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审核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层次分析法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审核中的运用

陈旭林 ,李坤志 ,樊琪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  650000

摘要:为改善当前报告审核不突出的现状,提升报告审核质量。本研究以提高报告审核质量为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审核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并对检测机构提出意见。

关键词:报告审核,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试验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最终产品,是检测机构最终成果,检测报告的质量好坏对检测机构及整个行业都会有重大的影响。检测机构应从报告审核上严格把关,提高审核技术水平,规范报告审核程序,提高报告质量。

  1. 层次分析法理论基础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在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通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系统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再通过对指标的量化方法计算出层次的排序。层次分析法的使用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目标因素自上而下的分解为几个层次,构建评价层次结构。

(2)构造成对比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因素,将对等成对比较法和1-9个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至最低层。

1647747288(1)

(3)计算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比较相互之间重要性时,可以得出较合理的排序。层次单排序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其目的是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其中A为判断矩阵,为最大特征值,W是特征向量,组成特征向量的元素为层次单排序的权重值。

1)计算一致性指标

是衡量矩阵对主特征向量中原构成矩阵的偏离尺度。

2)定义随机一致性指标均值

阶,经计算,可以分别得出其RI,因1,2阶的正互反矩阵总是一致阵,其。由此,矩阵的RI如表1所示:

表1 各标度

1647747978(1)

计算出具体数值后,判断标准如下:当时,一致性良好,通过检验;当时,一致性需要进行修正,未通过检验。

(4)计算组合权向量,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对指标权重进行排序。

2.评价模型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确定

(1)一级指标

报告审核是把关检测报告的最后一关,检测报告涉及方面多,有数据方面的,报告信息相应内容方面,包含人员签字、设备资料、时间逻辑性、环境条件、报告的可追溯性等,为提高检测报告质量,检测机构应从数据的准确性、报告的完整性、报告和记录一致性等进行审核。

综上所述,可将数据准确性,信息充分性、完整性、正确性,原始记录、报告规范性、记录与报告信息的一致性作为检测报告审核的一级指标。

(2)二级指标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 / T 214-2017)、《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等级管理要求》(JT/T 1181-2018)、相关行业规范要求及检测实际情况,把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确定如下:

1)数据准确性:①是否有可疑的数值(如极大或极小值等异常值);②是否有超过标准规范规定的数据;③有效位数是否正确;④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特别注意计量单位大小写是否正确);⑤数据精控是否正确(通过验算或检查核实);

2)信息充分性、完整性、正确性:①依据标准的标识代号是否正确②所用仪器设备的标识(如设备编号,还应注意压力试验机的量程与试验参数相适应)③检测部位描述是否充分(如:桩号部位、外观);④环境条件(标准,规范有要求时,必须记录);⑤检测日期,地点;⑥检测报告标识(如:报告编号、页码唯一性标识);⑦应有的图表是否有;⑧检测结论的描述是否客观、规范、准确、严谨、恰当;

3)原始记录、报告规范性、记录与报告信息的一致性:①记录和报告是否有可追溯关系②记录和报告的数据是否一致,结论是否相吻合③记录、报告是否有页码;④报告的附件是否有目录;⑤用词、用语是否标准化⑥记录、报告的格式是否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

2.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2.1重要性评分并建立判断矩阵

对指标权重的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经统计,共收集调查问卷36份,经筛查并进行有效性判定,收集的36份调查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将专家打分的平均值取整后,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一级指标权重

建立一级指标3个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为:

U0=

利用特征值计算器计算出判断矩阵U0的特征向量权重,按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W0=[0.5000,0.2500,0.2500];同时,计算最大特征根γmax=3;通过计算,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0=0;计算出一致性检验系数CR0=0÷0.58=0。根据CR<0.1的判断标准,判断矩阵U0通过一致性检验。

(2)二级指标权重

同样的方法以此对二级指标进行计算,求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分别为:   W1=[0.3146,0.4634,0.0589,0.0728,0.0903]

W2=[0.2793,0.2173,0.0564,0.1576,0.0698,0.0626,0.0564,0.1007]

W3=[0.3482,0.2108,0.1102,0.1102,0.1102,0.1102]

计算出一致性检验系数CR1=0.041÷1.12=0.0366,CR2=0.0180÷1.41=0.0128,CR3=0.0018÷1.24=0.0015,根据CR<0.1的判断标准,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2.2.2 评价权重计算及结果分析

将评价指标综合后得到如下权重结果,见表1。

表1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计算后权重

排序

数据准确性

0.5

是否有可疑的数值(如极大或极小值等异常值)

0.1525

2

是否有超过标准规范规定的数据

0.2287

1

有效位数是否正确

0.0370

9

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特别注意计量单位大小写是否正确)

