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吴立志 

  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能源的开发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给我国经济转型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给经济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近几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政策的相继推进及生态建设的相关要求,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成为了我国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风电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风电发展的态势及面临的问题,并研究和探索出了有效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风电发展助力。

关键词:风电;发展态势;对策建议

前言:风电产业的发展作用于我国的电力行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倡导生态建设、节能减排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出路。但目前,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协同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难题,使风电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

   在2005年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更是在风机的总装机容量、风电设备的生产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我国风电产业抓住机遇,在保证风电安全稳定供应的情况下,超额完成了指标。如果继续按照这种速度发展,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二风电产业大国。并且当前的发展形势对风电产业较为良好,不仅仅是我国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逐渐推进,更是由于我国用电量巨大的情况下,要想实现环保的目的,风力发电是最好的选择。就我国当前的用电状况来说,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良好。但要想保证风能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特别是辅助型服务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像技术标准体系、资源评价体系以及产品标准体系等的建立和完善。务必要在保证风电质量的情况下,实现可再生资源的目标和节能环保的任务。

二、我国风电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产能结构性过剩

风电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来是我国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因其可观的利润、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入行门槛低,导致多种形式的企业都加入了风电产业的行列,渴望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当前我国风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大部分的整机厂家不具备独立研发和设计的能力,多采用组装销售的方式。

(二)风电设备企业的产能与市场消耗不成正比

我国风电设备企业的产能巨大 但市场消耗量却极其有限。近些年来,风电设备产业的数量不断增加,短短几年从个位数增加到三位数,导致了电设备在工业上远超于市场需求,导致多余的设备在市场上没有最佳消耗的渠道。更值得引起注意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使得设备过剩的情况逐渐严重,但由于其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能始终达不到供应要求,因此,不属于产能过剩的范畴。

(三)风电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电网模式的制约

现阶段,我国的风电并网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就以2008年的风电机组完成状况来看,其与实际并入电网中的风电装机容量相差较大。这就是风电并网技术不成熟的主要表现,使得风电不具有稳定性和控制性,不能使具体的风力资源保持强弱的稳定,电源控制不过关,由于规模太小可能会引起电能质量和电压的问题。同时,当前国内缺乏风电技术的检测和认证标准及体系,不能规范我国风电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市场上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兴起很多都存在跟风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缺乏科学的指导,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关。电网规划落后于电站建设,没有发挥其先导性作用,使得之后容易出现调峰、并网等不良状况,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我国风电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政府的管控力度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建立健全技术认证体系,不管是哪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驱动和支撑作用。因此,要想实现风电企业的持续长效发展,一定要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其提供技术参考标准并对其进行检测,从根本上使风电质量得以保障。这也减少了在市场恶性竞争中,由于同行同质性产品太多,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并降低成本而造成的设备生产质量不受重视的问题。而要想彻底的贯彻落实技术标准,就要适应市场生产力的发展,当市场发展上升的特定高度的时候,将技术标准作为一项强制性的要求来对风电企业的发展进行规范,使风电质量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风电市场得以稳定和规范,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二,为了保证风电企业研发和发展过程中的理性操作和合理化运行,让企业在面对突发状况或出现方向性的决策失误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提醒和指正,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可以有效的防止风电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投入等问题,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风电企业陷入市场的恶性竞争中。第三,政府要积极的调整风电企业的风电项目和电网规划。风电企业风电项目的发展需要电网规划的整体架构作用。电网中所包含的电源规划、建设布局及风电机组的并网建设都是需要通过具体的规划和操作来实现,需要引起重视。具体表现为,其要求在保证电网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并网的操作。同时,要使得各区域风电都能得以充分利用无剩余。第四,还要适当的调整电价机制。影响我国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国相应的电力定价总是落后于风电的发展速度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进行同步。对电价机制进行改革,可以使得风电朝着长期稳定发展的方向前进,达到可再生资源的目标,极大的避免了能源受限情况的出现。

(二)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残酷的市场机制中,往往以优胜劣汰作为默认的选拔机制,留下来的产业更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采用这种机制,可以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使其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风电制造产业更多的是在政府强制要求下,多采用我国本土的设备组件来完成风电项目。尽管这种方式,提高了我国国有资本在风电市场的占有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外资本的市场占比,但这对国外资本在我国市场中的地位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而这一举措的突出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电力企业自身的产业优势,使其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促进风电基地的规模化发展,实现多样化的风电开发

首先,要加大我国电网的建设力度。尽管近年来我国电网企业在风电电量全额收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贯彻力度和持久度还有待考量,距离实现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得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要是装机的容量和电量在法律上得到认可和规范,尽可能的使发电总量可控化,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其二,要制定并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使全额收购情况下成本增加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使更多的风电量能够被电网所积极的吸收,为以后风电伤亡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灵感。其次,就是要发掘多样化的分店开发方式。目前,我国应用广泛的三种风电开发和利用方式分别是:离网型风电、并网型风电及非并网型的风电。但对这三种风电开发和利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当地的电网建设情况,针对电网建设相对不完善的地区来说,非并网型的风电是最为推荐的选择,利用它可以扫清风电企业发展的部分障碍,使风电处理方式更加快速便捷,甚至可以有效的实现风电的就地利用和消化。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来选择最佳的风电开发方式,综合的考虑多种风电开发方式的优点,并将其结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潜能较大,且现阶段的发展速度较快,对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并积极迎接挑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现产业自身的不足,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协调多方力量,对产业进行调整和升级,促进风电产业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施鹏飞,高虎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2]刘羊肠,张辛欣.我国风能资源详查取得新进展[J] .中国能源报,2010-01-11.

[3]白建华辛颂旭,贾德香,程路.中国风电开发消纳及输送相关重大问题研究[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