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马超

安徽禹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得到很高的发展。防渗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中存在的施工缝划分不合理、施工过程中留有缝隙、工程施工工艺等问题。结合实际的案例开展技术性分析,探讨采用注浆防渗技术、高压喷射防渗技术、防渗墙技术、复合土工膜技术、粘土层技术的应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结果发现,在案例工程的水利水电工程裂缝经施工处理后,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稳定,防渗效果显著,大坝渗水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渗透系数显著降低。有效防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裂缝,采取上述技术手段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水利工作的服务性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防渗处理;技术研究

引言

与以往的水利水电工程相比,水利防渗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具有极其显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结构变形和渗漏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数据都可以直接表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运用防渗漏技术能够有效规避所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一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将很有可能危及工程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人员安全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好水利水电的防渗工作,首先是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的实际质量,有效推动实际的施工进程,控制成本造价,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展夯实基础。另外可以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优势,进一步降低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

1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能源和水资源,还发挥着抗洪防旱作用,为周围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然而,若工程建设质量不佳,不仅无法发挥上述效果,还可能给周围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保证工程质量非常必要。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使用阶段,渗漏问题最为常见,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导致工程结构稳定性、坚固性与强度下降,若长期发生渗漏,还会导致工程倾斜、坍塌,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当洪水来临时,由于工程坚固性下降,不仅会破坏建筑本身结构,还会危害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加强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2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渗漏的因素

2.1施工缝因素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往往有着较大的工程量,施工单位为了尽快完成工程建设往往会将整个工程划分为多个片区同时施工,从而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但是这就导致各个片区连接部位可能存在缝隙等问题,经过长期地运营发生渗漏水问题。此外,有的水利水电构筑物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导致施工缝预留位置存在一定的不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也没有细致严格地处理缝隙问题,没有彻底清除干净缝隙中的杂物,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存在一定不足,存在施工缝。混凝土振捣密实度不够、施工缝止水带安装不合理等都是引发施工缝发生渗水的原因。相关技术人员在遇到施工缝渗水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2.2外界其他因素

外界自然环境很容易干扰水利水电工程,此类工程大部分结构在室外环境中暴露,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工程发生变形、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水体通过裂缝这一渠道进入到内部,危害工程整体结构。此外,水利水电基坑施工中排水指标没有充分落实也是引发渗漏水的因素,尤其是遇到暴雨天气时,基坑积水会导致水位增高,久而久之引发渗漏水问题。通常难以有效排除外界因素,施工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做好排水等措施,避免发生渗漏水问题。

2.3防渗材料选择不当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为有效预防渗漏,多会引进防渗漏施工材料。然而,选择防渗材料时,若质量检测环节出现漏洞,把劣质材料混入优质防渗材料中,会导致工程防水性与实际要求不符,轻则导致工程渗漏,重则导致工程结构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对工程周围的建筑和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

3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3.1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率先完成的内容,施工技术的选择要尊重土层结构形式。当前土方工程施工中水力充填工程、水中填土工程、定向爆破工程、干填碾压工程是常见的四种施工类型。我国建设水利水电项目中对干填碾压技术有着较高的青睐度,这也是当前工程施工最为常见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土方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控制施工质量,按照规定进行材料的筛选和质量控制。铺设土板、平整土板、土质洒水、压实土、对土质细节处理和检验等是当前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工序,通过紧密有序地落实各个施工工序内容,优质地完成各个环节施工,同时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将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能力提高。土方工程往往有着较为复杂的施工流程,繁多的施工工序,施工中受到空间的限制,使用的设备类型较多,加上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相关工作者只有严格落实每道施工工序才能保证土方工程按照标准要求完工。

3.2沥青防渗技术

沥青防渗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用于农田水利水电防渗施工中。沥青防渗技术的施工步骤如下:①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全面清理施工区域,尽可能排除细小颗粒对施工的影响;清理施工区域后,为了有效加固土层,减少裂缝,需要采用压路机对施工区域进行压实处理,并对压实后的地面喷洒水。②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在施工区域铺设沥青保护膜,以有效降低施工区域的透水性;之后,须在沥青保护膜上铺设一层土壤,以降低外界因素对沥青保护膜的影响。③利用沥青铺设施工区域,为达到防渗效果,沥青厚度须为12cm。

3.3防渗墙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防渗墙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建设防渗墙过程中需要对其使用寿命、施工经济性、防渗标准、墙体厚度等进行充分考虑。

3.4复合土工膜技术

复合土工膜技术是近年新出的一种防渗技术,主要是将土工织物、土工膜复合形成的不透水材料应用于工程结构中,为工程构建一层不透水防护膜,以达到防渗漏的目的。复合土工膜每副宽约4~6m,质量约0.2~1.5kg/m2,具有抗撕裂、抗拉性能,并且该技术所用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其中添加了防老化剂,抗老化性较强,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防渗需求[4]。具体来讲,复合土工膜的材质、类型多样,应依照水利水电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宜材料,并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检查,杜绝劣质防水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在技术施工阶段,应确保复合土工膜和防渗结构紧密衔接,以保证工程防渗效果。另外,为延长复合土工膜的使用时长,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应对复合土工膜进行保养。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防渗基础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工程运营安全性,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文章分析了当前常见的一些防渗技术,并且以工程案例为对象探讨了防渗处理措施,希望有助于为工程渗漏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荣,王华明,袁婷.水利水电施工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4):153-155.

[2]高峰.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1(01):137-140.

[3]丁晶晶.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1(04):130-131.

[4]杜翔宇.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解析[J].智能城市,2021(06):45-46.

[5]陈国栋.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4):34-35.

[6]石伟,陈刚,王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