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

岳连坡1 ,李莹2,宋婷3

身份证号:120224199209121517  身份证号:120224199302283422  3、身份证号:140303199401202023

摘要:食品检验指依靠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手段,对食品内部的营养成分及有害物质等进行分析检验,确保食品质量满足市场标准,避免对消费者的安全造成威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市场中的食品种类愈来愈多,给食品检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有关人员需做好实验室管理,加强对检验质量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食品检验效果,为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检测机构;食品检验;质量管理

1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检验质量控制难度高

从实际的检验质量控制过程来看,人为因素与设备因素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实际检验过程中最难以控制的部分。因此,在食品检验开始前,需对食品进行预处理。但由于当前市场中的食品大多存在组成成分复杂的特点,导致实际的预处理过程中食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与此同时,食品检验对检验人员的个人能力及工作经验的要求较高,相应地提升了检验质量控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对检验质量控制有直接的影响,而检验机构很难保证每一个检验人员都满足专业能力要求,进而导致检验质量的控制效果受到影响。另外,设备因素与人为因素相比,对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更大。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尚未形成系统的检验技术应用流程,且设备规格及标准也远低于国际标准,再加上实际检验技术很难对食品内部的微量元素进行有效的分析控制,导致我国食品检验整体上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

1.2软硬件设施有不足

因个体发展中的差异化特征十分显著,所以一些检测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可能无法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需求,加之一些检测机构并无科学合理的制度,如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未建立;并未有效监控检测工作中的仪器设备;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的意识相对薄弱,无法为仪器准确性、灵敏度提供保障等,都会影响食品检验工作质量。在检测机构不能与时俱进,及时引进科学技术、更新设施设备的情况下,自然无法保证检测能力和当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和发展要求的匹配性。

1.3人员素养参差不齐

检验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往往会直接且严重影响食品检验工作质量,而只有具备丰富经验及过硬专业理论、能够了解且熟悉食品检测流程等的食品检验人员,才能为食品检验的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但从现阶段检测机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对食品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却并未进一步培训检验人员,且专业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亟待进一步提高从事食品检验行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而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2食品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2.1积极更新检验技术与设备

对检验实验室而言,各类活动的开展均离不开设备与技术的支持,且实际采用的设备与技术还会对工作质量及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我国在食品检验方面有独特的要求,相应的检验标准与规范也日渐完善。因此,实验室要按照要求进行设备采购及技术引进等工作,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自主更新。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总结与设备保养等工作,并对新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为检验工作提供全面的服务。食品检验工作具有十分严格的技术要求,检验人员要实时关注设备反馈的数据信息,从而使检验结果质量得到保障。检验实验室还需定期将设备送检,让有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校准。在设备使用前,还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支出,并在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或检验不准等问题。只有这样,质量管理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提升。此外,实验室管理者还要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检验设备及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工作经验,从而归纳总结出更加高效的技术使用方法及流程,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推动食品检验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此外,随着实验室的长期运行,相关的设备很容易出现磨损与老化等现象,对检验结果的精度造成影响。

2.2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执行食品检验工作的主体就是食品检验从业人员,其与食品检验工作质量、检验准确性密切相关,所以必须要重点关注食品检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全方位提升。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该方面问题,要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同时开展专项培养工作,也可借助师带徒等方式,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促进队伍整体素养快速提升的同时,指导从业人员的技术操作,使队伍专业水平低及人员匮乏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与此同时,也要在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加强力度,该环节可聘请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来培训本部门人员,而培训不应仅以技术层面为主,更要大力宣传食品检验工作重要性,深化检验人员认知程度,促进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2.3提升质量监督力度

检测机构进行食品检验工作时,必须要强化监督食品检验工作,促进该项工作质量的提升,完善食品检验质量监督体系,使健全的食品检验工作战线逐步形成。第一,检测机构内部的质量监管机制应积极建立起来,跟随该体系的指导,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为各运营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和共同提升提供保障。第二,要对食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高重视程度,深入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为食品检验质量提供保障。第三,检测机构应注意每一阶段或每一过程检测数据的详细记录,统计并分析检测数据,进而通过检测分析和研究客观反映食品安全需求,辅助后续综合评估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最终依托可靠数据信息,维护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第四,检测机构要充分了解、切实掌握内部设置情况,优化配置检测数量及检测人员,确保食品检验效率切实提升,为食品检验有效性提供保障。第五,对于人民群众存在疑惑和投诉率较高、不合格频次偏高的产品来说,应从风险进行分析、把控,以可靠数据信息依据辅助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以此为前提来优化食品检验流程。

2.4优化实验室检验流程

对食品检验而言,检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若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就会给最终的检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为后续的市场管理及决策等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实验室要对食品检验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从而提高检验工作的价值。具体而言,检验人员应当将实验室管理要求落实到各检验环节中,确保实验室管理行业有效。管理人员需要为食品检验工作的进行做好准备。对食品检验而言,样品的准确选择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对此,应科学、合理地对采样流程进行优化梳理,从而避免采样流程中的失误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检验样品的可靠性得到保障,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也能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检验方法的选择也会对食品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合理选择检验方法。由于食品检验方法较多,因此,在对食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实验室检验人员要根据食品的类型与检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3结论

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开展时,会严重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食品检验质量管控。而要想为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提供保障,必须要在检验工作的质量管控上加强力度,通过健全管理机制的构建,之后配备相应技术和仪器设备,加之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质量监管力度的强化、样品采样工作的规范、检验环境监管力度的强化、食品检验方法的科学选择等,保障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切实提升,进而顺利开展食品检验工作,同时详细记录各检验步骤,为各检验步骤与检验标准相符提供保证,并及时纠正偏离,促进食品检验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冯亚超,李路.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32):29-31.

[2]徐双.如何加强县级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J].中国食品,2021(21):56-57.

[3]孙海涛,俞伊.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食品,2021(19):76-77.

[4]孙海涛,俞伊.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食品,2021(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