,我们无可厚非,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我们反对无序、反对伤害性的开发、反对侵占公众的资源,反对制造色彩垃圾,我们所要坚持的是从宏观角度上,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各方面资源的享有保持在一个合理、稳定的状态。”3

最后,“正是因为资源的有限而产生了统合与调谐之意。”4商业街色彩设计的统合、调谐两原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资源合理分配的两种手段。在对商业街整体色彩进行统合的前提下,对其内部各部分、段落进行合理的控制性调谐,再回到统合从整体上是整个色彩系统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与此这般不断调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色彩设计达到一种最优化状态。

对商业街色彩设计的系统性思想,是将形象展示设计由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的一个转化,如果把单个店家的店面色彩设计理解为一个体“词”,那么,整个商业街的色彩设计便是一个由“词”造“句”的过程,“这其中‘传达’的思想取代了‘装璜’的思想。”5在这个过程中,单个店家的色彩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核心的部分是色块与段落色彩、段落与整体、色块与整体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聚合作用。所以,一方面,商业街色彩设计对段落色彩乃至单个店家的色彩设计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单个店家、段落的形象展示也可以从色彩角度提出积极的回馈建议,并由此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过程。“当然,它们的本质依然是作用与视觉的,所不同的是:单纯的美感作用掺和进了经济与管理的思想,作为背景,它们的复杂性远远大于我们看到的,但是却是我们力图使人们感到的。”6

2、商业街色彩设计的方法

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对象

“城市街区,尤其是城市的商业街区,它是城市构成元素的集中点,它聚合了道路(包括扶手、围栏、路缘),照明(路灯、标志灯、聚光灯),讯息(交通标、路标、店标、橱窗、广告),服务(报亭、车架),休息(路椅),清洁(垃圾箱、下水道)等。在这些元素之中直接影响视觉与心理效应的是道路、讯息、照明三大类,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三大类。”7这些皆为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对象,其中,道路、讯息、照明色彩是设计的侧重。

商业街色彩设计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我们应当看到街区对人的影响是一个系统,它由多方面的元素聚合而成。”8商业街色彩设计除了包括做为色彩设计对象的人工因素外,还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它们包括:光线、空气、水系、山峦、环境植物等)以及人文因素(它们包括:区域文化影响下的色彩偏好、历史性传承的消费习惯)的影响,另外,科技、工艺对色彩设计的宽度也起到一定的制约。

这里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变量。时间范畴上,一天中,从清晨到日暮,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在变幻,色温也发生了变化,人的感觉在潜移默化间也受到了影响;四季间,晴霾中,光在冷暖、明暗中游动,人们的心情也被之摇拽。

商业街色彩展示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人在这个空间中是流动的,随位置、视角的转换,色彩对人的心理、生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色彩感觉与空间距离有直接关系。人在商业街中的位移大致皆在一个平面的范畴内,可以从横纵两方向的位移加以分析。

“日本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20-25m的模数,来调节纵向的节奏感。他认为‘关于外部空间,实际走走看就很清楚,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例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在一边就有200-300m那样的市中心大厦上,若单调的墙面延续很长,街道就容易形成十分非人性的。可每20-50m布置一个后退的小庭园,或是改变橱窗状态,或是从墙面上做出突出物,用各种办法为外部空间带来节奏感。’”9色彩上的变换就是解决视疲劳,调节节奏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同样,横向上的距离的位移也会对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曾就观察距离对色彩影响做过实验,具体方法为:取整开标准白板一张,置于店招橱窗立面上,白板中心与地面垂直距离约为1.72m(接近与人的水平视点),观察视点一直停留在白板中心,然后从与立面不同的垂直距离做出观察。为了便于观测,我们设定橱窗高度为H,观察者与立面的垂直距离与视域高度始终相同为D,在D与H比值不同时,得出以下结果:

a.当D:H=1时,一般可以看清橱窗细节,白板的色相、明度、纯度,基本仅受到橱窗色彩的影响。

b.当D:H=2时,可以看到店招橱窗立面整体,白板受到店招橱窗色彩共同影响。

c.当D:H=3时,可以看清店招橱窗及背景建筑立面,白板受到这三者的共同作用。

d.如果D:H的值继续增大,白板自身色彩属性会继续减弱。

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随着D:H值的逐渐增大,环境色对于主体色彩的影响是逐步增大的。这也就表明,色彩受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与其所占整幅画面面积比成反比的。

