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与曲艺戏曲的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浅谈声乐与曲艺戏曲的联系

叶阳

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353000



摘要作为在历史长河中随着众多表演家、艺术家不断拓展与积累,经历长久沉淀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曲艺戏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与庞大的规模。现如今,作为当下受到众多关注的中国传统声乐在戏曲曲艺的传承和借鉴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声乐;戏曲曲艺;内在联系

引言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学科的声乐课程开始进行了普遍的推广。再加上西方文明的渗透,导致了现在的中国民众对音乐的审美理念与价值观上,已经产生了一个所谓西化”的普遍性。新时代的声乐,既要传承和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也要体现我国的民族特色,和西方的科学教育融合起来,将呼吸、发音方法、声调等融合起来。

一、声乐与曲艺戏曲的联系

(一)传统声乐与戏曲曲艺的共通点

追根溯源,传统声乐与戏曲曲艺拥有着一样的发展历史和背景渊源。从宏观上讲,传统声乐中就涉及到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各个领域,基于此从20世纪后的传统声乐与曲艺都在传统声乐的范围内,是构成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就情感传达而言,双方都表现出了含蓄、内敛的代表着中国劳动人们的性格特征,传递了中华民族对于祖国统一、家庭团圆、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可以看出双方在人文与艺术上的表达非常一致,同时充分发挥音乐功能上的美育教育作用,表现出与寓教于乐的特点。

(二)传统声乐与曲艺戏曲的不同点

其一、双方的艺术目标存在差异。我国民族声乐虽然借鉴传承了戏曲曲艺中的古老精髓,但它也同时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艺术产物,这也使得民族声乐在演绎发挥上游刃有余。戏曲曲艺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其长久以来坚持的理念就是以传统为第一要义,强调历史韵味,其中戏曲行业强调的严谨性和地方性也是亘古不变的,“移步不换形”这便是戏曲的独到之处[2]。由此可见,二者在艺术发展目标上就大相径庭,这也体现了二者最为明显的发展相异性。

其二、双方的表现方法与风格存在差异。传统声乐是通过个人表演来表现表演风格,进而展现体现民族风格。对于戏曲而言,在唱法与派系上会有更加细致的区分,更加倾向于多人演奏来展现歌曲风格,彰显群体表演的表演特点,凭借一种具有东方韵味的歌剧来体现民族特点。同时,传统的戏曲曲艺在表演风格上是通过派别进行区分,这也是与声乐表演风格和艺术表现上的的不同之处。

其三、双方的实践形式存在差异。民族声乐是可以二度创作的,它主要基于作品表达的内涵与作品创作风格。但戏曲却相对严谨,讲求程式性与规定性表现。戏曲有着其既定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板式,而曲调的变化讲究唱、念、做、打表演技巧,多通过戏剧人物来调动不同的情节和环境,较少有发生二创的现象[3]。而声乐更通过情节、环境等激发表演者演唱风格。这也从侧面表明,戏曲最讲究原汁原味的文化特性,传统的便是最好的,同时民族音乐也在不断演变。

二、传统声乐与曲艺戏曲之间的学习应用

(一)呼吸方法学习

随着声乐的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呼吸方法也随之不尽相同,而现阶段的呼吸练习方法主要都是胸腹部结合呼吸。在胸腹部结合呼吸方法中的核心点在于胸腔、横膈肌以及腹肌三者之间的统一,横膈肌在吸气是下降,充分打开胸腔,强化呼吸能力。然而加强呼吸对于声带存在一定的伤害。

在传统的戏剧中,“气沉丹田”是一种腹部呼吸的方法。所谓的“气沉丹田”,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气引入到“丹田”之中。这套呼吸方法需要做深呼吸,吸气时,横膈肌会下陷,将腹肌挤压向上,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内息进入丹田的假象[4]表演者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错觉,很容易产生人的呼吸与口腔、头腔是议题的感觉,发出的声音更加清楚。从实质上来说它与胸腹部呼吸的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本质上两者都是要以深呼吸为基础的。

(二)吐字唱腔学习

戏曲注重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的唱法,吐字和唱腔存在相互作用。“字正”指的是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将嘴巴的位置和形态调整恰当,“腔圆”指的是发声共振的位置要精准。演唱过程要时刻注意嗓音的优美,吐字圆润、清晰。

(三)民族化唱学习

在西方声乐教学系统的浸润下,声调训练与美声结合,无论是声调、音质表现,都偏向于美国,民族声乐的民族性、音质特性都受到极大的削弱。声乐艺术要将民族性的优势发挥至最大,将自身充分融入到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当中,将地方性特点与戏曲特点紧密联合,推送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声乐艺术。

(四)发声方学习

字音发声是声乐发声训练过程中的核心,而这也是语言艺术的体现。传统声乐与曲艺表演都是以汉语的发音为基础,尤其是是戏剧表演,对于吐字咬字要求更加严格,要求精准的唱腔来对情感进行诠释。而其中发音正、吐字清晰是其基础,注重字头与音韵[5]

在进行声乐练习过程中,“字正腔圆”是表演者的基本要求,与演唱技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咬字、吐字上,声乐应多多借鉴学习,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特点极强的民族声乐曲。

声乐唱腔练习中,多采用背诵唱词的方式,与戏曲中的唱腔相似。特别是“喷口”和“归韵”。它要求字头一定要准确,字腹要有空腔,字尾要有音节。

结束语:中国曲艺拥有着极强的文化底蕴,而声乐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经受曲艺的影响,不断丰富滋生,增强声乐艺术价值。戏曲曲艺与声乐之间是你融于我我融入你的关系,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发展,为我国的艺术表演方式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途径,推动中国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改立.20世纪以来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强,薛亚君. 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作品融合的探究[J]. 艺术科技,2022,35(1):99-101.

[3] 陸伟,余志鹏. 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借鉴[J]. 黑河3院学报,2020,11(12):153-155.

[4] 宋思儒. 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融合[J]. 艺术评鉴,2022(4):20-23.

[5]李墨.民族声乐与曲艺、戏曲之间的关系探究[J].大观(论坛),2021(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