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分析

王巧莲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自然资源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现实中,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开发商为了一己之私,占用和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既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又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资源环境问题,所以,对城乡用地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有效地达到减轻土地压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管理

0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土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新增土地的总供应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农田整治指的是在全面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基础上,以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保障粮食连续供应、协调发展城市环境为目标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分区整理是工作重点,它对整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减少人为冲突,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使用。

1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城乡规划的方案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发展实际需求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进行制定,而大部分的城乡规划方案缺乏实用性,无法满足上述因素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现代化城乡规划建设的需要,往往会有改变土地划分的做法。在编制城乡规划计划时,由于缺乏对土地的全面分析和调查,使得所设想的计划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了城乡规划计划的可操作性差。在现实的城乡规划过程中,土地行政机关和城乡规划部门对土地的规划都是各司其职,难以达成统一的标准,使得土地的重要价值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

2 城乡规划管理中资源环境的保护现状

可以说,城乡规划、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两者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何处理和协调好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城乡能否稳定和长期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为了加速经济发展,人们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这样的现实问题把城乡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置于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在城乡规划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平衡的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有力保证。

3 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和资源环境措施

3.1 建立健全土地管理体制

首先,本研究拟以城市用地为切入点,通过对城市用地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用地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动城市用地的优化配置。在此过程中,规划者需要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有机结合,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优化,从而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要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管理,使城镇建设用地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在现实生活中,规划人员要以城市规划和建设目标为依据,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进行具体的优化,从而有效地提升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建设要求的匹配度,这样才可以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将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3.2 土地结构调整

在进行土地配置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核心原则。这就是要保护农民的权益。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于现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使其成为采取新型经营方式的科学基础和先决条件。在具体操作上,要充分发挥农用地的功能,充分发挥农用地的功能,提高农用地的利用率,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要使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要使土地结构调整达到最优,要使土地的价值最大化。在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一种是耕地整理。在实践中,生产空间是一种资源载体,从宏观上看,建设一个与生产空间规模高度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对乡村土地、园林和其他辅助资源的使用。因此,要强化耕地改良效应,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一、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对种植传统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产业。这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次,在劳动力层次上,要根据现实的经济发展能力、科学、技术、文化等因素,对关键生产要素的状态进行判定,以达到最优配置的目的,同时也要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最后,把特色农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导向,把农业的资源整合起来,制订业的发展规划,比如:农田水利工程等。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向有效的集约模式转化,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土地利用活化技术。首先,要按照农户的主观意愿,进行用地计划,保障用地的灵活性,制订合理的执行计划,保障资源的有效使用。第二,要依据真实的居住需要,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对城乡进行统筹发展,达到平衡发展。注重地方特色,运用强制措施对村落环境进行改造,将环保观念融入到乡村发展中,营造文明的乡村。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积极营造乡村生态网络、合理保留原生态地方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用地资源的保护,对用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使用地不仅能够起到空间建设的作用,而且能够体现用地的价值。

3.3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总体而言,规划师在制定具体的用地规划时,必须考虑到一系列的需求。尤其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用地的规划工作,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城市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最初阶段,能够对社会上的意见进行广泛地搜集,对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整合,从而对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进行明确,从而对城市规划进行深度地优化,确保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对城镇建设用地与环保用地进行科学划分,对城镇内部各个功能区的建设用地进行集约化管理,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对用地的需要,从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着眼点,总是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多样化,尽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一切都以“经济”为中心。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的时候,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管理者会在规划时不顾后果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土地资源以及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步、和谐发展,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虽然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但环境保护应该是贯穿到城乡规划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能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分配过程中,需要根据一定的配置原则,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调配,比如,参照整体性、适宜性、持续性、动态性等原则,进行土地资源的调配,并与城乡规划的目标和管理办法相结合,通过技术、行政、生态等协调举措,实现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土地资源的规划,从而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生海.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01):39-41.

[2]谭文迪.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策略[J].低碳世界,2021,11(03):166-167.

[3]侯洪升.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J].环境与发展,2017,29(06):220-221.

[4]李何超.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与土地管理[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S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