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创新

王玲 ,翟云山

(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571132)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入手,以优化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阐述了“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体系、推行办法,实施措施、管理方法、取得成效情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中职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要求。

关键词:旺工渐学 交替顶岗 培养模式 实习实践

旅游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作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旅游人才是确保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海南作为具有独特气候环境优势的旅游大省,旅游淡旺季明显,导致旅游行业存在人才“潮汐”现象,人员流动性大且易出现用工荒。同时,旅游业软件实力与硬件水平不匹配,极大地制约着海南向旅游强省迈进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问题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我省创造性地推出“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项目,即“旺季工作、淡季学习、工学交替”,在旅游旺季时输送人才、淡季时储蓄人才,建立以员工自学为主、高校辅导为辅、工学结合及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培训新机制,着力打造特色化、规模化的旅游业基础人才提升工程。

1.何为“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9年开始海南省启动“旺工淡学”项目以来,成果显著,培养了一大批旅游业人才,所谓“旺工淡学”,就是组织旅游业从业人员旺季工作淡季学习,工学交替,解决旅游业存在的人员流动性大且易出现用工,“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源自于“旺工淡学”项目。旺工就是在旅游旺季,用人紧张时期出来工作“渐学”主要是灵活调整,例:每年6-7月份是各学校实习生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而此时海南旅游业正处于淡季,就业岗位很少。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虽然学校通过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依然得不到满足,外部不足,调整内部结构,利用好发展好校企合作办学政策,开启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

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学生实习期。在中职学校中,开设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切实掌握星级饭店服务技能和职业服务素养。因此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灵活调整学生的实习时间,采取1.5+1+0.5模式,学生在校1.5年之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旅游旺季,用工紧张时期,到各岗位去实习,到次年的旅游旺季结束,返校再继续完成学业。这样的模式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认识专业、现学现用,提高技能;再者,最后一学期,也就是剩余的0.5学年学生返校后可以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同时方便学生办理毕业手续;为学生搭建升学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升学讲座,升学指导,努力学习继续提升学历,促进学生升学就业两不误。

2.如何推行“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以海南岛为例,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份为旅游旺季,各大酒店企业用工非常紧张,因缺少员工而影响服务质量,同时与校企合作企业协商之后,我校为更好地推行“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时间进行了微调,以期更好地服务企业,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2.1“旺工渐学,交替顶岗”时间安排

根据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施2+1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理论和模拟实操2年,最后一年外出实习。现在依据市场需求,专业发展,助力学生快速成长,对原有教学计划采取微调,实行1.5+1+0.5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第一学期以公共理论课为主,第二学期以专业理论课为主,第三学期以实操课为主,第四学期到企业跟岗实习,第五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成为一位熟练的员工,第六学期返校,上交实习报告,评奖评优,总结学习,查漏补缺,加化练习,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更加优秀,参加升学指导,有充足的时间复习,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继续提升自己,取得更高学历。

2.2“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管理办法

“三线一主体贯通全过程,”第一条线学校层面,为保障学生权益,由校就业办牵头联系企业实地考察企业,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合作关系,系部主任做好宣传发动,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对接人事部面试,签订录用协议,班主任负责线上监督督促学生好好实习,同时与家长建立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处理突发事件,实习指导老师跟随学生到实习企业,定期巡查各实习岗位,关注学生状态;第二条线企业方面,根据面试和学生在校表现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由人事经理主持,各部门经理主管、领班督促,选择酒店业务精通,技术熟练的员工进行拜师,由师傅做岗位指导,确保学生能实实在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第三条线成立实习家委会获得家长支持,家委会定期选举家长组成小组到岗位去看望学生,时常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学生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安慰学生情绪;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充分了解人才培养模式,理解学校的育人模式,积极参与“旺工渐学,交替顶岗”教学模式,服从企业管理,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企业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苦在当下,赢在未来,坚定信念,牢牢把握住实习机会,使自己快速成长。学生在确定参加“旺工渐学,交替顶岗” 时领取实习手册,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由企业每月查收一次,做出评价意见,实习指导老师检查补充给予肯定;最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作出评价,实习是否合格,准予通过等。通过三线一主体的管理办法,确保“旺工渐学,交替顶岗”有效开展。

2.3“旺工渐学,交替顶岗”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旺工渐学,交替顶岗”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职业角色,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专业建设更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实操能力,但是在施行过程中也会引发一些问题。

首先,在原有模式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实习环节引发家长和学生的不理解,质疑该教学模式,反对学生提前出去,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个别学生拒绝提前实习,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从而引起社会对学校的不满。

其次,实习生在遇到工作强度大或不公平待遇后会表现出抵触情绪。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岗位认识不到,企业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有效沟通,使学生新鲜感消失后,没有归属感,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影响实习工作,给“旺工渐学,交替顶岗”教学模式,带来负面影响。

再次,家长对学生不在校还要收取学费的情况质疑,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催缴学费的难度和推行“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的阻力会更大,家长认为学生不在校,就不用再交学费,会有部分学生,第四第五学期未及时缴费,影响毕业手续的办理。

2.4“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遇到问题对策

首先,新生入学时,召开线上线下不同形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会,争取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任学生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前做好准备。另外,在第一学期邀请企业来学校宣讲,介绍各酒店的实际情况,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了解岗位情况,知晓行业动态。

其次,派遣实习指导老师到企业陪伴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企业要允许学生选择到不同的岗位去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企业要做好人文关怀想办法留住学生,经常举办一些有益活动,如:“海边烧烤”开“生日派对”,节日聚餐等,加强人文关怀,增加学生安全感,提升学生归属感。

再次,对个别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同学,可以更换到其他企业或者暂且请假休息,通过家长安慰,老师疏导,重新再安排岗位,对不了解政策,不按时交学费的学生和家长,班主任要讲明政策,说明道理,各学校的性质不一样,缴费标准也有差异,减免住宿费、教材费后学费是需要正常缴的。

  1. “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成效

“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大地发挥了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了学生的职业精神,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生存的生活能力,同时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专业创新型发展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企业临时性用工需求,满足了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专业建设、学生发展、企业经营三方共赢的改革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地修正和完善。

经过实验,参加“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返校后表现更加优秀,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实习,成长了许多,在工作中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学会了独立生存,学生管理自己,部分学生利用自己的工资交学费,懂得了感恩,了解了社会的现实后懂得了父母的不易。有些决定要好好复习,争取升学,考取心仪的学校,选择喜欢的专业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些同学准备就业,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希望进入更好的企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些同学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学习,请教老师,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以后就业夯实基础。通过实验、返校调查、家长反馈、企业评价“旺工渐学,交替顶岗”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李灵君,赵永会. 基于"校三企二"模式下中职职业教育管理——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 No.208(03):21-21.

[2]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3]刘宝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0):217-218.

[4]徐杰,王敬.产教融合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量有效性及其提升措施[J].成人教育,2020,(5):69-7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自由贸易港背景下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QZJ20200656)研究成果

作家简介:王玲(1985—)女,山东人,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海南大学硕士毕业,讲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并兼职班主任工作,发表旅游相关学术论文2篇,其他1篇,参与高校校级课题一项;

翟云山(1993—),男,甘肃武威人,讲师,从事饭店管理专业教学、学生管理、中职语文教育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