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龙扬,1# ,袁玉芳# ,邝彬# ,刁红梅# ,张雨曦,2

1.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四川 成都 610400;#.四川 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400;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 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养老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容忽视 生问题。 据统计, 全世界约 9%的人口超过 65 岁。 就我国目前家庭成员构成模 式来看,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笔者就目前我国养 老主模式、各种模式下的试点情况, 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并对提出 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 居家养老 服务模式

截止202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已达到 13.5%[1-2]。(图一) 2008

年,国家出台了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对居家养老服务进 行了定义“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 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 [3]  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 [4]

120

100

80

60

40

20

0

100

 

63.35

 

17.95                                    18.7

 

1.6E+09      1.4E+09      1.2E+09      1E+09         800000000 600000000 400000000 200000000 0

占比 (%)

总计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国不同年龄人口占比情况表

图一: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第 7 次人口普查数据)

一、目前我国养老形式主要包括(图2):

(一)“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

嵌入式”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载体, 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 方式入为理念, 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 整合 养老服务资源, 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5]

(二)“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三位一体”是指物业企业通过与业主、业主委员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 向 业主供养老特约服务及综合服务, 在促进物业服务升级的同时, 又保证社区养 务项目的落实。它以社区委员会为中心, 以业主委员会为根本, 以物业为服 务平台,充分发挥物业一线服务作用,体现三方合力优势作用[6]

基金项目: 2022 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22BZ157]

第一作者,龙扬,女,副主任药师, 邮箱: iowa198516@163.com 2 讯作者, 张雨曦,女,主管药师, 邮箱: 790851429@qq.com


(三)公租房社区养老模式

兴办公租房社区托老所(“老人之家”或“老龄中心”)。托老所与老年公寓 服务对象不同; 服务内容多样, 更具灵活性。服务内容多样, 更具灵活性; 托 老所现以亲情为主的经营理念; 托老所在经营体制上较敬老院灵活; 能更好地 与家庭养老相结合[7]

(四)“互助型”养老模式

社区建立联系制度, 帮助社区内空巢老人结对子, 采取“一帮一”或“一帮 多”的助模式。以社区为依托, 将生活在社区内、具有专业特长、热心公益活 动的健老人组织起来成立老年互助社, 老人们可以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 多种场合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助[8]

(五)“时间储蓄”契约模式

时间储蓄”契约制度是在居民中倡导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 然后将自己 的服时间像储蓄一样存储起来, 待服务者将来老了之后, 在自身需要时便可支 同样的服务来帮助自己[9]

(六) 其他模式

此外 其他还包括政府购买[10] 、网络化居家养老[11]、PPP 模式[12] 、智慧养老[13] 区养老服务模式,也随着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应运而生。

图二 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

各模式实践探索

(一) “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上海

缓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资源紧缺的压力, 2014 年 4 月,上海市政府颁 发关于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4]28 号文),进行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15 年,“长者照护之家”被列人市政府实事 ,试点单位由 5 家扩充到 20 多家 [14]

(二)“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辽宁

辽宁省物业服务企业多, 从业人员广,物业管理总面积及住宅物业管理覆 均超 50% 。这也使物业企业较其他养老服务供应体更加熟悉社区养老服务对 详细信息, 了解其养老需求; 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不仅可以接 受业委托管理物业活动, 也更方便利用物业共用空间和设施设备。此外, 稳定

的员工队伍和全天候的管理服务, 能够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即时性、连续性和持 久性[15]

(三)公租房社区的养老模式 —北

2018 年北京首先推行“老年公寓”公租房,位于北京东五环外三件房地区


的汇鸿家园 5 号楼公租房, 作为北京市公租房系统里正在试运行的首个“老年公 寓社区”,已较早开始公租房适老性建设。经过实践经验积累,公租房养老社区 有望逐步推行,这也是面对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创新[16]

()“互助型”养老模式—河北

如 2008 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前屯村所建立的互助养老幸福院。创始初期, 村集体出资, 将村里闲置的小学资源进行改造, 老人免费入住, 生活上互相 照顾 子女承担老年入医疗服务费用和食品费用, 定期要前来陪伴老人。后经过 不断展, 肥乡互助养老幸福院成为互助养老模式的典型学习经验, 是低成本易 推广的集中居住型的互助养老模式 [17]

(五)“时间储蓄”契约模式—上海

上海虹口区提篮街道晋阳社区居委会创立“时间储蓄式为老人服务模式” (简称“时间蓄”养老模式),即主张社区低龄老人向高龄老人服务,并将时  间存储起来,以备未来自己使用 [18]

