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疃煤矿地面L型瓦斯采动抽采分支井钻进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许疃煤矿地面L型瓦斯采动抽采分支井钻进技术研究

张生存1   ,王潇风2   ,王磊3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疃煤矿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为解决煤矿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溢出影响安全生产问题,提出一种地面L型井,替代地面直井抽采采动瓦斯。通过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套管侧钻开窗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地面L型瓦斯抽采井成井技术,提高工作面回采期间采动瓦斯抽采效率。

关键词:地面L型井;井眼轨迹控制;定向钻进;套管侧钻开窗

1引言

煤矿瓦斯治理通常采用井下定向高位钻孔、地面瓦斯采动直井、高抽巷等常规瓦斯抽采技术,但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存在施工空间受限、采掘工序衔接紧张、抽采范围较小、施工周期过长、整体成本较高、抽采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矿井安全和煤与瓦斯突出的矛盾,结合井下高位钻孔及地面直井抽采技术,提出在地面施工L型顶板水平井,但地面L型井会受到钻井施工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许疃煤矿3238工作面地面L型瓦斯抽采井钻进工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种高效解决煤矿区回采期间瓦斯灾害的方式。

2矿区概况

2.1 矿井概况

许疃煤矿位于淮北煤田宿临矿区南部,采用立井分水平开拓,核定生产能力3.0Mt/a。

1.2 煤层概况

许疃煤矿32煤层属于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工作面的煤层厚度1.70~3.80m,平均2.80m,煤层赋存稳定,结构较简单。3238工作面走向长1700m,倾向宽230m,最大原始瓦斯含量7.0m3/t、最大原始瓦斯压力1.4MPa。

3L型井井位布设

将L型井平面设置在预采3238工作面“O”型圈范围内,开孔位置位于3238工作面收作线向外270m处。

因主支着陆段距目标煤层间距过大,为增加水平段井眼轨迹与裂隙带的接触面积,使水平井的生产影响范围最大化,故在三开主支下部布置一个短分支,L型井设计为双分支梯形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主眼、分支眼水平段平面位置均位于3238风巷向下65m,终孔点放在32煤冒落带,主分支均以筛管完井,待3238工作面回采后有利于主孔向采空区排水。地面L型分支井平面布置。

图1 地面L型井井位剖面示意图

4关键技术优化

4.1 井眼轨迹控制

造斜段井眼轨迹设计狗腿度≤6˚/30m,保证着二开套管下入顺畅。将L型井水平段置于32煤层顶板平均厚度3.2m的灰色细砂岩中。主井眼着陆点后前半部分距离32煤顶板以上约30~50m,后半部垂距32煤顶约15~30m,主井眼着陆后下倾,末端进入3238工作面采空区附近冒落带;分支井眼旨在弥补主井眼水平段前部距离32煤顶板较远的缺陷,使其垂距32煤顶板约15~30m。

4.2 井身结构设计

地面L型井采用三开井身结构,一开采用Φ425mm钻头,钻进至基岩面以下40m,下Φ339.7mm表层套管,注水泥浆固井;二开采用Φ311.15mm钻头,钻进至井深806m进入顶板岩层,下Ф244.5mm技术套管,注水泥浆固井;三开采用Φ215.9mm钻头施工主支M,钻进至井深约1836m,下入Ф168.3mm钢筛管洗井;起钻至约646m处下入可回收斜向器,进行套管开窗作业,后采用Φ215.9mm钻头进行L分支施工,钻进至井深约1260m后,下入Ф168.3mm钢筛管,分支洗井完井,起出可回收斜向器,保证主分支畅通。

4.3 侧钻开窗工艺

为补偿主井眼抽采盲区,扩大井眼影响范围,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本项目采用可回收式斜向器,在分支施工完毕后可将斜向器及附件打从座封位置打捞出来,保证分支井眼与主支连通。斜向器采用液压胶塞座封方式,斜面采用弧面并进行超硬化处理。斜向器套管开窗工艺采用两趟钻开窗工艺,即第一趟钻完成座封可回收式斜向器作业,第二趟钻下入铣锥完成磨铣套管开窗及修窗作业。

二开套管Φ244.5mm×8.94mm×J55,开窗作业避过套管接箍并结合地层条件,优选开窗侧钻点为625m,为确保侧钻开窗成功率,使用刮管器着重清理二开套管侧窗点处,后再次采用通径规循环通井,确保斜向器座封处无杂物。开窗作业时,下入斜向器至设计位置,调整工具面并完全座封;后下入铣锥控时钻进,确定开窗成功后,进行修窗作业。

4.4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选择“螺杆马达+MWD”钻具组合进行定向钻进施工。一开轻压吊打,防斜打直,井斜≤2°;二开钻进至井斜60°~70°后稳斜施工大井斜导眼钻穿目的煤层;三开钻井通过随钻测量系统实时监测钻进轨迹参数,做好轨迹预判工作并及时调整,井斜不得≤90°,使井眼轨迹始终保持下倾,确保水平段排水坡度,避免轨迹起伏。

4.5完井技术

本研究L型井一开、二开采用全井固井,三开筛管采用尾管悬挂完井的形式,筛管与二开套管重叠部分长度为50m左右,通过机械丢手功能完成筛管与下入钻具的脱离。

5施工效果分析

该井充分利用煤层卸压增透效应,比常规直井瓦斯采动井抽采效果好,抽采瓦斯浓度最高可达60%,纯量最高达4m3/min。采煤工作面推过地面井50m后,地面井抽采瓦斯量约为5760 m

3/ d,抽采瓦斯浓度约为50%,上隅角及采空区内瓦斯保持再在0.4 %以下,保障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6结论

(1)针对许疃矿区地层条件,通过井位层位优化选择、井身结构设计、套管侧钻开窗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筛管悬挂完井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优化,形成地面L型瓦斯抽采分支井高效钻进技术,为解决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及解决方案。

(2)通过地面L型瓦斯采动井高效成井技术,充分利用煤层采动卸压作用,使用负压抽采工艺,使井筒抽采周期覆盖工作面回采全过程,覆盖面积大,显著降低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及瓦斯浓度。该技术有效缓解瓦斯制约安全回采的矛盾,更易于在淮北矿区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东玲,孙海涛.煤矿采动区地面井瓦斯抽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42(6):49-52,39.

[2] 张军,孙东玲,黄旭超,等.地面钻井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技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1):1-5.

[3] 钱鸣高,许家林.覆岩采动裂隙分布的“O”形圈特征研究[J].煤炭学报,1998,23(5):466-469.

[4] 李日富.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顶板水平定向井抽采技术及试验[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44(2):12-15.

[5] 刘文鹏,王波,于长华.侧钻开窗难点分析与解决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21,9:77-78,85.

[6] 付军辉,林府进,孙海涛,等.采动区地面煤层气开发悬挂生产套管的研究及实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