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森林防火措施及现代化装备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基层森林防火措施及现代化装备的应用探讨

黄林锋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广东韶关市乳源县,512726

摘要:森林火灾可对森林产生巨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燃烧、森林破坏、森林居民受伤以及土壤侵蚀的原因。因此,有关国家机构已将基层火灾列入议程,并通过有关政策和措施,为实施基层森林火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土壤丰富,森林复杂,森林火灾种类繁多。但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实现森林火灾,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利用现代设备。本文考虑到森林火灾的复杂性以及森林保护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设计了深入研究森林火灾基本措施和现代设备的应用,以促进基本森林条件的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而提高基本森林火灾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基层森林;防火措施;装备应用

引言

森林火灾可以破坏林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导致山林被烧毁,毁坏土壤结构,威胁人类生存、对此,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基层森林防火工作,并出台专门的管理政策,针对不同的火灾类型使用先进装备设施,设立扑救体系,通过多种举措强化防火管理力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程度。

1森林火灾及森林防火概述

森林火灾被称为森林火灾。例如,森林火灾可能会烧毁大量的森林,甚至会给周围居民带来生命危险。此外,森林火灾可能损害土壤环境,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最终导致生态失衡。森林火灾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地球火灾,一类为树冠火灾,一类为地下火灾。地球火灾通常是在森林基础上蔓延的火,直接燃烧地球和深层植被。低于1.5米的树木受到地球表面的影响。树冠层火只是一种在遇到强风或低植被时将火焰燃烧到树冠层的火,以引起更广泛的传播,其特征是与地球火共存。地下火灾通常是地表以下的自燃现象或其他渠道火灾引起的地下火灾。森林火灾是防止森林火灾以保护森林财产。常见的森林火灾包括:建立防火通道;建设白森林火灾;建立山区带和防火区;建立化学消防和通讯设备。在森林火灾中,有关人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事实选择自己的方法。同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各种各样的森林防火设备,这对森林火灾的使用非常有用。因此,底层消防队员必须非常认真地对待在森林火灾中使用现代设备的问题。

2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

2.1思想认识不足

基层面对森林防火问题普遍存在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高,并未采用闭环管理措施。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管理机制发生了较大改变,但部分防火人员却并未认识到森林火灾的危害性,防火工作管而不实,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也有部分干部人员存在麻痹心理,不愿意深入解决民俗用火问题,火灾扑救期间部分指挥员存在盲目自信心理,增大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2.2自然原因

自然危害往往是由气候、地理、自然灾害等引起的事件。由于森林受到外部影响,自然原因可能导致森林火灾。例如,在雷暴接触树木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燃烧树木和燃烧森林。这方面的另一个例子是森林中大量的岩石崩塌,其中岩石是由碰撞、撞击和火灾造成的,可能导致森林火灾。据统计,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仅占总数的2%,这是一种随机性质。

2.3防控措施单一

当前基层野外火源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一味杜绝野外用火,忽视了群众的切实利益。同时,森林火灾肇事者也并未得到应有的惩戒,警示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基层部门宣传方式单一,以致群众缺乏防火与守法意识,无法认识到火灾隐患的危害,全社会并未针对森林防火工作形成行动共识。

3基层森林防火的对策

3.1防止人为火灾

大多数人是火灾引起的火灾,焚烧墓地里的文件引起的火灾,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要提高火灾意识,特别是在干燥的季风和高温下,严格禁止一切燃烧活动,以避免森林火灾。最低森林的管理旨在发展严格的消防系统,使受灾者能够进入最低层,动员群众,保持警惕,及早防止包括稻草和土豆在内的某些非法行为,避免森林火灾。发生自然灾害时,要加强监控,采取防火措施。

