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了解医用类口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带你一起了解医用类口罩

康小丽

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安岳  64235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必备装备就是“口罩”,根据我国口罩的国家标准,将其分为三类:医用防护类口罩、劳动保护/职业防护类口罩和日常防护类口罩。医用类口罩在细菌过滤中均有较高要求,所以在疫情期间该类口罩尤其受宠,但医用类口罩也分很多种,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吗?接下来带你一起了解他们。

常见的医用口罩包括医用纱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医用纱布口罩佩戴时因口罩厚重、闷热、结构与人面部的密合性差、细菌过滤效率没有明确要求等特点,实际使用较少,后面将不再对该产品进行描述。

一、技术性能

(一)标准。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需达到的标准分别为YY/T 0969-2013、YY0469-2011、GB 19803-2010],购买口罩时,在外包装可以查到相应标准信息。

(二)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在规定条件下,口罩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滤除的百分数。医用类口罩在细菌过滤效率及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上有特别的要求。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均≥95%,同时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对其他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要求≥30%;医用防护口罩对非油性颗粒(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过滤效率有较高要求,根据医用防护口罩的不同级别,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其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同,详见下表,口罩的外包装会有说明。

过滤效率等级

等级

过滤效率%

1级

≥95

2级

≥99

3级

≥99.97

(三)合成血液穿透。医疗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遇到血液、体液等的飞溅,因此医用类口罩还具有一定抗击流体阻力的能力。在口罩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厂家会以合成血液(由红色染料、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和蒸馏水组成的混合物,其表面张力和粘度可以代表血液和其他体液,并具有与血液相似的颜色)进行穿透实验,如果将2mL合成血液以一定压力喷向口罩时,口罩内侧不会出现渗透,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抗击的阻力为120mmHg,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抗击的阻力为80mmHg,一次性医用口罩对此无要求。疫情初期,全国医用防护物资短缺,在紧急下非医用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医用防护口罩,可用于无喷溅情况,或者在其口罩外面戴一个外科口罩,以弥补其不能防喷溅的缺陷。

(四)表面抗湿性。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外表面的抗湿性能达到GB/T 4745-1997中的3级规定(即口罩表面沾水后,受淋表面仅有不连接的小面积湿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虽然对抗湿性不再有指标要求,但在制造工艺上有其特殊性,它在结构上共分为三层,内层为吸水层(一般为防粘无纺布,主要作用为吸湿气),中层为过滤层(一般为经过处理的熔喷布,主要作用为阻隔小颗粒,静电吸附病毒等,是医用外科口罩的“心脏”),外层为防水层(一般为防粘无纺布,主要作用为阻隔飞沫等)。

(五)气流阻力与压力差。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具有良好的密合性能(口罩的总适合因素不低于100),为不影响佩戴者的气流交换,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口罩的吸气阻力不会超过35mmH2O。压力差主要针对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其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不大于49Pa。

(六)其他:一次性医用类口罩均有鼻夹,并可调节。口罩带具有足够的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的断裂强力不小于10N,部分口罩带设计有调节扣。医用类口罩的包装上如果标注有“无菌”字样,则表示口罩已经过环氧乙烷灭菌,且环氧乙烷的残留量不超过10μg/g,即使没有标注无菌,其口罩也不会检出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等致病菌。医用类口罩对皮肤的刺激性影响也有一定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材料原发性刺激记分不超过1,另外两种不大于0.4。为提高安全系数,医用防护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所用的材料均具有阻燃性能,续燃时间不超过5s。

二、科学选择

(一)普通公众

1.户外、公园:建议随时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无需佩戴。

2.交通工具:骑车、自驾车时无需佩戴,乘坐公交、地铁、火车、轮船、飞机等时建议佩戴医用类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2019)。

3.公共场所:超市、展馆、餐厅等在通风良好时无需佩戴,在剧场、网吧等通风不良的场所建议佩戴医用类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根据接触的对象、环境、执行的操作等选择不同的医用类口罩。一般接触人员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全程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接触空气传播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注意事项

(一)在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普通公众应根据自己要阻隔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口罩。医用类口罩从阻挡微生物角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戴口罩是为了防粉尘、烟尘、烟雾等,可以选择颗粒物防护口罩,但如果你患有呼吸道疾病,请不要佩戴有呼气阀的该类口罩,以保护周围人群;如果你戴口罩是为了阻挡农药、甲醛等化学物质,可以选择活性炭口罩。

(二)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且出现呼吸困难、皮肤敏感、佩戴后头晕者建议不要佩戴口罩。

(三)购买口罩时,不管是医用类还是非医用类口罩,均需认真阅读并理解与实践产品说明。

(四)规范佩戴。佩戴时应注意口罩的密合性,要将口、鼻、下颌完全包住;佩戴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正反面,如果正反面弄错,口鼻呼出的气体不能被有效吸收,口罩容易潮湿,就失去了保护作用。

(五)及时更换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一般能持续6-8小时,高暴露风险人群使用应不超过6小时;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限一般为4小时;当口罩出现破损、潮湿时应及时更换。口罩在中途不使用时,可以向内面叠好放在清洁的包装物内,在高暴露风险区域佩戴后,离开前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