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

袁晓丹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215300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也受到更多人关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个体”学习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小组内有共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不同的分工,通过共同交流、自主探索与动手实践得出学习成果。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1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流程是引导学生在课上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积极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激发作用不强,小组合作以组为学习单位,通过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小组学习模式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创设了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质量,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未常态化

相较于传统教学学习模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所需时间较长,且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由于教师长时间处于课堂主导地位,使得部分教师短期内难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由此,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并未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更偏向于在竞赛课、公开课中采用,用于展示自身教学水平。而在常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未受到重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只会准备个人教具,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教具,该教师偏向于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从而缩减合作学习时间。这反而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失去部分实践操作机会,互助效果有所降低。此外,一些教师多以座位为依据进行小组划分,划分方式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组间同质,对小组间竞争关系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2.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缺乏实效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常见问题在于缺失独立思考环节。由于并未予以学生充足的自我意识形成时间,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抓住小组任务的核心。再加之教师授课存在赶进度的情况,使得部分学生难以融入小组学习活动之中,小组合作学习仅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部分学生出现惰性思维,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此外,部分教师给予小组的学习任务不够明确,同时也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引导,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小组学习的节奏,减缓了小组学习进度。例如,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会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特定任务。但是,在任务设定过程中,这些教师并未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且并未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任务类型。任务的完成要求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并不能接受自身的任务类型,进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缺乏实效。

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3.1创设数学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需要注重课堂规划。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在正式的课程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在其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点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3.2积极推行互助式和探究式合作学习

在开展互助式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应肩负起自身岗位职责,以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为切入点,合理设置不同学习小组,优化学习结构设计,妥善选择适宜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而实现互助式学习。在此类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前的团结互助是最主要的特点,能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优点,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而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目的便是有效攻克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提前设计小组合作任务,组织各小组有目的、有纪律地进行有效预习。在学生完成教材内容预习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展组内探讨,以此得到有效启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攻克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3.3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明确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往往不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对此,教师应当扮演监督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明确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向,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课程目标相结合,引导学生立足明确的发展方向进行课程学习,进而全面、高效地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4构建课后学习评价环节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忽视构建课后学习评价机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沟通,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构建课后学习评价环节,以反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内心感受。由于小学生内心较为敏感,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中过于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及看法,其内心也较为渴望得到表扬及激励。所以,教师在课后学习评价环节需要采用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获得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作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21(03)

[2]张明,谷雪娟,蔡福玲,王雅娟,刘欣红.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22(29).

[3]朱黎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22

[4]马宝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

[5]金宙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问题及对应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