0.0370

10

数据精控是否正确(通过验算或检查核实)

0.0448

7

信息充分性、完整性、正确性

0.25

依据标准的标识代号是否正确

0.0698

4

所用仪器设备的标识(如设备编号,还应注意压力试验机的量程与试验参数相适应)

0.0543

5

检测部位描述是否充分(如:桩号部位、外观)

0.0141

18

环境条件(标准,规范有要求时,必须记录)

0.0394

8

检测日期,地点

0.0174

16

检测报告标识(如:报告编号、页码唯一性标识)

0.0156

17

应有的图表是否有

0.0141

19

检测结论的描述是否客观、规范、准确、严谨、恰当

0.0252

15

原始记录、报告规范性、记录与报告信息的一致性

0.25

记录和报告是否有可追溯关系

0.0871

3

记录和报告的数据是否一致,结论是否相吻合

0.0527

6

记录、报告是否有页码

0.0276

11

报告的附件是否有目录

0.0276

12

用词、用语是否标准化

0.0276

13

记录、报告的格式是否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

0.0276

14

3评价体系的运用

为了验证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选取了云南省1家综甲试验检测机构作为本次评价对象。该机构共有人员135名,2022年共出具报告287份,包括交(竣)工检测、督查检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检测、养护检测等,报告由检测人员出具并复核、机构技术负责人审核、授权签字人最终审核。考评时,由质监局专家成立考评小组,小组人员为5名,组长由领导担任,组员分别具有资质管理、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管理、检测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考评方式为报告抽查和满意度调查相结合,采用百分量定量评价。即很好100分,较好85分,一般70分,较差60分,很差30分。最终考评分数取平均值,保留整数。

经过2天的考评,该检测机构报告质量评分91.6分,具体得分见表2。根据该公司现有考评办法,自评得分为93.5分,质监局2022年底对该检测机构考评得分为92.4分。此三者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这评价体系是有效的,因新的评价体系在三者得分是最低的,说明新评价体系对报告审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2   考评得分表

二级指标

权重

分数

是否有可疑的数值(如极大或极小值等异常值)

0.1525

100

是否有超过标准规范规定的数据

0.2287

97

有效位数是否正确

0.0370

95

计量单位是否正确(特别注意计量单位大小写是否正确)

0.0370

90

数据精控是否正确(通过验算或检查核实)

0.0448

87

依据标准的标识代号是否正确

0.0698

88

所用仪器设备的标识(如设备编号,还应注意压力试验机的量程与试验参数相适应)

0.0543

85

检测部位描述是否充分(如:桩号部位、外观)

0.0141

81

环境条件(标准,规范有要求时,必须记录)

0.0394

90

检测日期,地点

0.0174

94

检测报告标识(如:报告编号、页码唯一性标识)

0.0156

90

应有的图表是否有

0.0141

79

检测结论的描述是否客观、规范、准确、严谨、恰当

0.0252

87

记录和报告是否有可追溯关系

0.0871

86

记录和报告的数据是否一致,结论是否相吻合

0.0527

87

记录、报告是否有页码

0.0276

88

报告的附件是否有目录

0.0276

100

用词、用语是否标准化

0.0276

78

记录、报告的格式是否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

0.0276

79

4 评价体系对报告审核的启发

(1)是否有可疑的数值(如极大或极小值等异常值)、是否有超过标准规范规定的数据权重最大,说明在报告审核过程中,此两点是重点审核对象。一旦出现此种情况,该报告是超资质、违规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2)记录和报告是否有可追溯关系权重排名第三,说明记录和报告的可追溯性也是重点审核对象,一旦出现有此种情况,报告有存疑的可能。所以在报告审核过程中,应专门安排专业人员对记录和报告的一致性进行全面审核。

(3)依据标准的标识代号是否正确,所用仪器设备的标识(如设备编号,还应注意压力试验机的量程与试验参数相适应)占比第四、第五,权重占比较大。说明在报告审核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所用检测方法和设备是否正确,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设备精度是否满足检测需求。

4 结束语

报告审核作为保证检测报告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严格把控检测报告质量是报告审核的重点。对报告审核进行正确评价是报告质量持续提升的前提,以检测机构为视角,构建报告审核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在报告审核过程中引入重点审核的观念,有利于检测机构在报告审核方面自纠自查,改善报告审核不到位的现状。

[1] 张夏临,冯涛.模糊性综合评价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J].铁道工程学报.2011,(2).DOI:10.3969/j.issn.1006-2106.2011.02.005.

  [2] 黄铁兰.怀邵衡铁路引入衡阳枢纽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1,(2).DOI:10.3969/j.issn.1006-2106.2011.02.003.

  [3] 杨世威.层次分析法在公路勘察设计评标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7).DOI:10.3869/j.1002-4786.2010.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