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理念下的步行空间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健康城市理念下的步行空间设计

李洁

武昌首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各种关于人行道与车行道相互矛盾的、步行空间内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足的现象扑面而来。本文以健康城市理念和步行空间研究对象,以提高城市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的步行空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安全性、丰富性、生态性和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步行环境设施与景观特色,促进全体人群、步行空间环境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健康城市;以人为本;步行空间

一、健康城市及步行空间的理念

自从1984年多伦多会议提出“健康城市”的理念后,健康城市问题便已经成为世界性重要议题。健康城市是健康的人、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区的有机结合。城市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而存在,并且还是作为人类生活和成长的现实空间而存在,其目标是满足人类的情感提高生活舒适度、自由度和生活质量。所以,健康城市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的意义。这里的健康包括城市健康和人的健康,从而使人类社会发展成人群健康、环境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创造更健康、更宜人的景观,使人们能够回归自然,从健康生活中受益。

步行空间主要依靠徒步作为交通方式的空间,既是一个空间,又是一个空间体,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步行空间中包括各类空间的步行网、人行道、生活广场、步行林荫道等,为城市中广大阶层的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同时步行空间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步行空间可以解决人车分流上的空间环境需求,改善城市环境的健康,保护公共卫生和安全,包括促进相关零售业的发展。它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空间系统,是环境、空间以及每种交通方式的界定。同时整合了商业、娱乐、交通和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和景观特征。

二、健康城市理念下步行空间的构成

随着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步行空间中对健康的规划不足,因此,贯彻健康城市理念与步行空间优化设计有机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城市空间主体对于步行空间物质、精神的需求可以得知健康城市理念下步行空间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空间的整体连续性、安全畅通性,心理的温暖舒适、健康活力的空间环境。

1.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步行空间的整体连续性影响着全体人群的流动、娱乐、休闲、社交活动的展开,出行方式和路径的选择。连续性较高的步行空间可以增加出行路径的选择从而满足人群在步行空间中的物质需求。

在整个步行空间的构建中,应从入口开始就与周围空间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步道的连接性将各个空间连接,使空间之间不再是单一的存在。步行空间也可以同建筑连接,使整个空间环境更整体。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也可以促进整体空间环境的连续性。

2.安全畅通性

步行环境中安全畅通性包含环境安全、步行交通安全通畅与设施保障安全。其中良好的环境安全不仅可以满足全体人群的心理安全需求,还能够促进全体人群在步行空间中进行健康活动;安全通畅的步行交通使全体人群的步行意愿也能够得到加强,同时加快健康城市的建设;步行空间中的隔离防护措施、无障碍设施等,户外的安全保障设施能提供给全体人群在外出活动时最基础的安全保障,降低户外活动风险。

3.温暖舒适、健康活力的空间环境

步行空间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构建温暖舒适、健康活力的空间环境。其中应包括尺度的宜人性、景观的舒适性、空间环境的多样性和健康的引导性功能。尺度的宜人性功能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的步行环境;景观舒适性功能有利于全体人群在步行外出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能够使人心情愉快、舒缓精神压力,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空间环境的多样性功能会给人视觉上的连续刺激,使人产生持续性的精神愉悦,减少疲倦感,促进人群的步行活动;健康的环境引导也能加快健康城市建设。

三、健康城市理念下步行空间的设计

1.整体性、系统性、安全性、公平性

步行空间渗透于整个城市系统之中,建筑、空间环境以及步行空间应当融入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并不是各类空间元素的简单集合。所以,分析整体城市空间层次之间的关系,各个空间中的构成要素要符合整体设计,合理布局、明确主次,使整个城市空间体系整体协调统一。

安全是所有健康行为的前提基础,安全的步行空间环境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为行人创造一个安全和通畅的步行环境是步行空间的重要要素。健康的步行空间设计是面向全体人群的活动空间,重视步行空间公平性原则,满足各类人群的生理、心理需求,提供相应的活动设施以及互动场所,从而构建老少皆宜和谐的步行空间环境。

2.以人为本

人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主体也是步行空间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其设计,立足于人群在步行活动来思考交通与空间的构成关系,为人群创造舒适、便捷的活动场所。健康的步行空间是针对人群设立的活动空间,营造愉悦的空间环境氛围,更利于各类人群的身心健康。丰富的步行空间不仅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也要满足人对于步行空间的娱乐、康养、生态等功能需求。

3.尊重生态

步行空间体系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地貌使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优化步行空间体系既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论健康城市理念下步行空间设计不仅能够通过无车环境的生态廊道来节能减排、节约能源,还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更能够促进城市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步行空间更新改造,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短缺的方法。生态文明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旨在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健康城市理念下步行空间的设计,有利于在城市发展中推动生态健康、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化及步行空间的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伏瞻. 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R].北京:皮书说,2022.

[2] 张子慧,公伟.开放社区视角下的社区街道空间步行体验提升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0,11(03):147-149.

[3] 李野.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1-137.

[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我国中长期绿色低碳转型总体思路[R].北京:中国循环经济学会,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