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设计的互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设计的互动性研究

闻明豪

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随着公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广泛的公众参与、开放、民主和自由,在交流和分享的基础上,面向公众并为公众服务。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第一种具有吸引力和吸引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形状、材料、体积和三维视角。它在公共空间发挥着视觉和象征性的作用,是人类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交流和融合的手段。公共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和沟通、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是公共艺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反映了当地环境的文化特点,也是环境经验的表现。它所传达的艺术信息和文化意义可以激发公众对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艺术与公众和环境的积极互动。公共艺术互动的研究以城市雕塑的分析与探讨为基础。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设计;互动性研究

前言

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强调艺术的公共性质,即存在于公众能够参与的地方的艺术。它由不同的形式组成,也许是雕塑或许表演。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大型纪念雕塑往往被视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定位变得越来越清晰,强调与公众的平等和参与。城市雕塑也是如此。城市雕塑越来越注重城市文化的连续性、公众参与和与环境和谐相处。雕塑也改变了它严肃的外表,变得平易近人。

1城市雕塑设计的互动性研究意义

现如今人们可以看到雕塑、壁画、干部、水体、艺术品等在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或社区,新设计,美观实用。古老、优雅和神圣的艺术开始面向大众,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标志着艺术和生命价值观念、艺术和大众、艺术和城市的新方向和融合。以前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交流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艺术的作用从单纯的艺术欣赏转向寻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城市生活由于各种形式的公共艺术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独特。近年来,随着全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辩论愈演愈烈。现代城市不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是满足人们心理、生理和行为需要并寻求舒适和人道的空间。以深层文化内涵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城市文化也逐渐成为城市外来统治的核心要素。公共艺术的功能属性与公众和公共环境密切相关。如何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加强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和公共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如何真正体现公共艺术的审美和社会价值,以及如何使公共艺术更开放、更自由地进入普通公民的生活,是当今公共艺术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

2大众与城市雕塑互动的因素

(1)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雕塑进入了公众生活空间。美化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缓解生活压力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天生的。城市雕塑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端产物,必须站在创造的前沿,从而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审美水平。此外,雕塑家在创作雕塑时,必须考虑到其公共属性和文化价值,并适应大众的审美。(3)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文化生活和审美能力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利用开放空间展示人类艺术。以前很少接触雕塑的普通人逐渐成为艺术和文化的消费者,另一个因素是城市生活太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4)面对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雕塑已深深融入公共环境并建造大量公共环境,如街道和社区更接近艺术,不再需要进入博物馆直接接触雕塑,在通常居住的公共空间感受艺术。艺术的普及和分享成为城市雕塑与公众关系的新方向。在这样受欢迎的背景下,参与式城市雕塑艺术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市民的精神需求出发,将城市雕塑艺术转变为渗透生活各个方面的情感交际语言。

3城市雕塑与大众互动性的研究分析

3.1雕塑设计理念“以人为本"

(1)雕塑的设计考虑到环境和公众活动。从可持续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雕塑在与环境相关时必须适当考虑到每个环境的特点。必须特别注意将雕塑融入环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充分考虑到主题、材料、形式、内容、风格、颜色、位置等,从原始环境中的雕塑。(2)参与可改善与公众的沟通,确保雕塑采用新的形式和和谐的颜色。雕塑本身的艺术美可以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协调环境。(3)雕塑应选择合适的主题,表达特定的审美兴趣,并能引起公众的联想、思考、知觉甚至情感共鸣。这些情感活动可以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指导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在公共空间设计更加有趣的雕塑,加强作品与生活的互动,丰富民间文化生活中的生活压力。(5)设计要全方位考虑,为公众服务。以人为本的方法是城市雕塑设计的动力。

3.2城市雕塑的环境保护意识

(1)城市雕塑应是内部主题与外部形式之间的完美结合,并智能地融入环境。(2)城市雕塑必须兼顾环境的历史和现代与建筑和环境空间的主题。(3)城市雕塑的颜色由其背景决定。雕塑的颜色由环境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决定。为了使雕塑可见和鲜明,雕塑的颜色必须与环境背景相符,同时保持雕塑主题、风格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4)材料无害环境,使用无害环境材料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3.3空间与环境互动

环境的生态结构和人类因素与公众沟通,以美化长期环境,弘扬公共精神。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雕塑必须考虑到每个环境的具体特点,特别注意将雕塑融入环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充分考虑到主题、材料、形式、内容、风格和颜色之间的一致性城市雕塑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观众的视角复杂多样。云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自然照明效果,影响近期城市雕塑的美观和外观。夜晚光线和阴影交融的效果和在阳光下欣赏的效果不一样。存在差异,差异的变化与城市雕塑中造成视觉审美差异的许多因素有关。在建造雕塑时,必须事先考虑到这些影响造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妥善设计城市雕塑的造型,空间的积极和消极变化,只有整体考虑,才能使形象与环境相辅相成,并与空间互动。

3.4城市雕塑中文化与群众物质精神文明的统一

城市雕塑材料的多样性和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物质文明的表现。城市雕塑文化应以地理、历史为主线、雕塑为载体、环境为现实表达方式,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融入了精神文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求建设和享受更高水平的人民精神文明以及更舒适、更舒适的城市雕塑。城市优雅的环境使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审美体验,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美。城市雕塑的文化、艺术和民俗性质影响着环境,改善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在视觉空间中创造了凝聚力,体现了城市品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雕塑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成熟且互动的城市雕塑由于其视觉形象,可能会使公众沉浸在城市环境的深层文化氛围中。市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城市雕塑的艺术气息,还有一个城市的文化脉搏跳动。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是城市物质文明最集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4-70.

[2]郭婷.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3.

[3]王慧,苗艳凤.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趋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2-113.

[4]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

[5]李静,李世国.从交互设计的视角探索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D].江南大学,2008.

[6]王雅莉,张秋梅.城市公共雕塑“互动性”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5).

[7]过伟敏,郑志权.依附于外部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2002,3: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