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

何,为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水利局 河南 信阳 465400

摘要: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若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的同时,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故而,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对村民的安全进行维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本文对农村饮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以期提升饮水安全性。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设计

引言

当前,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乡村经济发展愈加快速,使得村民愈加注重自身健康,对饮水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国应注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向其中倾斜更多资源,对畜牧业等进行监督与管理,提升村民的节水与水资源保护意识,降低各项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力度,提升供水管道设计水平,提高管道连接紧密性,为水资源的饮用提供支持。

一、农村饮水的不足之处

(一)安全问题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对饮水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未对饮用水进行检测与控制,水质等级等难以满足相应饮用水标准,水体中含有相对较多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含量超出相应标准,若村民长期饮用此类水,会危及其生命健康,使其产生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部分农村饮用水所涉及的氟、氯等元素超出相应标准,使得村民出现地方病,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部分地区在自身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相对较高,未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并将其直接排放到水资源中,加之相应企业引进的水体净化技术先进性不足,饮用水净化处理水平未达到相应标准,饮用水水质出现一定问题。部分地区在建设饮用水工程时,降低饮用水源头与河流等进行对接,若河流出现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会降低村民饮水安全性[1]。部分地区受自身地质条件等的影响,所具备的水资源相对较少,会在固定供水时间开展存储工作,但村民未对储存环境等进行控制,使得水体品质有所下降。

(二)地表饮用水污染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为加快其发展速率,部分地区会对当地所具备的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然而,部分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过度开发现象,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对不高,未注重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建设,未注重对先进水处理技术的引进,未对水资源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使得当地产生较为严重水资源污染问题,对水资源的饮用造成不良影响。

(三)工业活动污染

当前,在城市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部涵盖的重工企业逐渐向外部转移,甚至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农村地区,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农村经济加以带动,但受监管力度的影响,部分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未达到相应标准,对农村水资源造成污染,危及饮用水安全。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未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生产管理力度不足,未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得污水渗透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资源,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不良影响[2]

(四)管道设计问题

我国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性,从数年前就开始自来水工程改造作业,随着时间的流逝,管道出现老化较为严重等现象,对自来水造成一定污染,制约水质的提升。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受限于自身发展水平,未注重对自来水管道工程的维护,未及时解决工程运行的安全隐患,提升漏水问题发生概率。部分地区未注重管道清理工作的进行,管道内部出现淤堵问题,不利于供水作业的有序进行。另外,在自来水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当时施工理念的制约,加之施工技术的限制,使得管道设计出现一定问题,管道材料相对单一,如钢与铁等,防腐保护措施的先进性不足,减少管道使用年限,提升水资源污染力度。除此之外,部分地区会联网的模式开展供水作业,若某一管道衔接出现问题,供水水压会出现一定变化,水流大小有所差异,导致饮水安全问题的发生,为村民带来较差的饮用水体验。

二、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的对策

(一)选取适宜的供水源头

在农村地区,为提升饮水工程规划设计水平,应对当地的水质条件等进行分析,结合相应的环境特征与水源状况,选取适宜的供水源头,提升饮水安全性,使得供水愈加稳定[3]。首先,设计人员应注重水源排查工作的开展,以相应饮水安全标准为依凭,结合供水系统设计要求,考量工程造价成本,遵循性价比原则,对水源位置进行确认,为饮水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源头支持。其次,若将源头设置于地表,应对满足相应标准的河段进行考察,并开展检测工作,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水质相对较高,供水相对稳定的河段。与此同时,若河段附近区域存在重工企业,应在企业上游处进行供水源头的设置,以免工业废水排放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最后,若遇到湖泊与水库等,其水体流动性相对缓慢,应对其中包含的水藻等进行检测,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与成分等进行分析,并开展杂质清理工作,提升水质与饮用水要求的符合程度,推动饮水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安全保护机制的建立

相关人员在选好适宜的供水源头后,应注重相应保护机制的建立,保证保护措施的全面性,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引进新的设备与技术,搭建水质安全保障系统,对供水工程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异常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对设备与系统等运行安全隐患进行探寻,为相应处理策略的制定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应对水源区域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的保护区域,并设置相应的标语与围栏等,以免农业等活动对水体造成污染。另外,应提升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程度,赋予群众监督与反馈权利,加大相应制度的执行力度,提升工程运行稳定性。

(三)提升供水线路规划设计水平

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为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对村民的饮用水需求加以满足,应在管道规划布置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输水管道与供水管道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性的提升。首先,设计人员应注重勘查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地质条件与环境特征等,提升工程规划设计细致性,为相应施工作业的开展做好铺垫[4]。其次,应对供水线路进行分析,最大限度缩短线路行进距离,对住宅房屋与耕田等加以规避,降低管道急转弯或急坡等现象的发生概率,提升供水系统运行稳定性。最后,应深化对地区特有地形的了解,灵活运用地形的起伏特征,借助水流自身重力,实现相应的供水目标,降低供水设备运行所需耗费的能源量。除此之外,在农村地区,若供水系统运行呈现一定的单线性特征,应考量住户与水源的距离,并对供水系统内部水量容器加以优化,如设计相应的进气阀与排气阀等,对供水距离限制加以打破,提升供水质量。

结束语

安全饮水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为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对村民的身体健康进行维护,企业应在安全饮水工程中投入更多精力,明确农村饮水安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规划设计方案,选取适宜的供水源头,提升供水线路规划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性,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庆光. 关于固镇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54-55+72.

[2]曾晓勇.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分析[J]. 农家参谋,2019,(03):25.

[3]李勇.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50+52.

[4]张宏. 辽北丘陵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中关键问题及对策探讨[J]. 地下水,2018,40(05):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