3.2转变观念意识

首先,应强化理论学习。当地林区部门干部人员应主动学习森林防火理论知识,并召开专题会议、民主会议,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时刻遵循人民至上的管理理念,主动承担防火责任。其次,应强化生命第一的思想认识,在扑救火灾时遵循三先四不打原则,火情不明、气候不利以及地形不利时应先规避,非专业人员、可视度差的夜间、高温大风气候、悬崖陡坡深谷等不利地形时不得打火,真正实现科学灭火。在灭火期间应始终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为其准备阻燃头盔、阻燃服、防火靴、防火眼镜、逃生面罩等专门的安全设备,对于涉及的燃气、电力等输送单位,应及时停运避险,避免出现次生灾害问题。最后,应全面推行林长责任制度,深化改革,落实各主体的职责,构建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模式。林长制应采用行政逐级发包模式,将实际的森林灭火责任落实至一线工作人员,并引入责任追究与生态政绩考核方式,保证政府工作人员充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3.3营造阔叶林防火带

阔叶林具有耐火性强的特点,因此营造阔叶林防火有助于预防森林火灾。从目前情况来看,用于制作阔叶林防火带的植物主要有柳树、杨树、赤杨、榛子树、接骨木、桉树、榆树、黄果树等。通过营造阔叶林防火带,可以形成双层混交林,大大提高森林郁闭度,达到防火目的。

3.4完善森林火灾监控系统

森林火灾监测是防止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森林存量监测措施主要依靠监测设备,如了望塔,但进展缓慢,无法及时、有效和全面地监测森林状况,从而难以满足现代森林条件的要求。森林火灾监测目前正在引进一系列信息技术,通过通信网络和监控摄像头,可以在森林地区建立火灾监测系统,提供全面复盖。现代森林火灾监测系统提供动态监测功能,在较大森林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各样的监控摄像头,火灾地区的详细情况可在第一时间发展,以便尽快通知消防部门。信息森林监测系统不仅监测森林火灾,而且监测森林的生长,对森林存量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并为科学植树造林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3.5强化隐患整治力度

首先,应强化隐患排查力度,对各森林区域进行拉网式与地毯式排查,保证不留隐患,不留死角。期间还应检查林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火情况,防范烧荒与秸秆燃烧问题,消除各种隐患。对于林区周围的散坟,应详细调查并记录档案数据,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无主坟则由村委组织统一管理。春节、清明等祭祀时节,应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改变烧纸焚香的传统行为,采用鲜花祭祀、集中祭祀等方式,尽量减少火源。同时,还应全面排查林区周围的输配电设施,针对电力线路建立管理档案,制定具体的隐患消除方案。针对老旧设备,应由所属单位定期更新维修,且还应开展线下林木采伐或可燃物的清洁工作,明确清理计划与费用标准,由电力设备所属单位支付费用。其次,应强化管控野外火源。森林防火时期,应由林草、公安等部门牵头,当地政府机构配合,强化控制野外火源,坚决打击违法使用火源的行为。实际管理期间,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应及时设立火案台账,保证每起案件均设定指定负责人员。且还应定期查账,奖励处置得当的案件,惩罚管控不力的行为,做到奖罚分明。

3.6做好森林防火宣传

为了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森林进程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森林火灾的原因。森林部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因特网等各种媒体渠道传播森林信息,以提高公众对森林火灾危险的认识,从而提高对火灾危险的认识。在森林火灾高发季节,必须加强森林火灾的传播和检查,警告人们严禁在野外纵火,发现违法行为时,必须立即制止甚至惩罚。

结束语

森林火灾可以直接破坏森林资源,由此基层政府单位应深入分析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针对性采用灭火措施,灭火期间除了应使用传统模式外,还应引入现代灭火装备,并设置防火沟与瞭望台,增加化学灭火站等,真正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郝晓静.常见的林业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14):65+67.

[2]黄耀辉.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措施[J].乡村科技,2020(20):52+54.

[3]徐满红,颜宇科.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措施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06):141-142.

[4]张学金.新形势下森林防火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10):222-223.

[5]陈猛.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消除森林火灾隐患[J].农家参谋,2020(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