3、商业街色彩的选取

    通过对商业街色彩设计对象的考察,按照人们在商业街中的视觉习惯(通常人们视点停留时间按长短排列为:店招橱窗所在建筑立面、人行道和车行道)和色彩应用面积的大小,商业街色彩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a.主体色,商业街两侧建筑立面中应用面积最大的颜色,通常面积比达到视域面积的70%以上,它是画面的基础色调,决定了给人的基本感受。

b.辅助色:视野中应用面积次于主体色的颜色,与主体色形成鲜明的搭配关系,共同构成商业街的整体色调。

c.点缀色:应用面积较小,起点缀作用,是对立面基本色调影响不大的颜色。其面积比根据情况一般控制在10%甚至5%以内。

    根据我们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随视点的变换,视域中的主体色、辅助色是不断变化的,但同时又是有章可循的。按照人们对立面的视觉习惯,视点多停留在点缀色上,由此可知,当视点落在店招的点缀色上时,主体色多为店招所在建筑立面的色彩,店招、橱窗色为辅助色;当视点转移到橱窗区域的点缀色时,主体色多为店招色彩,橱窗色为辅助色。这些,对于我们对总体控制店招、橱窗和建筑立面色彩,营造统一的色彩效果具有积极的控制意义。

4、商业街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a.构图法:

条状构图法是将商业街色彩以条状横向、纵向排列的色彩构图法,其中包括横向条状和竖向条状两种构图方式。

横向条状构图方式,是指立面的色彩整体按水平方向延续,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色条之间的交界线总体为平行或近似水平线。这种构图方式会给人以舒展、稳定、平静感,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心情是放松的、休闲的,同时会给人留下从容、幽雅、平和的印象,尤其在街区空间较大的情况下,这种感觉更趋于强化,所以这种构图方式为国内许多商业街所采用。这种意象的产生,可能与中国传统建筑给人的感受有传承关系。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正立面大可分为屋顶、斗拱、构架、台基四个区域,每两区域的交界线皆为平行线。 “屋子”是为人们遮挡风、霜、雨、雪侵袭的地方,它象征着合理、完整、安全与稳定,长久以来,这一印象已根深蒂固。

现今,商业街采用的横向条状构图多是与传统建筑的立面结构相对应的,从上至下分别为背景建筑立面与屋顶、店招与斗拱、橱窗与构架、台基对应台阶。当然,在尺度方面有不同的演化,结构方面也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增减或是对应上的调整,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保持在完整、和谐、安全与稳定这一层面,所以较适用于旅游、休闲、服务性的商业街区。

竖向条状构图方式,是指在立面上的色彩整体按垂直方向延续,不同色带之间的交界线总体为平行或近似平行线。这种构图强调垂直的趋势,往往给人挺拔耸立的感觉,留下理性、庄重、大方的印象,在空间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给人造成的视觉影响力更加强大。

这种构图方式的产生与体量较大的现代建筑在我国的广泛兴建有很大关系,追根溯源,与欧洲哥特式建筑息息相关,只是建筑结构上的需要被逐步演化为今天的纯装饰性,而且呈简约趋势。但它们所传递的理性、庄重、韵律和神秘还是相通的,所以,较适合科技、电子类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商业街区的类型属性。

自由构图法,是指打破前两种构图法构图较平衡的状态,以局部不平横,但总体协调的方法,求得风格独特、个性张扬的艺术效果。商业街的类型需要十分广泛(餐饮、娱乐、旅游、休闲、服务、科技、电子等等),虽然对立面整体构图的规律性要求很强,但是也不排除引入色彩的自由构图形式。一般来讲,自由的色彩构图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给商业街带来极强的整体个性效果。但同时,对它的控制、管理的尺度和对专业色彩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如果这个尺度控制不好,自由的过了火,也会适得其反。毕竟,商业街不同于画布,它是城市的一张脸面,给她化妆要按着她的结构和章法,妆要化的适度、得体才能准确的烘托出她的气质。

点状构图法,是在商业街区整体中通过小面积的色彩变化来烘托气质,增强节奏感和韵律、减弱视疲劳的方法。其性质和作用类似于前文所提及的三类色中的点缀色,但是其在整体中面积比要比点缀色大很多。一方面,色块的面积比十分重要,面积过大会使其色彩属性向辅助性质发生转变,并且会使整个画面想的呆滞、粗糙;面积过小,又会使得它显得多余或使人误认为为工艺遗缺所致。另一方面,色块间的距离尺度也是需要推敲把握的,这对整体街区色彩节奏、韵律感的塑造十分关键。根据笔者的亲身验证,结合日本芦原义信所提到的理论,20-25m这个模数,在100m的街区段落中还是很合适的。

段落法,是指将商业街区分成诸多段落并对其进行色彩控制和调谐的方法。对段落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商业街本身的道路状况、建筑群落等原有的“硬件”状况和讯息传达的功能需要。其目的,是通过对街区的分解控制,来弥补由于街区过长而引起的呆滞生硬的不足或者是来解决由于构图法的局限而产生的整体协调性问题;还可以通过段落的划分,使街区生成色彩讯息功能分区(如通过色彩使街区标识性区域、段落变得更加生动,在人们的“认知图”上画下更显明的记号),从而形成宏观整体上对色彩设计的优化。

b.商业街色彩的对比与调合,是在整体色彩定位既定的情况下,对商业街整体色彩与外部环境色彩和商业街整体色彩内部各段落色彩两方面进行总体的统合与调谐的两种方法,它们是基础色彩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但同时其内容和范围也作出了约束。

