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探讨

贾一风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15000

摘要: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将实现地铁线网的有机融合、优势互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但由于延伸线与既有线运营情况不同,延伸线作为一条独立线路,其行车组织与既有线有很大差别。如何在延伸线贯通运营后,保证既有线路安全、正常运行,又能为延伸线的顺利开通提供保障,是当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开展行车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而后再探究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实践策略。

关键词: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行车组织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出行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解决途径。因此,各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地铁线或延伸线。当前我国地铁建设发展迅速,建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城市。这些城市中,既有线路多条,延伸线也多条,并在这些线路中开展了相应的延伸运营工作。但由于延伸线与既有线在行车组织上存在差别,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行车组织策略,以保障延伸线的顺利开通、发挥作用。

2开展行车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2.1 降低突发状况造成的损失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建设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隧道坍塌、线路故障、列车脱轨等突发状况。而这些突发状况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行车组织工作,为乘客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务。在突发状况发生时,列车司机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车载设备上报相关信息,同时将列车位置发送给相应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管理人员和调度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列车所处位置、安全状况及运营服务信息等,然后将信息反馈给相关司机和相关工作人员,以进行应急处理。

2.2 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在地铁延伸线的建设过程中,对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应对,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工作,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地铁延伸线建设初期,地铁延伸线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对地下结构的施工,这一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出现水土流失,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地铁延伸线的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结构进行勘察,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确保地铁延伸线建设和施工顺利进行。此外,施工期间还可能出现诸多安全事故问题,如大型机械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地铁延伸线在贯通运营后,要面对的突发状况较多,尤其是一些交通事故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行车组织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保障行车安全和提升经济效益,需要从多方面出发开展行车组织工作,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2.3 有效应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在延伸线的列车运行过程中,线路列车运行间隔会随着新线开通而增加,其新线开通后与既有线路列车运行间隔会不断缩短,当新增加的列车与既有线路列车间隔在10 min以内时,将会对既有线路的行车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在新线开通初期,既有线路的行车组织不能直接移植至延伸线中使用,所以其行车组织工作主要是针对延伸线开通初期可能出现的新增列车与既有线列车间隔过短、部分既有线行车设备发生故障等情况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比如新线开通初期采取延长收车间隔、启用备用车等措施。针对既有线路行车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延伸线也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抢修,或者及时对既有线行车设备进行维修、检测,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在新线开通后,针对新线线路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行车组织工作。

3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实践策略

3.1 协调地铁运行线路

针对地铁延伸线的运行线路,首先,应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明确的行车计划,保证其与地铁延伸线的贯通运行相互匹配。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应协调好地铁延伸线与原有线路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出两者之间的优势,发挥出各自优势对其他线路进行影响。其次,在实施计划时,要综合考虑到各个线路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确保两者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在实施计划之前对地铁延伸线、原线路之间的衔接进行充分协调和分析,将线路衔接问题考虑在内,确保衔接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在实施计划时,需要将地铁延伸线与原线路的衔接问题考虑在内,对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保证能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提升地铁延伸线的运行效率;最后,要对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确保地铁延伸线、原线路能够实现良好的衔接。

3.2 预测客流量

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有很多列车将会在其他线路进行延伸,且不同线路的车辆设备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列车运行之前,需要对客流量进行预测。地铁客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需要对车站周围的商圈、住宅区、居民小区等周边的人群数量、工作性质、家庭人口数量等进行调查,进而确定乘客的出行需求。例如,某地区的居民数量为20万,以家庭为单位,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上班,因此,地铁开通后将会吸引大量乘客前往该地区。在此基础上,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可以通过调查不同出行目的的乘客数量来确定地铁开通后的客流量。

(2)政府需要对区域内的人口数量、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地铁客流来源以及出行需求。例如,某地区人口数量为50万,其中,有25%的居民以上班为目的,那么,地铁开通后将会吸引大量的乘客前往该地区。同时,为了保证地铁开通后的运营安全,需要对区域内居民的出行习惯以及出行时间等进行调查分析。

(3)公交公司需要对地铁延伸线路开通前1~3个月的客流量进行统计,并结合区域内居民出行需求情况来预测客流。例如,某公交公司对该地区的居民出行方式、出行频率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内公交线路、公交站点以及公交车辆的分布情况来预测地铁延伸后的客流量,进而确定地铁开通后各线路的开行计划,保障地铁运行安全。

3.3 监督列车运行情况

为保障行车安全,延长延伸线贯通运营后,要加强列车运行的监督与管理,对其运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对列车运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按照工作计划要求,组织开展列车检修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1)检修保养人员要加强对延伸线运营后的列车安全检查工作,监督好车辆、供电、信号、监控系统等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情况;监督好司机和司机室的卫生状况,确保不出现违章操作及违规用电现象。

(2)行车组织部门要加强对车辆状况和设备故障的检测和维修工作,为延伸线运输奠定良好的基础。

(3)要加强对列车司机和司机室的管理,监督司机认真执行行车纪律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及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加强对司机室卫生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司机室内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延伸线贯通运营后,在行车组织工作中,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行车组织工作中,需明确线路走向,做好车辆和信号等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明确线路开通后的运营情况、行车组织计划。列车运行时,需根据列车运行图及行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列车运行方案及相关措施。另外,还要做好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运营公司等的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延伸线顺利开通。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行车组织方案,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高效、平稳,进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方阳.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的行车组织工作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251-252.

[2]金旭.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行车组织工作浅析[J].农家参谋,2020,(02):225.

[3]张静.地铁延伸线贯通运营后行车组织工作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23(0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