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

李力 

5108021978022400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的新问题、新困境层出不穷。下一步攻难克艰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集约型的发挥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管理的综合效能,如何更佳地发掘并优化现代通信装备的潜能,为消防救援队伍无论面临何种特殊环境,都能成功应对全灾种、大应急的实战提供坚实可靠的通信保障。

关键词:极端条件;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

1极端条件下消防救援通信现状

1.1提高设备性能低下

从国家消防救援局提出应急通信备全部模块化装箱的要求之后,省机动投送和携行运输通信备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及时、便捷、精准、完好、集装的差距还很大。在三断极端条件下,不仅通信人员和通信装备要迅速突进去,而且备的功能作用更要及时突进去。也就是说通信突进去以后必须即刻启动运行。

1.2传统的通信技术不能适应火灾紧急情况下的要求

通信技术手段落后,体现在信号覆盖差、抗干扰素力弱、通信距离短。如350M无线对讲系统其理论传输距离仅为3000——10000米,一遇地下建筑、山地陡峭等不良环境,通信距离就会缩短,信号质量就会弱化,即使采用基于数字集群技术的GOTA这种比较先进的对讲系统,遭遇恶劣环境,天气突然变化,效果仍然不佳

技术升级不够,消防应急救援现有的通信装备一般都是基于传统通信技术,其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消防救援所必须具备的大数据分析、数字化预案、科学化决策、可视化指挥、地理信息图文集成等要求

通信备通用性差,现场指挥员往往要携带多种通信工具,350M对讲机只能用于现场指挥调度,而要与各级指挥中心联络,则要使用GOTA对讲机和4G图传系统。这些劣势表明,传统通信技术急需改造、更新和升级。

2制定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管理对策

2.1全面提高通管理整体效能

首先,要构建综合性的通信系统,要充分考虑各种通信方式的作用及优势,将无线卫星、短波等通信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提高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的可靠性,在三断极端条件下能确保通信装备畅通,以多种通信方式应对不测。

其次,强化实战训练管理。对通信人员定期开展针对包括三断极端条件在内的各种恶劣环境下常见通信问题的模拟操作,改单兵单练的传统训练方式为集中找准问题、快速解决问题、灵活应对问题的综合性仿真训练。

最后,做好组建临时通信调度指挥机构的准备。

2.2制定完的卫星通信专网

构建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卫星通信专网。卫星通信专网是在三断极端条件下承担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畅通的任务。在技术层面上宜采用适合于应急救援需要的、可随机快速组建指挥网的动态SCPC。要专网专用,以高超的拦截功能干扰无用信息,阻止非消防应急救援信道与专网串网。

升级空中浮停中继平台。森林消防队伍现在使用的无人直升机搭建的浮空通信中继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很多。无人直升机体积小,造价低,不需要专用机场,不需要专人驾驶,能垂直升降,空中悬停,可连续飞升6h以上,航程可达180KM,挂载重量超过100KG。这些特点和优势,便于挂载宽窄带自组网设备,进行全方位的通信覆盖。这样就能为三断极端条件下的灭火救援通信提供有力保障,能使现场灭火救援队伍和现场指挥的各种信息及时、便捷、准确地输进输出,为灭火救援实战提供首要的、关键的信息支撑。但它并不完善,在灾情侦察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侦察设备能见度强和清晰度高等方面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整体性升级,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提供多功能的中继平台,确保消防应急救援通信在任何极端条件下达到不断线,不断网,联得上,传得出,研判准。

构建完整的通信互联体系。通信备运达三断极端条件下的救援现场后,应在地面或空中架设图像、语音等宽窄带自组网设施,并将其接入卫星链路,使音频视频网络广幅面覆盖,便于各救援队伍与现场指挥至总指挥部通信互联。已进行通信互联的地方,音视频传输速度完全符合消防应急救援通信需求。

2.3构建空中中继通信系统

空中中继通信体系是通信管理由地面即平面向空中即立体的变革,是通信管理的一大进步和重大创新。

空中中继平台是三断极端条件下确保通信畅通最简单、最实用的设备。森林消防队伍现在面临恶劣环境其通信功效不能传出来时,常常采用中继平台解决。中继平台品种繁多,各有优劣,而特点、优势与非森林片区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通信最契合的中继平台,是无人直升机浮空通信中继平台,它是用无人机搭载中继平台装备后飞抵灾区上空浮停而进行通信联网。选择这种平台来加大消防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力度,无论配备、使用,还是维护、保养,都具有可行性。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搭建空中中继平台的方式,配以其他通信辅助设备,形成空中中继通信体系,实现三断极端条件下通信专网专用,确保通信设备的功用通过空中中继平台

发挥到极致

2.4引入新的项目

引进双尾蝎双发动无人机。某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工信部的部署,自主成功研发了双尾蝎双发动无人机,用该机搭载通信装备建立基站后,又用该机测试断网后通信信号的恢复情况,测试结果表明,30-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用户的手机信号全部恢复,手机的短信收发功能,微信传输文字、语音、文档功能,手机呼应功能全部恢复。该公司此次试飞的双尾蝎双发动无人机,翼展20米,机长10米,机高3.1米,最大航行35小时,最大航程7000公里,最大升限10000米,最高时速280公里。机身、机体、航速等均符合搭载消防应急救援通信基站的要求。

引进短波通信网络系统。在传统战争中,作战部队常用短波电台联络,短波通信具有很强的抗毁能力,在常见的各种公用通信网因遇山体滑坡、地震、爆炸、断电而瘫痪时,短波通信系统仍能正常启用并能收到良好的通信效果,因为它不受有源中继系统和网络中枢的制约,不管中继系统和网络中枢正常与否,都不会影响它的启用和功效。短波通信主要有天波传播、直射波传播、地面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天波短波传播不受任何地质、地貌的影响,而且传播距离远达10000公里以上。天波的特点最符合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的通信需求。以自身发射装置发出电波与对方进行联络的直射波短波通信,虽传播距离不远但通信质量良好,不受地貌影响的地面波短波通信,其通信质量也不错。

2.5加强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路径

依靠硬件设施来加强通信保障,这是突破三断极端条件下通信保障瓶颈的锐器。

与极端条件相对应,通信硬件设施的配备必须首先考量断路、断电、断网这种极端条件下可用适用,基于考量结果,必然追求通信设备轻量化、小型化、便携化、急用化、特效化、集成化,其中轻量化是首要的。根据测算,通信人员人均通信备负重约6.35kg,补给物资约24H,将二者装进两只携行包,人均负重约12kg,通信人员可轻装上阵,轻巧地操作通信装备。轻量化问题的解决,可为小型化等五化创造良好的前提,奠定实现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述,由于国内目前对三断极端条件下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的研究,取得了大批阶段性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彰显通信设备高科技含量的巨大功效,对恶劣环境下无线自组网的功用进行了成功的探析,发掘了新型通信设备在断网情况下的中继功能;对浮空平台应急通信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对重特大灾害消防应急通信技术进行了多种困扰的条分缕析,提出了科学的对策攻略。

参考文献

[1]刘冠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J].今日消防,2021,6(03):77-78.

[2]覃德诚.浅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现场通信保障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