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中的电路板抗干扰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3

PCB设计中的电路板抗干扰措施研究

程春林

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PROTEL的PCB产品设计中,一旦电路布置不当,或许会导致各类干涉,从而使得原本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本无法实施,或者降低整机特性技术指标,甚至于在干涉重大时,集成电路板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对抗干扰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保证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为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PCB设计电路板抗干扰

PCB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集成电路单元和设备实现了有效的连接。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PCB的密度也在不断提高。PCB的设计对于抵抗外界干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PCB设计过程中,除了遵守一般的设计准则外,还必须特别注意抗干扰性能的要求。要通过提出完善的抗干扰措施,提升电路板的运行有效性,为设备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一、PCB设计中对于电路板抗干扰的要求和原则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改进,印制电路板的应用已经成为整机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的可信度和安全,而且还能够极大地提升设计水平,从而为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进行印刷板图时,为了确保系统中的元电子器件能够准确连接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印制板的抗干扰能力性。为了确保电磁兼容性,抗干扰能力设计工作应该包含3个内容:首先,抑制噪声源;其次,截断噪声传递路径;最后,降低受影响电气设备的噪声敏感性[1]。从设计阶段出发,印刷板噪声抑制就应该贯彻于电路原理图工程设计、印制板图设绘、元器件选择、印刷板装配引线等每一个阶段,每一步都应该认真负责,以确保噪声抑制的有效性。

二、PCB设计中的电路板抗干扰措施

(一)辐射噪声控制

当印制电路板运行时,它会向外放射噪音,这些噪音源包括:信号线通过连接电路传递到机壳,产生谐振,从而产生强大的噪音;信号电缆也会将噪音传播到外部;印制电路板本身也会直接向外放射噪音。为了减小噪声辐射,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谨慎选择元器件,对已经老化的元件进行准确筛选和清理,并且尽量选择具备较小反馈作用的元件。比较推荐的是CMOS低速晶片;针对高频集成电路,要对LSI进行合理选择,避免集成电路辐射过大引发噪声。同时,在对逻辑器件进行选择时,要对噪声声容指标进行充分考量,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电路的噪声要求,最佳选择是HTL;而如果要兼顾功耗,则Vpp-15V的COMS更为合适。二,印制电路板想要获得较好的遮蔽效果,中层一般是地线或者是电源线,并且将其封闭在板内,两面采用绝缘进行隔离后,上下层之间的开关电压互相影响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并且,这种方式能够构成导电区域,且处于内层结构中,引线面之间的静止电容比较高,从而构成阻抗极低的电力线路。三,为了更好地防止集成电路板传播和接受噪声,“满接地”印制电路板应尽可能加粗连接导线,并将集成电路板上未被占据的全部面积都用作连接线,以便电子器件更多地接近地面,高效减少寄生电感,能够高效减少噪声传播。四,“多层”印制板可以通过一个铝片或铁片,附着在其背部或夹置在两块铝片或铁片中间来实现连接。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接地板紧靠印制板,并确保它与系统信号地(SG)的良好接地点相连,这样可以使印制板更加简单易操作。为了获得更佳的抑制效果,可以将印制板安装在完全隔离的金属盒中,以免产生和反应噪音。

(二)合理敷设导线

布线是印制电路板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要考虑到许多因素,还要确保印刷板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在布线时,必须注意线路的布置,以及其他线路之间的串扰,以确保印制板的抗干扰能力。为了提高抗干扰性,布线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在符合布线条件的情况下,择优考虑使用单控制面板,然后是双控制面板和多层板。在确定布线密度时,应综合充分考虑内部结构和电性能条件,力求布线简洁、匀称;线路最小宽度和间隔通常不应低于0.2mm,如果布线密度容许,可以适当将线路和间隔进行加宽,满足抗干扰要求。二,为了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多数信息线应尽可能地集中于板中心,或者用地线环绕它,以减少环路面积。同时,要尽量保证平行、长距离的布线情况出现,且电气互联点位置上,要尽量选择较短的方式进行布线[2]。对于信息(尤其是高顿信号)引线拐角,可以将其设计为135°的方向或者圆形、圆弧度,而不是90°或更小夹角的形式。三,为了减少寄生耦合,同一布线面电缆应采用垂直、斜交或扭曲地走线方式。对于高频信息电缆,应尽量避免平交,以免产生信息传递或串扰,或者在两根平交线之间增加一根地线。四,应尽量地减少进口引线,增加进口端的阻抗,对于和外部链接的信号线,要进行妥善布置。为了避免模拟信号和数字量之间的干扰,最好将它们的地线隔离开来。此外,还应该妥善处理逻辑器件的多余输入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多余的输出连接到“1”或Vss,以确保不会悬空。对于寄存器或者计数器等空闲置位、复位端,也需要与Vc连接在一起,而触发器的多余输出应该连接。五,为了保证印制板更加可靠,要使用国际标准元器件进行设计,焊盘孔距、元件管脚要维持一致性,降低寄生电感、阴线阻抗。

