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翼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飞机机翼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刘驰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装检验站  陕西省西安市710089

摘要:飞机装配是将各零件或组合件按产品技术要求相互准确定位,并用规定的连接方式装配成部件或产品的过程,是形成飞机质量特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手工操作为主、群体作业以及自动化水平低的特点。对此,本文主要围绕飞机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飞机部件;机翼装配;质量控制;管理

引言

飞机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要想保证飞机整体的安全性就需要重视飞机在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其管控的严格性充分决定了飞机在装配前阶段、装配中、装配后多个环节数据整理的准确性。飞机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置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收藏起落架。在飞机机翼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飞机机翼与机身之间各零部件安装连接尺寸和公差范围。然而由于飞机型号尺寸众多,不但有支线小型客机,还有大型宽体客机。由于飞机的机翼体积和高度差别较大,在对机翼进行转移和装配时,容易因操作不当,使飞机机翼结构受损,导致飞机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对飞机机翼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极为重要。

一、机翼装配技术

飞机翼安装需要结合机翼的安装标准和安装效率,而安装技术的提出和设计准备极为重要,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提出飞机翼的各种结构的布置方式,同时提出技术水平,在通常情况下采用恐手龙、蒙皮等对飞机翼的布置。飞机机翼的蒙皮上一般都安装有桁,但是因为在飞机制造中的体型庞大、费用又比较昂贵,所以在安装中要避免因为安装了工艺孔而对蒙皮的质量产生损害,或者出现了一些废品,所以在安装工程中对制孔品质做好的保护,是必须做好必要工作的。而因为在飞机的机翼上有油箱的现象产生,这就要求在组装时对于机翼的密封性进行维护,以防止出现泄漏的现象,又或者有其他东西进到了机翼里面,所以在组装中应采用接缝密封剂和缝外密封剂对机翼进行封闭。

二、飞机部件装配质量控制的现状

(一)操作者缺少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一般由于作业人员较侧重于产品作业,对自己作业产品质量的主观管理也较缺乏,认为由质量检验员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好坏等,因此对自己的责任意识严重不足,这也会导致操作员极易对质量检验员产生依靠心理,认识上存在错误认识,相信有人对产品进行把关,从而松懈了对操作过程中的品质管理。另外,部分作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对没有检验或者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商品仍旧提交给下一个岗位的作业人员。

(二)生产组织精益性受专检工序影响

工艺标准中关于检验控制点的设定较多,不能突出管理要点,这样将给质量带来很大问题。就以某些机器举例,由于其检查项目只有全部程序的百分之二十五,而且检查者所检验的所有东西都曾经被操作者检查过,从而导致了检查者的操作是一种重复性劳动,这无疑是一种对时间和人力资源上的浪费。同时,由于测试人员数量相对较小,因此每个产品都可以配备一至二个测试人员,而操作人员的数量和检查项目又相对众多,造成了产品现场往往会发生多个作业人员在同时对提交同一产品的检测员进行正常检验的现象,这不但会给整个产品周期的正常生产节奏带来干扰,而且更容易造成产品的生产缺乏精益化。基于这种现象,就会出现部分操作人员为追赶工期而选择超越工序,没有接受检验的情况下就进行后续工序的操作,大大加剧了产品的质量风险。

(三)产品检验、操作过程相分离

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是一个全面检查产品状况的工作人员,最了解产品自身的品质状况。而后续专门的检测部门只能够进行检验操作者装配品,工作内容相当繁琐,不能进行彻底检验,仅仅只复核产品的重要的品质因素,导致出现漏检或者错误判断的情况相当严重。

三、飞机机翼部件装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一)对装配工作的实施与过程进行监控

在装配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加强现场巡查能力,通过控制图监督产品质量和授权检查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展示产品质量问题、典型现象,同时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以找出对工艺品质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加以管控。科学、合理地制定了自主管理问题采集表,对试点中的问题、意见加以采集,并细化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地评估操作员、检测人员能力和质量自主管理试点作用,开发事故记录查询系统,将事故的出现途径分成四种,即人员自查、授权检测、检验专检和顾客代表检查,定期统计分析事故特点,查找事故自主能力较差的操作者,开展专门教育;利用合理化咨询系统,按照PDCA循环过程控制标准,不断完善,寻求管理控制、社会认可的控制方案。

(二)提高装配的精准度

对于飞机机翼结构而言,装配准确度主要包括气动外形准确度、内部结构件位置准确度以及结构件间配合准确度。以骨架外形为基准对机翼部件进行装配时,产品装配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骨架装配的准确度。首先,在装配型架内定位零组件的过程中,梁和肋等重要骨架必须反复调试,保证精确定位,必要时需要借助精密的测量定位仪器。其次,需要大量使用专用工具、样板和钻模,提高配合精度,控制装配过程的精度。不管是定位还是制孔,都有专用工装工具来保证精度减少人为错误,使误差降到最低。目前国内飞机装配所使用的专用工装工具在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效率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再次,可采用合理的应用设计补偿和工艺补偿来提高装配准确度。在设计上可采用垫片补偿、间隙补偿、连接件补偿等方法。工艺上可采用相互修配以及精加工等补偿方法。对于装配准确度检查的落脚点应放在装配定位是否准确,翼面外形是否与相关设计要求相符。

(三)加强机翼与机身之间的衔接

在机翼和机身部位进行连接的过程中,连接孔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对于这些孔来说,有时还需要进行冷扩。这种小孔的制作过程,往往需要进行总体组装型架,这样安装相对也会十分复杂。有些小孔的下架完成以后,因为尚不能满足需要进行生产,所以还需另设机械装置。一般确定基础的使用效果如何,往往都要左右工装的具体类型。比方说如果基础是外形的,可采用外形卡片等作为基础工具。在孔处理的工艺中,可优先选择比较先进的方法,如此可以充分保证钻孔的效果较为好。要正确确定入给速率,也需要结合实际路况开展相应的测试,因为不管是车速过快还是太慢,都会出现孔超差的现象。另外为避免机翼结构发生扭曲,务必要确保零部件质量良好,如在定位长度、外形尺寸等方面,尤其要保证相对准确。在实际完成装配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进行强迫安装。

(四)加强对装配孔位的检测

当前数字化的装配流程中,在孔的测量领域,采用数字仪器进行,准确性较好。进行孔位检验的主要方法目前使用的装配孔位检验技术,首先采用了带两个标准孔的检验设备,这一技术使用了激光扫描仪,从包括三维点云孔的所有特征点提取的最小孔位。

结束语

管理人员要深入分析飞机装配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通过过程中的关键点,总结制造前、装配过程中、制造后的控制要素,并通过这些关键要素分析整个飞机装配过程控制要点,可以通过BOM为核心,配合AO质量管理,实现对整个过程的管控,做到飞机装配过程中高效的管控手段,实现信息化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严厉.基于飞机部件装配技术的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7):53-54+58.

[2]王宏锋,万蕾.基于虚拟现实(VR)的飞机部件装配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7(21):39-4.

[3]赵建国,郭洪杰.飞机装配质量数字化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6(2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