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集制备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土壤采集制备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进展分析

郭新亮

呼伦贝尔市原野测试有限责任公司  021000  内蒙古呼伦贝尔

【摘要】本文主要从土壤采集制备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进展进行阐述说明。对于土壤样品的采集来说,是当前针对土壤进行制备的主要环节,并且与之后的分析结果存在紧密关系。尤其是对于当前的耕作土壤,因为耕作土壤自身就存在一定差异性,如果运用不恰当的对策,那么就会很可能存在严重的误差,与土壤称样分析相比存在误差会更大。所以说,需要明确样品前处理方式,进而采集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壤;采集;制备;前处理;对策研究

引言:土壤样品的采样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掌握熟练的知识,进而科学的进行采样,明确相关方式与对策,综合掌握采样区域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因此,需要在采样的前期,全面考虑土壤情况,并针对采样区收集土壤图、土地现状图等相关的资料内容。之后在通过绘制样点的形式,制定更为详细的采样工作计划,进而全面做好土壤样品的前处理。

1、土壤样品的制备

1.1干燥

需要对采集回来的土壤放置实验室尽快干燥,主要的土壤干燥方式就是风干和烘干。风干主要是将土壤放置阴凉处,并且时常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放在油布、牛皮纸或者塑料布上。烘干就是将所采集回来的样品放置土壤干燥箱进行加工改造。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温度避免高于60度。如果在土壤半干状态有大块土壤,就需要碾碎,避免在干燥之后结块。除此之外,土壤在干燥的期间,还需要防止酸、碱等气体流入到土壤当中,这样就会对分析的结果造成影响。在样品风干室,需要将土壤样品放置在晾样盘当中,进而摊成一片,薄度在2厘米左右,并且也要挑练出碎石以及相关的植物残渣等。某些土壤在干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对于分析的项目需要选择尽可能新鲜的土壤进行测定。但新鲜土壤样品难以碾压,如此误差较大。应对采集土壤样品或者多次评定的形式,这样才可以保证准确值。

1.2挑拣

在土壤样品干燥的期间,应当将土壤当中所参杂的植物残渣、新生体进行挑拣,如果挑拣的杂物过多,需要挑拣到器皿当中,从而分类明确重量,进而针对剩下的土壤样品中要进行重量称量,从而计算出不同杂物的百分比,科学记录。对于细小的植物根,就可以,运用微风吹拂或静电吸附的方式消除。

1.3研磨

土壤的主要研磨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动研磨,另一种是通过仪器对土壤研磨。手动研磨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成本与仪器相比较低。虽然土壤的研磨仪器需要购买,但借助仪器研磨可以提升样品制备的效率。土壤研磨应当结合制样的效率,对于研磨后的土壤进行样品粒度的分析,避免将土壤研磨过细,如果过细,就会破坏土壤当中的晶粒,同时也会导致分析的结果不准确。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制备不同粒度的土壤样品。

1.4筛分

在对土壤进行研磨之后需要筛分,这样才可以保证土壤的粒度满足实验要求,并且筛分的样品每次应全部过筛。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磨细的粗粒丢掉,这样就会导致样品失去原本的代表性,同样也会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此外,在对土壤筛分期间,需要运用尼龙材质的筛网,避免运用金属材质。

1.5缩分

缩分所运用的主要就是“四分法”的取样方式,将研磨之后筛出的土壤铺成圆形,将其分成为四个不同的等分,将所对应的两份取出,之后进行混合,随即平分,保证可以满足具体的要求。应当注意的是,预留部分样品待用。

1.6装瓶

需要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放置在有瓶塞的瓶子内,或者是牛皮纸袋中,贴上标签,明确编号、采集地点、土壤名称、采集者的信息等,当样品处理完成之后进行登记注册。一般瓶装的土壤可以保存至半年或者一年,等到所有的分析工作结束之后,确定数据无误才可以丢弃。不仅如此,还应当保证对土壤样品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应当防止高温和潮湿,同时也应避免接触酸碱性气体,反之就会对土壤的样品产生影响。

2、土壤样品采集

2.1土壤样品采集

需要保证土壤样品的采集具有代表性,进而结合不同的项目,提出更为科学的采样和处理方式。

(1)采样的时间与次数

通常情况下,土壤的采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采样、正式采样以及补充采样;针对面积较小,又或者是紧急的污染事故,可以运用一次采样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土壤样品在农作物秋收之后进行采样;在科研性的检测期间,可以结合多种的生育期采样;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在下雨天采样。

(2)采样深度与数量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在每一个分点处进行采样,并且在0~20厘米工作层当中采集土壤样品;种植果林类农作物期间,在每个分点的0~60厘米处进行土壤采样。需要全面了解到污染物在土壤当中的分布情况,并且按照突然发生的层次进行剖析。

2.2土壤有机质样品的制备

采样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接收采样任务、辅助找点、填报现场记录表、现场打印样品标签、拍摄采样现场照片、保存和上传采样信息。采样人员通过GPS精准定位,确定采样记录的点位坐标信息(经度与纬度)。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且含有刺激植物生长的胡敏酸类等物质,又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物质。由于它具有胶体特性,能吸附较多的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它还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团粒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测定有机质含量对于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样品风干室,需要将土壤样品放置在晾样盘当中,进而摊成一片,薄度在2厘米左右,并且也要挑练出碎石以及相关的植物残渣等。

2.3土壤有机质的样品前处理

本法是在外加热源的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来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标准硫酸亚铁来滴定。由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再间接计算有机质的含量。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碳量为58%,要换算成有机质则应乘100/58=1.742。另外,由于该方法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约为90%。故测定结果还应乘以较正系数100/90=1.1。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土壤样品的前期处理中可以发现,需要格外注重几个环节,并且身为化验人员,需要在日后工作提高警惕,时刻关注细节,这样才可以保证工作的开展更加到位,进一步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学波,夏冰,应蓉蓉,胡哲伟,张胜田,陶旭,高文静,钱家忠.农药污染场地土壤中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4):22-3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14.003.

[2]冯娟娟,纪香平,李春英,孙明霞,韩森,冯加庆,孙海丽,冯洋,孙敏.新型样品前处理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色谱,2021,39(08):781-801.

[3]朱靖蓉,马磊,康露,杨涛,李磐,蒲胜海,马兴旺.降低样品采集制备过程中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测定误差的方法[J].新疆农业科学,2020,57(03):553-561.

[4]苗万强.土壤采集制备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41(02):65-68

[5]魏峰,沈小明,陈海英,沈加林.土壤和沉积物中22种有机氯农药和8种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分析[J].岩矿测试,2013,32(06):952-958.DOI:10.15898/j.cnki.11-2131/td.2013.0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