关于对比法

我们应当看到,商业街是城市的商业街,商业街周边居住建筑外观色彩构成了商业街周边环境色彩的主体,如果一味追求突显与标新立异,必然会造成与周边环境的色彩脱节,最终导致色彩污染。所以,商业街的整体色彩应在居住建筑外观容许的范围内进行设计。与周边居住建筑外观色彩的调谐,随即限定了商业街内部主体色与辅助色对比的范围。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居住建筑外观色彩的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类似色相对比和邻近色相对比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我国城市居住建筑外观色彩的搭配大多是采用在孟塞尔色相环上距离不超过90°的类似或邻近色……短调的明度搭配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以高短调为多,这说明我国城市居住建筑大多采用高明度的短调搭配,……弱对比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又以低弱对比为主,这说明我国城市居住建筑大多用色浅淡,纯度对比较弱,……。”10

这样,商业街的色彩中的主体色与辅助色的对比度大致在如下范围内进行:色相对比,其搭配多控制在孟塞尔色彩环上不超过90°距离的类似或邻近色相;明度对比,应多采用高明度的短调搭配;纯度对比,应多用对比较弱的浅淡色。这个范围内生成的主体色、辅助色为高明度低纯度色,其色彩明亮、柔和、轻快,配色效果柔和、明媚、温馨,易于形成和谐整体。

关于调和法

正是通过整体上与周边环境的调和才为商业街内部诸色彩的调和提供了可能性。在对商业街色彩进行调和时,我们主要面对三对色彩关系的处理:段落主体色与段落主体色之间,段落主体色与本段落中的辅助色之间,同段落辅助色与辅助色之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点缀色由于与辅助色、主体色面积上相差悬殊,在街区中整体色彩中只作点缀与点睛之用,对整体的格调影响不大。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了主体色与辅助色的尺度,其明度较高、纯度较低,所以看上去非常清淡。在这样的前提下,色相成为变化中最主要的因素。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在色相差距非常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明度或纯度上拉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避免出现死板、沉闷和视觉疲劳的感受;在色相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下(接近于对比色时),也可以通过在明度、纯度上的变化来缓和由此而出现的强烈、刺眼、生硬等不协调的现象。

三、建议与展望

我国经历了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然而,“高速”并不代表着全面,我们的“高速”是以诸多方面的“不同步”为代价的,我国商业街的现状就是一个铁证。

就商业街色彩设计而言,我们呼唤学术领域更多的关注,为这一新型课题建立完善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依据。同时,我们也呼唤管理层能够制定出更加健全、详尽的色彩管理规范,并且能提升色彩管理人员自身的色彩理论、实践水平,这样才能为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为避免在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概念的异化提供可能。另外,我们在提倡大众进一步增强色彩意识和对色彩资源享有权意识的同时,更希望能唤起色彩专业设计人员和商家的公德心,希望能唤起他们对公共色彩资源的尊重,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中,都是色彩的受众。

值得庆幸的是,许多城市的管理层已经开始对城市色彩问题投入很大的关注,有很多已经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正式出台,并将于2004年开始实施。这正是向专业化的色彩管理跨出的第一步。我坚信,商业街的具体则例的出台,也是指日可待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会相应增长,这必将导致对其消费空间的色彩审美提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消费产品的不断丰富,必将要求色彩所承载信息的多样化。这样,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又必然要求对商业街色彩设计的专业化和管理的专业化,继而,又会寻找商业街色彩设计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依据。所以,在此,谨以一篇粗浅的文章做商业街色彩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初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引起更多专家、前辈、领导的进一步关注。

感谢

在这里,对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志麟教授为我们所争取到的这样一个研究机会,以及他对我的启发和指导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1 尹思谨著.《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1页

2 平面系统设计.杨志麟.2003.3.总第98.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3

3 杨志麟.城市空间文化的聚合与变幻.-南京湖南路街区升级改造策划方案

4 平面系统设计.杨志麟.2003.3.总第98.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3

5 平面系统设计.杨志麟.2003.3.总第98.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3

6 平面系统设计.杨志麟.2003.3.总第98.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3

7 杨志麟.城市空间文化的聚合与变幻.-南京湖南路街区升级改造策划方案

8 杨志麟.城市空间文化的聚合与变幻.-南京湖南路街区升级改造策划方案

9 夏祖华 黄伟康著,《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2页(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3-35

10焦燕著,《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124~126页

11张钦楠著,《阅读城市》,三联书店,2004.1

12 [美]凯文·林奇著,《城市.建筑文化系列--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3.1

13 吕文强著,《城市形象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高 蓬(1978- ),男,山东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