(三)降低电路阻抗

对于PCB设计来说,需要对供电线、地线的电阻进行充分考量,采用一定保护措施来防止公共电阻、反射、串联等造成畸变或者震荡出现。具体包括:一,如果电路板上存在大量的集成器件,电压、电位容易震荡,进而引发集成电路出现错误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流通过线路时,会产生压力降,导致开关电源尖峰噪音。这种噪声主要是由线路电感引发的。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电感对线路的干扰。二,为了减少开关输出的循环路径,可以在各集合电路的电源和地线中间单独接通旁路电容。此外,可以将供电线和地线设置成格子形式,而不用梳子形式。当印刷电路板上装有许多综合回路,且有些器件耗电,地线存在较大电位差,造成共同电压影响时,采用格子状设计可以明显缩小电缆回路,减小电缆电阻,减小影响。该种环形无电位差,比其他形式具有更高的噪声容限。三,尽可能压缩引线,将各集成回路的GND以最短时间连接到回路板进口的线,以减小印制布线发生的尖峰脉动。四,将地线、供电线朝向与数据传输位置设绘成一致性,以确保回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回路板的噪声抵抗能力。五,当应用大规模高速逻辑集成电路时,为了减小连接电位差,减小供电线阻抗和信息线间串扰,应尽量避免选用多层次印制电路板[3]。而当无法选用多层次板时,要对地线进行加宽处理,确保能够实现原本三倍以上的电流速。或者也可以采用小型母线的模式,将地线、供电线依次分布在印刷版两侧边缘位置上,确保可以实现最佳的效果。六,如果印制板存在多个接触片,需要在插头位置上接入电容器,起到母线去耦的作用,并且在去耦电容旁链接高频电容器。

(四)正确选择器件

正确使用抗干扰器件,也是有效控制干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按照不同器件的作用等,可以在设计中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为了确保印刷板的电磁兼容性,应依据噪声的各种特性,采用合适的抗扰电子器件,如二极管、压敏电阻等,以高效吸附浪涌压力;屏蔽变压器系统可以高效地隔离电源噪声;线路过滤可以高效地滤除一定频段的扰动信息。二,可以通过组合电阻器、电器皿、电感器等部件,将扰动压力或流量旁路、吸附、屏蔽、滤除、去耦等。三,一旦抗扰电子器件的使用不当,不仅无法高效地避免扰动,反而可能会成为新的干扰源。因此,正确选择和安置电器皿至关重要,铝电解电容器具有良好的低频功效,应该安置在开关电源进口处;陶瓷电容器则具有较高的高顿功效,应该安置在各集合回路的周围。四,在装设电容器时,应尽可能缩减引线,但不要仅仅因为短而忽略安装位置,应将其装设在Vcc和GND管脚周围,以确保电容器的旁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五,如果板上信号引线阻抗不符,会产生许多反射噪声。因此,在接线终点和始端应接上阻抗匹配电阻,以抵消这种影响。当线路长度增加时,电感会造成振荡减弱。由于串入阻尼电阻,可以控制振荡,提高抗干扰能力,改进波形。

(五)强化器件板规划

不合理的规划会导致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因此应该综合考量,合理安排印刷板上的元件。一,应依据电子器件的设计需求决定印制板的大小和外形,较大的尺度会使印制导线变长,增大阻机,而过小的尺度则会影响散热功能,并且容易引发相邻线路和电子器件之间的反应。二,在印刷板上安装元电子器件时,应尽量将进入出口部门依次放置在板的两端。同时,应尽量使相互关联的元件保持距离,以减少它们相互之间的连接距离。对于运行时间相近或运行电平差别较大的元件,应尽量保持距离,以免发生干扰。三,在设计小型开发系统电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易引起噪音的元件,如时钟发生器和振荡器,并将它们尽可能接近相关的逻辑电路单元[4]。四,为了保证电路板的散热性能,建议将ROM、RAM、功率输出器件和电源等易发热器件,在边缘处、偏上方安装完成,将集成电路设置在输出端。如光电隔离器,稍远处设置低速集成电路和寄存器,以有效地解决公共阻抗耦合、辐照和串扰等实际问题。缓冲器被安装在输入输出端,能够高效地阻止板间信号的传递,进而有效地抑制噪声影响。五,在集成电路上需要存在大功率元件或者需要经过高压电流时,要尽量远离小功率元件或者是低温元件,并将它们分别布线。同时,要避免安装运算放大器或者热敏器,避免出现电感、温漂的问题。

结语:

通过采取有效抗干扰措施,PCB可以有效地抵御大多数常见的影响。然而,由于软硬件功能的可信度取决于机械设备的复杂性,想要有效地抵御某些特定的、小概率的影响,就需要使用更加繁杂的硬件抗干扰电路。因此,在PCB设计中,应依据实际情况和目标要求,采取有效的硬件抗干扰保护措施,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展. 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 电子质量,2020(12):56-60,77.

[2] 李文婷,龙兆芝,范佳威,等. 基于多层PCB罗氏线圈的精密冲击电流测量装置[J]. 电力工程技术,2020,39(1):138-144.

[3] 范立云. PCB设计中的电路板抗干扰措施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616-1617.

[4] 刘梅芳,李华鸿,周易. 抗干扰技术在PCB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20(36):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