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培训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培训与管理研究

郑林存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250001

摘要:国有企业后备干部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后备干部力量的重要措施,只有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管理,才能增强有关工作的稳定性。因此,新时期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管理作为重点,从多角度积极探索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全面提高培训管理效果,使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能呈现出良性发展状态,能显著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效能。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训管理

1导言

在新时期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准确针对时代背景和当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建设的需求和建设的方向,积极探索制定完善的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措施和培训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建设效果,使干部队伍更加完备和系统,能支持政工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后备干部培训与培养形式不丰富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对后备干部的再教育观念未被重视,缺乏企业特色与创新。甚至有的国有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课堂内容讲解、问题的集中探讨、组织内部讨论会等方式方法,后备干部培养的方式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后备干部得不到实战运用的机会,其培育方法较为单一,且缺少成功的实践。造成国企后备人才培训效果不佳,极易产生国有企业的干部人才梯队断层,进而导致国有企业不能跟上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丧失在新形势下的经济主导位置。

2.2价值取向模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但与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而在现实管理中,对后备干部队伍的管理也与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相对脱节,部分企业还未能给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而长期存在的“关系取向”和“大锅饭”思想的管理观念,也导致了对后备干部的价值取向模糊不清、对员工的不尊重、人际关系环境紧张,进而影响到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2.3后备干部监督考核体系不科学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系统的后备干部的监督考核体系。一方面,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监督考评流程,对于后备干部的考核日渐全面、详细,业绩、党建都有分别的制度进行约束,但是考核结果一般都是优秀,不能很好地为培训提供素材。对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训与管理工作的进行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没有把后备干部培训管理与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重视起来,导致一些后备干部的工作绩效比其他普通职工好而薪酬却和普通职工没有分别,从而产生后备干部跳槽的情况。

3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培训与管理措施分析

3.1提高企业后备政工干部的选拔质量

其一,要明确人才选拔的目标。政工干部与其他干部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主要是针对政工工作负责,承担着对其他干部群体和群众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任务。因此,必须严把人才选拔的质量关,对人才选拔的目标进行明确,重点针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马列哲学思想等,从政治敏感度、政治观、大局意识等角度选拔人才,真正选拔有业务能力和具备过硬工作作风的高素质干部,融入到企业后备干部队伍中,扩充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增强人才选拔工作的综合效果。其二,创新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在开展企业后备政工干部选拔的过程中,要从传统的封闭选拔转变为开放性的选拔,选择合适的选拔程序对选拔工作进行落实,有效增强政工干部选拔的透明度,坚持公开、公正和择优的思想对优秀的干部人才进行选拔和聘用,从而打造优秀的干部队伍,切实支撑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高效化发展。其三,扩大人才选拔的视野,在积极推进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结合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干部考察工作的基本情况等,选拔群众公认的干部和政治素养较好的干部,确保所选拔的企业后备政工干部能在实际工作中紧密联系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真正优化政工工作的效果,能在未来为政工工作的开展和创新贡献力量。这样就能对人才选拔的情况实施全面的优化,夯实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支撑,使建设工作的开展呈现出相对科学的发展态势。

3.2构建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

首先,要发挥国企的示范作用,搞好对现有的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优胜劣汰,实现国有企业后备干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在工作实践中跟踪考核后备干部,贯彻国有企业人员管理的循环理念。对工作成绩优秀的后备干部,及时列入企业近期可适用范围并赋予更重要的管理职责。对新发现的高素质人员随时增补,随时为后备干部队伍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对经过实际工作证明不适合作为预备役的,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着动态的发展平衡、较高的整体素质和合理的组成结构。其次,国企应抛弃以往的训练方式,实行“因材施教”,把“一元化”与“目标化”相结合。同时针对国有企业的干部队伍整体构建的要求,把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按照不同阶段、成熟度、专业技能和个性特点,分类为不同类型。再按照需要确定各个类别的人员数量,同时根据后备干部实际状况,再分成近期使用、中期使用和长远培养三种,并进行层次分类管理。通过分层类别的方式开展对国有企业的人员培养,逐步形成对职务、岗位,以及技术职称晋升的必要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最后,应该制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结合所在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纳入“教练式辅导”机制,自班子成员、部门经理、科室负责人等作为导师,建立结合日常工作的导师辅导沟通机制等,用以保障体系内部密切、畅通、有效的沟通。解决了过去对预备役人员培训工作整体控制不足,部门与成员之间的协作问题,使系统成员对培训目标、培训过程和要求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使之互相呼应。

3.3明晰价值取向,完善企业文化

在进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管理时,应根据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全面评价后备人才的任务管理、自我管理、人际管理等,重点考核后备人才的政治、道德素质,认识企业价值,明确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后备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有关工作人员应按照“定向发展”的管理思路,确保企业后备干部队伍与分配岗位之间的直接匹配,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组织需要和人才自身能力、兴趣,明确干部队伍的职业方向,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另外,要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增强国有企业后备人才的整体活力,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队伍的考核和监督,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价,以形成一整套的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动态管理结构。

3.4加强培训过程管控

首先,国有企业在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的过程当中,必须时刻遵循以培养为主、动态管理、统筹调度的工作原则,从而完善对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全面建设工作。在实际业务方面,应该加强针对国有企业后备干部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实际业务能力的专业培训工作,以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方面针对每个后备干部之间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调整,有规划地开展对国有企业后备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与管理。其次,国有企业需要发挥出内部职能部门的功能,并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后备干部培训管理工作的更有效工作形式。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全面掌握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自身规律,即坚持梯次渐进、坚持品行修为、坚持实践锻炼、坚持组织培养和坚持环境培育,并加强内部机制建设,使国有企业的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工作的流程标准化,国有企业各部门间也应相互配合,以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各项培训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为促进国有企业后备干部的健康发展,此外,还需要制定近、中、远培训计划,以各种培训的方式,对预备役人员进行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领导技能培训。要根据工作需求、能力素质、工作表现、工作适应性等因素,合理地确定培养对象,科学制订培养方案,确保每个后备干部培养有举措、努力有方向、发展潜力。

结束语

总之,为了完善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国有企业需要构建起一个科学完善的后备干部队伍培训体系,优胜劣汰,因材施教,不断地优化创新培训方式,这样可以让预备役的干部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也可以进一步充实他们的人生阅历,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还要持续地做好培训流程控制,做好培训效果评价,并进行闭环管理,以提高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人员的质量。高素质的后备干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有计划人为地进行培养的必然结果。根据所在国有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入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系统,而且还要重视起来,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丰富的高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蕾,陈爱霞.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培养问题浅析[J].办公自动化,2019,24(13):50-51.

[2]段旺新.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培训与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6):3.

[3]孙鹏超,王建文,刘欢颜.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3):14.

[4]吴刚群.国企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山西农经,2018,(12):123-124.

[5]李萍.国有企业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8,(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