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高职高专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洁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050228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高职高专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都逐渐意识到不能只是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舞蹈动作练习,也必须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高专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同行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高专;舞蹈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高职高专舞蹈专业繁荣发展,由于受到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约束,高职高专舞蹈的教学效率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必须要改变现阶段高职高专舞蹈教学的现状,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了解现代教育的全新理论,一直都重视教育创新的发展,采取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练习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对其身上的艺术细胞进行深入挖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否则就很难获得良好的舞蹈教学效果,也更加谈不上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

一、认真分析经典舞蹈形式,提高舞蹈创新意识

高职高专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必须要将分析经典舞蹈形式作为重要基础,与学生一起对该类舞蹈形式的 突出特征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断创新舞蹈形式。具体来讲,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结合舞蹈教学的内容,正确选择关于该类舞蹈的教学资源,其中包括视频资料,还有图片资料等鞥,而且适当的拼接或者删减一些资源,为之后的赏析教学打下基础[1]。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此课节侧重于理论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将自身的教学引导性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学会比较该类舞蹈的形式和平时联系的舞蹈形式有何不同,重点分析其不同点,可以从该不同点出发,引导学生将舞蹈形式转化的特征充分掌握。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对各种舞蹈形式的特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敢于创新该类舞蹈,创新点必须要在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其中包括舞蹈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有舞蹈动作的编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将相同类型的舞蹈角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变化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该部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与塑造舞蹈角色有关。比如:师生一起对芭蕾舞有关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对该类作品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将人物形象的变化重点突出,包括多个方面,有参演的人数,还有服装道具等等,如《天鹅湖》该类经典舞蹈的形式变化等等。然而因为评价舞蹈艺术有着较强的主观性,教师对各种舞蹈形式进行评价时,不能一味的评价,必须要从创造创新的角度出发,合理分析舞蹈艺术形式的各种变化,以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舞蹈创新意识。

二、详细介绍舞蹈中蕴含的文化色彩,体现出舞蹈行为的文化表现形式

要想让学生在舞蹈创新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向班级学生详细介绍舞蹈中蕴含的丰富文化色彩,将舞蹈行为的文化表现形式充分体现出来。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又或者是欧式文化。就舞蹈形式变化来看,我国传统文化比较适宜学生实施创新。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将舞蹈与文化二者进行结合也是十分普遍的,然而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而且舞蹈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非常灵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舞蹈的创新打下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将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从文化知识的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该类知识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资源,能够引导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练习或者对舞蹈形式进行选择时,获取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部分不错的文化创新舞蹈播放给学生看,比如:《唐宫夜宴》舞蹈等等,该类舞蹈体现了我国唐朝传统文化,而且加上灯光的变化,也让舞蹈动作的姿态相当美妙。然而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舞蹈艺术和文化的结合,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学生在进行创新时应该将各个文化历史阶段的人物妆容以及服装等特征清楚明确,这样必定可以科学创新,将创新型舞蹈在视觉方面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

三、调整舞蹈教学的方法,体现出舞蹈教学的灵活性

就教师教学来看,高职高专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和改变舞蹈教学的方法,将舞蹈教学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出来。具体来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要将理论教学联系动作教学,从理论知识的角度,拓宽学生的舞蹈知识视野,在学生的舞蹈动作学习中灵活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站在理论转化性的角度,对舞蹈动作的具象化形式特征进行合理分析,以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理论实践资源。并且要想真正满足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分层教学意识,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尽管学习舞蹈基本功是相当刻苦的,而且学生要积极突破自己,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都有差异,那么对舞蹈动作的适应性也必定存在差异,这样会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状态,尤其是舞蹈动作的创新,很多能力很差的学生,也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又或者没有勇气大胆创新。其实,对于高职高专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对该类学生的心理,应该多加重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来不断创新舞蹈动作,也要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理论知识,发散舞蹈学习的市委,使舞蹈学习有更高的思想高度,以主动分析舞蹈动作的特征,积极参与到之后的练习中。同时,针对学生在平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驾驶需要鼓励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防止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积极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实现舞蹈动作的创新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是创新理论,另一方面是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正确选择与学生认知能力相符的教学方法,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舞蹈动作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自信心,以促使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舞蹈学习中,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宇.高职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尚舞,2022(07):110-112.

[2]张佳晨.高职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戏剧之家,2021(31):135-136.

[3]易倩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艺术评鉴,2021(1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