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郭亚楠

身份证号:320682199009227643

摘要:当前,桩基础技术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建筑工程以及土木建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土木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桩基础技术挂钩。因此,人们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效率,需要不断优化并创新基础技术。本文先对桩基础技术进行简单概述,接着对桩基础技术存在作用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施工前准备工作、灌注技术的应用、预制柱技术的应用等环节都体现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并且应用范围广泛,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技术,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抗强风性能和抗压性能等,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桩基施工质量。本文将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概述

1.1桩基础技术的作用

桩基础是由桩台连接桩群,将建筑的部分荷载或全部荷载传递到地基土的重要传力构件。桩基础能够实现建筑的均匀沉降要求,提高地基的受力性能和稳固性。桩基础能够实现地基和三层结构的紧密连接,提高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根据不同的作用机理,桩基础具有两种重要作用:第一,承上启下的作用。桩基础能将土层或岩石作为建筑整体,共同承担建筑荷载;第二,提高地基土紧实度的作用。桩基础能够加强地基的承重性,通过传导建筑荷载使地基土的紧实度提高,保证地上建筑的稳固。由于桩基础技术对地质条件和建筑工程类型都没有特殊性要求,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1.2桩基础技术的特点

桩基础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和实用性,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安装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区会因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包括岩石层坚实度过大和土层透水等,使地基作业条件具有较大差异性,腐殖质层还会形成软土地基结构,提高施工作业的难度。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情况,对地基抗剪强度和沉降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具体地质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桩基础技术应用方案,确保桩基础的工程作业质量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2桩基础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

2.1 灌注桩成桩技术

通常而言,为了更有效确保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会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土质、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来综合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灌注桩成桩。当成孔后将钢筋笼放入其中,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灌注桩。简单来说挖孔方法有以下三种:干作业成孔法、泥浆护壁成孔法以及沉管成孔法。干作业成孔法一般采用钻机钻孔方式,当然也与土质相关联,粘性土和粉土土质以砂土土质可以用钻机钻孔法。泥浆护壁成孔法在施工中,会根据土质进行正反循环泥浆护壁成孔或者冲击成孔法。而沉管成孔法则会采用锤击法、振动法或者振动冲击法。这些方法都会伴随有噪音、震动以及挤土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重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2.2 预制桩沉桩技术

就目前所具有的施工技术而言,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中都会对预制桩进行沉桩处理,这就需要结合预制桩自身的特点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沉桩方法。通常来说,预制桩分为混凝土桩和钢桩,而混凝土桩又分为方桩和管桩,钢桩则分为H型钢桩和钢管桩,对于这四种预制桩沉桩时可以采用锤击打入法、静力压桩法以及水冲沉桩法,当然还有部分施工单位选择震动沉桩法。这几种方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挤土现象。因此,为了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措施来减少挤土。

2.3人工挖孔桩技术

很多时候,我国的建筑物施工现场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如果要在现场使用一些大型机械,困难度是比较大的。所以,机械不允许的情况下,就需要人工完成桩孔定位和挖掘,还需要利用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然,如果使用人工,对建筑单位的成本需求就会明显降低,也可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例如:没有噪声污染,不需要对现场进行大面积的清理等等。并且,人工操作调整起来比较方便,便于对施工工程的控制,也能通过人工控制提升孔桩质量。当然,人工挖孔桩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旦在人工操作过程中出现塌方会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人工操作的成本虽低,但操作效率也是比较低的,人工的工作强度会比较大。另外,在人工挖孔桩的过程中必须对地质当中的水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障正常的人工工作的进行,所以,如果采用人工挖孔桩就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等情况。

3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应用的问题

3.1难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在社会市场经济逐渐趋于复杂化的当前背景下,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而在建筑实际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沉陷及楼体裂缝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给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风险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3.2外界因素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同样也会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严重滞后了整个工程的进度,给施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这些外界因素主要分为两方面:

第一,人为因素。由于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速,因此建筑工程的建设有可能会在人口众多的地区进行,不仅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与建筑垃圾也会引起居民的强烈不满,使施工过程举步维艰。

第二,地理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对于不同地区建设,这也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以及桩基础技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桩基础技术的过程中也应给予一定的地质勘察结果进行,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3.3作业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逐渐重视建筑工程的建设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借由此机会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分一杯羹,这同样也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技能参差不齐,导致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漏洞的存在,给工程的后期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使建筑工程的事故频发,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4 提高基础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4.1 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环境、材料、设备等因素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建设项目开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进行实地勘测,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利用科学的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工地附近的环境、地貌、水文情况等进行调研,并结合工地的实际条件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为建筑桩基础施工提供科学、正确的数据参考,提高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针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建设场所,要全面了解周围的自然条件,掌握和勘测地质情况,分析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2 有效控制桩基高度

桩承台的高度直接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桩承台的标高,根据施工放线的定位要求,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各施工放线都在同一水平上,并按照整体设计方案,根据桩承台施工质量确定桩基的标高,保证施工整体稳定性。同样,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也要严格按照浇筑规范进行浇筑,并严格检查隐蔽施工,确保桩基质量,提高施工质量。

4.3 施工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反映了工程的总体施工效率,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规定进行施工,合理调整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效率。另外,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编制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和数据,保证施工效率和整体施工效果。

4.4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责任感

桩基施工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能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在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还要经常向工作人员普及安全常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科学合理地配备工作人员,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

结语

基于建筑行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人们提高了对高层建筑的需求量,因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直接影响了建筑物整体的稳定程度。当前桩基础施工技术已经趋于完善,然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却很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应当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中开展勘察工作,严格审核建筑工程项目,确保桩基础技术选择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枫.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119.

[2]黄葳.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