(六)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南

南京鼓楼区政府于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的良好声誉、创办者的个人影响和 递交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计划书”,没有采取公开招标而是以项目委托和服务 机构补贴购买的方式,将 “居家养老服务网”工程委托给了心贴心老年服务中 心。立了社区居委会监督、社区老年人协会督导和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相结合 的监督评估机制对该模式的运营进行管理[19]

(七)智慧养老模式 —吉林

2016 年在长春市举办吉林省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与服务研讨会提出吉林省建 设智慧城市路径及需求,为未来推进全省智慧化进程作了有效铺垫。 2017 年全 省第一个实质性地将养老服务创新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长春市养 服务息平台, 并于 2018 年创立公众号“长春养老服务”,截止到 2021 年,长春 市二道区的智裁养老模式在全市中具有示范性影响,二道区占比全区的 21.6%的 60 周岁以上的老人在智慧养老模式下得到了更好的养老服务 [20]

(八)其他模式举

如西安市莲湖区建立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21]及山东临沂的 PPP 模式[22],也都 取得了相应的,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三、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

( 一) 服务经费不足 ,筹资渠道单一

在我国不同城市不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早晚、好坏, 服务经费不足是各 市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时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 于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的财政投入。“未富先老”的现状和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 使得家养老服务经费并不宽裕, 许多地方的服务对象仅仅限于生活极端困难的 年人,财力上的限制直接制约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及该模式效果的发挥。

() 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目前居家养老所能提供的服务还是非常有限的, 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各地开 展的居家养老服务大都只集中在一些家政、送餐、陪医、陪聊、紧急呼叫等服务 内容 一旦老年人在进食、如厕、行走、洗澡等基本生活自理方面产生服务需求 时,居家养老服务就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心理健康服务、文化娱乐等精神层 需求也得不到较好的保障。

(三) 专业化服务水平低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增加, 即使社区接连不断地提供养老


服务、慢慢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涉及方面,但是在设施配套和服务能力等方 面仍然存在欠,需要为之继续努力。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目具体的养老法律法规不健全, 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缺乏明确有效的 细则, 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管理制度不完善, 因此,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 到保障。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融资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多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纯粹市场提供的服务不 多。从现实来看,财政、税收、信贷土地、工商等宏观政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的支持存在碎片化、力度小,对社会资本进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缺乏明确的政策 导。

四、改进措

(一) 给与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扶持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 ,对养老服

务用地、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机构、行业监管和评价制度、管理体 系建设上给与支持。

(二)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只有专业人才的加入, 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人才 的问题。 招聘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 吸纳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加入社区。

(三)多方筹措资金,不断优化环境

政府部门先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调控, 此外还应该在政策方面视情况 不断改。以社区内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资源为基础, 同时倡导其他各方社会力 量加其中给予支持, 同时还必须确保社区系统中各部门主动性能被调动, 积极

到该事业中。

考文献

[1] 吴华安,冯一桃,王莲秋.人口老龄化、养老责任认知与多元养老分摊体系构建[J]. 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22,39(5):10-20

[2] 张东. 老龄化加深教育何为[N]。中国教育报,2021-05-19(01).

[3]全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 (2008-02-25) [2021- 01-23].http//www.gov.cn/zwgk/2008-02/25/content_899738.htm.

[4]唐美玲,张建坤,雒香云,邵秋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西北人 口,2017,38(6):58-6371

[5].[J]. 究,2015(3):10-17.

[6]董自龙. “时间储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7):38-42. [7]闫建.创新公租房社区养老模式[J].重庆行政,2012(10):66-67.               [8]骆素莹.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2):111-112.

[9] 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2(6):140-141.

[10].:[J]. 学,2012(12):59-64.

[11].PPP[J].金融经 济,2016(2):17-19.

[12]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2(6):140-141. [13] 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0-108.


[14]章萍.嵌入式养老:上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6):64-66.

[15]鲁捷,王粤钦,穆林林.“三位一体”社区养老模式与物业服务创新[J].城市开发: 物业管理,2015(7):76-77.

[16]北京今年试点老年公相房[J].中国老年,2011(20):66-66.

[17]孙园园,史高嫣.浅析河北省农村互助型养老模式[J].商情,2014,0(43):258-258

[18]周海旺,沈妍.老龄化时代城市养老的时间储蓄与公益志愿—— 以上海为例[J].上 海城市管理,2013(1):69-75

[19]李长远. 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及优化策略 [J]. 宁夏社会科 学,2015,0(3):87-91

[20]郭馨.西安市网络化居家养老模式探析[J].新丝路:下旬,2017,0(2):69-69

[21]唐美玲,张建坤,雒香云,邵秋虎.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西北人 口,2017,38(6):58-6371

[22]郜凯英 .PPP 模 式 应 用 于 中 国 社 区 居 家 养 老 服 务 研 究 [J]. 现 代 管 理 科 学,2015,0(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