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施工前期测量准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铁路工程施工前期测量准备

王新平

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宝鸡市 721000

摘要:控制网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先导,施工测量是施工过程进行中的眼睛,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施工工序,在施工准备阶段测量工作如果考虑不全面,将会给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及质量带来较多的不利影响及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铁路工程测量工作前期的统筹和规划,对保证工程的建设施工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铁路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施工测量。

1. 编制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施工未动,方案先行,这是工程施工前必备条件。方案编制一般由测量主管负责编制,在编制施工方案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本项目工程概况,建设规模,结构物的技术要求指标及所处环境,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1.1编制依据

主要是指本方案编制所采用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测量规范标准,图纸及建设单位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的专项测量管理办法。

1.2编制说明

结合图纸和工程实际对本工程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

1.3工程概况

本项目主要工程概况及所涉及的结构物特点及重难点相关简述。

1.4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置

按照合同约定配置满足本工程所需的测量技术人员,职称及相关职业资格等级等证书符合要求,根据工程特点购置满足精度需求和数量要求的测量仪器。仪器设备一般包括:GNSS接收机,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普通水准仪,卷尺,木桩等器材。

1.5测量方法

选择能满足本工程测量精度及现场施工进度需求的测量方法,组织人员进行实施测量。

1.6.控制网复测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标准

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及方案实施。

1.7贯通测量

主要是指隧道及特大桥连续梁施工贯通后根据贯通误差对本标段内和相邻标段贯通点位进行精密导线及高程平差测量,从而确保结构位置尺寸及净空满足设计要求。

1.8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防止测量意外事件发生。

1.9测量质量管理

建立测量质量管理体系,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制定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1.10质量保证措施

包含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指标,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措施。

1.11安全保证措施

外业测量采集数据过程中,在遇到特殊季节、气候、环境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2.控制网交接桩、复测及加密复测技术要求

2.1交接桩及复测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进行控制点位交接桩,施工单位精密测量队和项目部测量主管共同进行接收桩位,并且与相邻标段签订共用桩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及义务。根据测量工作原则,在布局上,遵循“由整体带局部”的原则;在工作程序上,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精度上,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在点位使用前需要对建设单位交接控制桩位进行复测,首先复测所交控制网成果是否满足设计控制网导线等级精度要求,再在原基础上根据结构物分布及位置进行加密点位布设及测量,从而满足现场结构物放样需求。

2.2点位埋设

点位选择应稳固可靠,远离高压线保证前后通视的情况下,周围遮挡物与地面夹角大于15°以上,确保接收机的信号干扰降低到最小化。

2.3复测频率

一般不超过6个月对本标段控制网进行复测一次,南方多雨季节及特殊地质需适当增加复测频率,可改为3个月复测一次。点位保护参照测量管理实施细则进行。

2.4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见下图: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接收机类型

多频

多频或双频

多频或双频

多频或双频

多频或双频

仪器标称精度

3mm+1*10-6

3mm+1*10-6

3mm+1*10-6

3mm+1*10-6

3mm+1*10-6

观测量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卫星高度角

≥15

≥15

≥15

≥15

≥15

有效观测卫星数

≥5

≥5

≥4

≥4

≥4

有效观测时段长度

≥30

≥20

≥15

≥10

≥10

数据采样间隔

10~30

10~30

10~30

5~15

5~15

PDOP

≤6

≤6

≤6

≤8

≤8

2.5内业计算

测量内业平差计算前,首先对所采集的原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做出判别,不合格数据坚决不能通过修改进行后续平差计算,否则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平差软件一般采用两种不同带有加密狗的软件,由不同专业工程师进行平差处理。

2.6点之记

为了便于点位使用且避免用错点位,点之记一般都采用手机奥维互动地图App进行现场点位定位,并且作为交接桩资料一起交付接收使用单位。

3.测量方案报审

在施工前,测量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需通过项目总工审核后,报审监理项目管理机构,由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加盖公章后,才能运用于现场施工测量后续工作的开展。

4.施工图纸复核

熟悉线路设计及结构物设计图纸,复核设计线路平面曲线(断链设置)及竖曲线纵断面高程相关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异议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坐标高程计算严格按照测量“双检制”进行,一组人计算完成后由另外一组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二次复核,确保无误后才能用于现场放样,均需双人人复核签字,交底,手续完善。

5.现场施工放样

首先确保测量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仪器性能完好,精度满足技术要求,仪器检定证书在有效期内,才能根据计算坐标成果进行现场结构物的施工放样,并且进行换手测量。采用不同组员及仪器对同一点位进行放样,保证点位平面位置及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前一步工作未做校核前,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

结束语:各个施工单位存在主观上不同程度的对施工测量工作不够重视,尤其是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测量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受到瓶颈的约束且工作相对较辛苦,福利待遇偏低;仪器设备配置落后,不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需求。

目前铁路工程普遍存在此类现象,导致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出现断档现象,造成铁路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质量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如果能足够引起重视,就能保证专业化测量技术队伍健康发展,为制造精品工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