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规范玉米种植技术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研究

赵琼昌

宣汉县黄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 达州  636176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也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如何使玉米增产增收?提高种植技术是关键。经过我国农业学家的刻苦研究,我国玉米种植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部分农民盲目自信自身的种植经验,不愿意学习新型的种植技术,为我国玉米种植规范化、科学化造成了阻碍。本文将基于此,罗列一些目前较为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并且给出一些普及策略,希望能够给予玉米种植户和有关部门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玉米增产;技术研究

引言:玉米又称玉蜀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广泛应用于食用、饲用、工业等领域。在近些年来,我国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增加,仅2021年一年,我国玉米产量就高达5451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9,91%,在世界范围内,仅仅次于美国。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玉米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规范种植技术,促进玉米产量,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一)选择优质种子

玉米品种的选择与最终的产量、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土壤气候都各有不同,所适应的品种也迥然不同。农户在进行玉米种植前,应当充分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温度、土壤等),培育适合本地区的优秀品种,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有部分农民受时代因素影响,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如何分辨种子缺少了解。故此,有关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授课,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教授种植户如何辨别玉米种子的优劣,避免选种失误,影响最终的玉米产量[1]

(二)保障播种质量

种植户在正式播种前,应当根据实际种植需求,尽可能地说做好土地的精整工作,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将前茬农作物清除干净,随后,再次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土地的深翻工作,在深翻之后,放在阳光下暴晒,清除隐藏在土壤中的虫卵,为之后的播种作业奠定基础。在土地精耕完毕之后,种植户可以将50%的辛硫磷乳油融入到熟麸皮当中制成毒饵,洒向地表,尽量毒死害虫。同时,同一品种的玉米也有可能良莠不齐,要想保证玉米的产量,种植户应当对种子进行初步筛选,将那些比较低劣的种子挑拣出去,保障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另外,玉米还是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作物,根据权威部门的调查研究,玉米最适宜的温度是25-28度,种植户为了保障玉米产量,应该为玉米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三)进行科学施肥

玉米是否可以增量增产,与其获取的肥料有密切的关系。若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可以采用科学施肥的方式,可以为玉米的正常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确保玉米得以正常增产。广大种植户在进行施肥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本地区玉米种植产业的状况,采取适宜的施肥方式,进而满足玉米生长过程当中,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2]

(四)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一直是农作物的重大威胁,202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9.9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6.9亿亩次,病害发生3.0亿亩次,给农户的经济收益带来重大损失。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包括但不限于:赤霉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黑粉病等,这些病虫害严重威胁了玉米产量、质量。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种植户应当注重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具体手段有以下这几种:(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预防方式,在预防病虫害时,根据该病虫害的特征对症下药,例如说:种植户在应对玉米螟的时候,种植户可以1%甲维盐乳油15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50毫升抑或是5%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兑水喷雾。(2)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法虽然有经济、有效的优势,但化学防治法会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3]。在这种形势下,物理防治法也受到了全国各地种植户的青睐,比较常见的物理防治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性诱剂。性诱剂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利用生物求偶的本能,吸引玉米地里面寻求交配的雄性害虫,使其进入诱捕器当中,从而使玉米地里面雌虫没有交配的机会,不会继续繁殖后代,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①选择性高。在进行化学防治的时候,经常会使益虫受害。而性诱剂就杜绝了这一问题。不同的昆虫其信息素也迥然不容,采用性诱剂杀虫法可以保证益虫不受伤害;②没有抗药性问题。③对生态环境友好,不会像化学农药一样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第二,捕虫灯。大多数害虫具有趋光性,种植户可以在玉米地里大规模设置捕虫灯,让害虫自投罗网。(3)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利用生态链进行治理,对于生态环境污染较小,深受有关部门和种植户的欢迎。例如说,木霉菌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物防治方式。对于玉米茎腐病、玉米根腐病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二、如何普及玉米种植技术

(一)注重对种植户的培训工作

 农业生产自古就有靠天吃饭的弊端,有一部分种植户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相信自身种植经验,不愿意去接触新的种植技术,这种意识为玉米的增收增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派遣专业的培训团队,在种植户中科普新兴种植方式的优势。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团队不应该肤浅化、表面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接地气,通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新兴种植技术的好处。为了让广大种植户踊跃参与培训,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做好宣传工作。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也是社交媒体的世纪,社交媒体早已步入了玉米种植户的生活中,有关部门可以依靠自媒体,那么就可以提升宣传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在当地寻找采用新兴玉米技术的先进典型。其与广大种植户之间的关系十分亲近,所以其事迹更容易引起种植户的共鸣。第二,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培训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贷款优先等)

[4]

(二)建设玉米种植示范田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为了更好地普及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有关部门就可以在当地建立玉米种植示范田。通过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技术增产增量,并定期组织农业人口进行参观,通过这种方式,将该技术的使用成果公之于众。人大多数是追逐利益的,在这些铁一样事实的面前,广大种植户会积极去掌握玉米种植技术。但需要重视的是,人在学习新兴技术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种植户使用新兴种植技术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做好之后的回访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去农村乡镇进行调查研究,询问农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围绕着该问题制定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农民与技术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为以后的种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总而言之,种植技术是否规范,与玉米的产量有密切的关系。有关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向种植户普及新兴的种植技术,使农村玉米种植规范化,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资料:

[1]屈仁燕,邓卫民,黄岗,等. 不同施肥量、施肥方式、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J]. 四川农业科技,2022(4):24-26.

[2]贾国燏,骆洪义,褚屿,等.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22(2):40-47.

[3]付敬锋,罗上轲,程乙,等. 不同覆膜方式及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22,37(4):158-168.

[4]李好海,闵红,韩世平,等. 河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防除杂草情况调查与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22,42(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