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中译本及中译本研究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源氏物语》中译本及中译本研究现状分析

王丽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省 212000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杰作。《源氏物语》的中译本已经有很多版本,这些译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也对后续对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研究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源氏物语》的研究已经做了很多,且研究涉及的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针对《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本及译本的研究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整理、分析,通过研究现状分析对中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对未来的中译本研究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对今后对《源氏物语》中译本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源氏物语》、中译本、译本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源氏物语》开启了日本文学的“物哀”时代,并影响了包括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宫崎骏在内的大批的日本作家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其以“真实”为基础的“物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发扬。《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杰作。它语言优美通俗,绵密细致,温柔典雅,情节曲折动人,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瑰宝。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任何一部外国文学作品,要想在异国深入人心,都离不开一个好的译本。《源氏物语》虽然出自与中国有着古老文化渊源的日本,但是原著书中有大量古日语的表达方式,很难读懂。尽管如此,中国的历代研究者,为了让这部作品能够在中国顺利传播,在译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得以让中国读者和研究者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思考和进一步的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源氏物语》的研究已经做了很多,且研究涉及的多个方面。但其中关于中译本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针对《源氏物语》在中国的译介及研究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整理、分析,同时对未来的中译本研究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对今后对《源氏物语》中译本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用的借鉴。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了《源氏物语》的中译本,以及中译本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根据已进行的研究得出结论,分析我国对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2.《源氏物语》中译本及中译本研究现状分析

2.1《源氏物语》中译本介绍

我国迄今为止已出版了二十余种《源氏物语》的汉译本,包括谢六逸先生的节述本、左秀灵的改写本、钱稻孙的选译本以及丰子恺、林文月、姚继中、叶渭渠等人的全译本等。目前,仍有不少学者正致力于《源氏物语》的翻译工作。这些译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使得对《源氏物语》感兴趣的人不仅仅局限于从事日语、日本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学者,让《源氏物语》真正走近了普通大众。因此,中译本的诞生,对于中国国内的源学研究者来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我国第一部《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到目前为止,共有14种全译本出现。

在众多译本当中,林译本和丰译本传播最广,最受广大读者欢迎。其中,林文月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原著的情感进行把握,保留了原著的意境,且语言通俗易懂;而丰子恺的译本仿照了我国明清章回体小说的形式,语言整齐、对仗,贴近中国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丰译本”不仅是国内第一部《源氏物语》的全译本,在所有的《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之中,其印刷数量也是最大的。

2.2国内对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相关研究

由于林译本和丰译本的权威性,中国关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研究,多是基于林译本和丰译本的对比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收集来源,共搜索到了19篇基于林译本和丰译本进行研究的文章。

关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相关研究中,一文是基于语料库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源氏物语》中译本的风格特点,相似与不同之处,为名著重译提供借鉴,占比5%;一文是从计算风格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考察,通过计算风格学的分析方法,对两译本的言语风格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译本在句长分布、词类使用分布、词语使用分布、标点使用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占比5%。10篇文章是基于两个译本考察《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汉译部分,10篇文章都是以《源氏物语》中的一首或是几首或是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和歌翻译对比分析不同译本的翻译风格,总结其翻译特色;二是归纳某一译本的翻译风格优势;三是从某一理论出发探讨译本的翻译策略;四是和歌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系统、全面地研究其汉译问题,占比53%。以及对中译本中的物哀之美、转折句、两岸译事译本、“やすか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译本中的文化误译、丰译参考底本和归化策略应用等,均占比5%。

中国知网中可以查阅到的《源氏物语》相关文献共有723篇,其中关于林译本和丰译本进行研究的文章共有19篇,只占总数的2.6%,数量少的可怜。

从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总体上我国目前关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中虽尽力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不同结论,但对于译本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显然对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研究还未形成这种体系。现有研究大多是以两个译本为基础从某一角度出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形式较为单一;且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内容也较为片面、分散,缺乏较为系统的从各个理论视角对其中内容进行相关介绍的文章。

3.结论

虽然对外国文学进行研究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手资料,但国内的研究者进行研究时或多或少都会参考原著的中译本进行研究,译本的质量影响着后续研究的质量。所以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中译本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多元化文化传播时代,对《源氏物语》这样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应当以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抱着科学的、客观公平的态度进行研究。

由上可见,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很多译介《源氏物语》的学者,但其翻译成果的质量有待加强。且对于《源氏物语》中译本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对中译本的研究形式较为单一,目前还没有形成连续性的、高层次的研究。虽然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呈上升的趋势,但是论文的着眼点太分散,重复现象较多,这不利于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深层次的研究。

今后应当从多角度、多方面出发进行思考。不仅要抓住重点,突出明确的课题方向,通过具象化的、微观化的研究;注重对于各译本本身的研究;还要着重对各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各译本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产出更多更高质量译本,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也能更有效的传播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林琼磊. 基于语料库的《源氏物语》中译本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18.

[2]周以量.中国的《源氏物语》翻译三十年[J].日本研究,2011(03):117-123.DOI:10.16496/j.cnki.rbyj.2011.03.008.

[3](日)紫式部著;丰子恺译.源氏物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12.

[4](日)紫式部著;林文月译.源氏物语 上[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22.05.

[5](日)紫式部著;林文月译.源氏物语 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