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初中音乐教学中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研究

刘佳

(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湖北十堰  442300)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区的民间歌谣文化,受到了各种外来音乐文化和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且民间歌谣的传承人年龄相对较大,青少年传承人的数量相对较少,民间歌谣文化存在传承后续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将基础音乐教育和民间歌谣传承有机结合,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承策略。本文重点关注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民间歌谣教学部分,以促使民间歌谣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动态化传承,为初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间歌谣;传承

引言:民间歌谣是一种集传统民俗音乐、优秀文学内容、地域特色语言、肢体表演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容。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和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人心,作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地域特色和人民情怀的民间歌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学校内部展开的民间歌谣活态传承活动已经成为培育民间歌谣青少年人才的重要路径。在组织好基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民间歌谣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活态传承,成了初中音乐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教授民间歌谣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各种民间歌谣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民间歌谣本身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反映着不同地区的文化内容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的民间歌谣,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音乐知识框架,从音乐课堂出发,通过学习和感知民间歌谣中的各种地域文化元素,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其次,实现初中音乐教学和民间歌谣教学的有机整合,还能够促进民歌艺术的创新和传播,为民间歌谣的活态传承储备更多青少年音乐人才。在现实的民歌艺术传承环境中,许多民歌艺术家采取的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保密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歌艺术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发展。为了改变民间歌谣传承现状,初中音乐教师则可以通过科学的现代音乐教学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优势,导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良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带领更多青少年学生深入感知民歌艺术的内涵和魅力,促进民歌艺术高效化传承和专业化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的策略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理念

首先,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有关民间歌谣的正确学习理念,为后续民间歌谣活态传承和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融合发展铺设基础理念框架,奠定坚实教学基础。为此,音乐教师在课前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规划和在即将讲授的民间歌谣教学内容,准备多元化、生动化的教学素材。从教师的教学视角出发,对各种教学素材进行有机组织和充分整合。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学习视角出发,对自己选取的教学素材进行充分分析和合理优化,将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素材进行创新改良或者适当删减,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反映西南高原民风民俗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音乐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优秀歌唱家黄虹演唱的《放马山歌》音频资料,并为学生播放反映西南高原生产生活情景的动态视频,促进学生加深对这首山歌的理解,全面分析作者创作歌曲的地域背景,带领学生群体共同感知云南地区的民歌风格。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图片对这首歌曲中一些特殊的民歌表现形式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对这首民歌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引领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

2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为实现初中音乐教学和民间歌谣教学的有机整合,初中音乐教师还需要适当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学游戏、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融合,充分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在组织多元化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自己预估的教学效果出现了重大偏离,教师需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向。

例如,当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甘肃民歌《边区十唱》时,这首民歌以铿锵有力的音调和奔放的热情歌唱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教师可以对歌曲创作背景和歌曲演唱方法进行全面讲解之后,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要求学生将动作和歌曲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最后随机抽取两个学习小组到讲台上进行综合表演。通过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尽量避免教学过程的枯燥单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3组织多元实践活动,有效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为发挥音乐学科的实践作用,音乐教师还需要组织各种创新性的民间歌谣实践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这里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活动,也包括课堂外的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学习民间歌谣、有效传承民间歌谣文化的学习思想,促使学生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时,教师可以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求学生们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内容,为歌曲设计简单人物和舞蹈动作,将其编排成简单的音乐剧。然后学生们在课堂外进行合作演练之后,在课堂上展示综合学习成果。此外,音乐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外带领学生参观校内设置的民间歌谣文化专栏,或者结合本地区的民间歌谣文化为学生们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们在课外时间拜访一位民间歌谣演唱者、参观民乐博物馆、到网络平台观看民俗演唱会等。

结束语:总而言之,各地区的民间歌谣,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承载着人民群众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内容,还是记录地域文化和地域历史的重要资料,民间歌谣文化是一种动态发展的集体记忆,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意识,一种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职责和传承使命,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储备多元化的民间歌谣知识,通过有效的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传播积极正向的民间歌谣文化,切实改变班级学生对民间歌谣的学习态度,激发青少年群体对民间歌谣文化的学习热情,为民间歌谣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职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溦,徐国莉.初中音乐教学中民间歌谣活态传承研究[J].音乐生活,2020(06):74-78.

[2]海风.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246.

[3]余渊. 四川大巴山红军歌谣及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西华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