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激活、发散——连续性习惯助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铺垫、激活、发散——连续性习惯助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叶芳芳

作者单位:永嘉县岩坦镇中心小学 浙江 永嘉 325100

摘要:我国教育界对于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关注日益升温,核心素养教育也逐渐从理念向实践发展,而创新素养中实践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于个人,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加强科学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习惯中的方法和态度加以强化和持续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转变学习方式,塑造创造性人格,构建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习惯养成;创新实践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已有经验和课程内容的结合,从不同领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科学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更加密切,与并行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正因如此,科学教学往往容易陷入误区,被认为是不具备知识或技能连续性的,只需要记忆概念的,在学校教学安排中,也常常出现其他科目教师兼职现象,甚至中低段由近退休教师或行政教师过渡期所任,直到高段,又重回到专职科学教师中,为毕业考试准备。长此以往,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新旧掺杂,难以坚持科学学习习惯,科学学习中积极性不高,应试现象严重,实践创新能力薄弱。连续性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学习模式,在强化和发展中改善目前的困境。

铺垫——连续性习惯养成是方法、态度的持续与加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在培养初期可以得到有效的干预和发展,小学低段就成为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低年级学生遇到的问题往往比较单一,在解决问题时会自然地遵循明确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方法,随着年级增长,问题逐渐复杂,如果正向习惯得不到科学系统的引导和发展,在面对问题时,便极易出现负面解决手段,先前习惯所培养的能力也就此中断。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随着“双减”政策推行与发展,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持续性发展也更加受到关注。

例如科学教学中,对于初进小学校园的学生,面对陌生但又将成为长期生活学习的区域,学生的好奇心在此时达到最大化,常常被形容是“除了上课,什么都擅长”,擅长大胆地看、听、闻、触摸所观察的物体,擅长直言自己的困惑,擅长分享所得给自己的伙伴,科学教学中借机强化这种习惯,延伸为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态度,掌握了多角度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形成了敢问敢说和尽全尽细的态度。随着需求的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需求和疑问,持续并强化方法,学生将意识到肉眼观察不能满足自己观察的需要,开始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认识工具、借助工具、创造工具;随着观察时间与空间的扩大,持续并强化态度,学生将有兴趣和欲望复刻生活中的特殊现象,开始设计进而创新实验,深层思维活动自然发生。

激活——连续性习惯为创新实践搭建支架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吸纳信息、处理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学生的前概念协助处理信息,最近发展区主动吸纳信息,通过后测和及时评价有效反馈信息。连续性习惯无形中成为想象力的骨架,在骨架上填充不断更新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则构成不同创新想法。

科学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代入科学家的角色,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培养学生良好有序的探究习惯,尤其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生长点。

以教科版六下《小小工程师》单元为例,学生有清晰的分析能力,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却在设计时没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正是没有连续性习惯养成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它们就像脑海中的纸飞机,一旦驱动能够在任意方向快速出击,同时调动多处技能时,却落了个散落一地的结果。而创新是在可控中找突破,知识和技能是储备,有清晰的航线和支架才能实现高效组合,才能在建造模型中产生更多创新想法,而连续性的习惯则提供了这个支架。

发散——连续性习惯为创新实践提供保障

学生自信的树立,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能注重鼓励性评价的使用,在德育中增强挫折教育,诸如此类。创新实践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面对不理想的结果时,学生在归因时,没有把实践习惯持续发展的学生,会把原因归咎于“自己不适合”“问题太难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削弱了实践欲望,而具备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态度的学生,在归因时只把这看作是一个实践过程,将其转化为如实客观的科学记录一角,不仅积极性不会受到打击,还能在积累中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因而,连续性习惯成在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中会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连续性习惯养成在学科教学中是相对隐性的存在,培养于课堂知识建构,发展于课外的创新实践,持续性地强化和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黄秀梅.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 教育革新, 2010(4):1.

[2]贾喜贵.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2(10).

[3]韩连启.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

[4]季志芹. 找准方法与策略,促进科学习惯养成——低年级科学习惯养成策略[J]. 新教育(海南), 201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