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监理资料整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房屋建筑监理资料整理分析

虞筱雯

浙江恒跃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314400

摘要:基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特殊性,安全监理资料整理始终是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构成要素,其不仅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期间相关从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关乎着工程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这是因为安全监理资料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最为真实和完整的文字记录,也是工程建设施工信息存档的基础依据,对于衡量、检验工程建设总体质量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工程建设中安全监理资料整理重要性的分析研究尤为关键。本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监理资料整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理资料管理

引言

传统的建筑工程资料以纸质载体的实体资料为主。随着工程项目增多、工程规模扩大、工程建设形式多样化发展,工程参建单位及部门交叉环节增多,传统纸质载体资料已无法适应工程建设节奏,在此背景下,工程资料在线流转、审批、保存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受到各方参建单位的认可,采取“双轨制”资料管理的地区日益增加。

1、建筑工程资料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包含多个专业,涉及到多个环节,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工程资料,具体而言,建筑工程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施工前的相关文件,主要包括图纸会审、原始设计方案,施工中发生设计变更的设计方案变更资料、施工方案以及竣工报告等;而施工过程中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监理方案、施工工艺细则、会议纪要等;针对施工材料则包括原始施工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施工应用记录、半成品购置记录、材料入场时的见证取样及检验记录、水泥砂浆配比检测试验报告等。其次,竣工图纸,该项资料是整个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资料内容,是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审核的重要依据,竣工图纸主要包括总体平面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电气工程竣工图、通风管线竣工图、室外管线及室内外装饰竣工图、给排水竣工图等。最后,综合性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相关审批文件,施工前期的环境勘测资料,项目中标文件、合同内容以及审批文件;此外竣工验收时期的资料及验收结果也属于综合性文件资料的范畴。

2、工程资料信息化管理现状

目前工程资料管理面临部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管理手段仍有较大的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程监理资料涉及的门类庞杂、范围较广,专业跨度较大,而且数量巨大,大部分的工程资料签审流转是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部分工程资料贯穿项目的不同施工阶段,这样导致工程资料的管理难度较大。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实际工作业务不完全匹配,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标准不统一,造成工程资料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能全部共享。如建设单位在用地规划审批和施工审批阶段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定方案通知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意见等,是由不同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的,大多地区采用线下办理的方式或尚未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又如建筑材料供应商可通过统一的建材管理平台提供电子版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在未搭建建材管理平台的情况下,只能提供纸质版质量合格证明。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目前的工程资料采用扫描+纸质双套制形式归档,制约了工程资料无纸化发展。工程文件涉及主体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参建各方心理抗拒,参建各方主体管理部门,建设工程资料电子化管理重视不够。质量文档、技术文档、安全文档等的信息化管理不系统,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层面来建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需求还很有限。

3、建筑项目资料管理配合使用可行性分析

3.1提高监理资料整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想要充分发挥安全监理资料整理的最大价值,必须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监理资料整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积极搭建集策划创建、管理控制、管理执行、成果利用于一体的监理资料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安全监理资料的动态化整理。另外,还应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创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对相应的工程台账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同时做好相关信息数据的及时归档和备份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信息混乱或丢失现象,尽可能保障监理资料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方便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对各项监理资料进行随时调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减轻安全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精准评估安全管理状态,及时甄别监理资料整理工作中的细节性疏漏,进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2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精细化

施工方案在编制和制订过程中按有关规章制度有序地进行,报审、报批流程合格,签字盖章手续齐全,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相关专家论证方案签字、存档手续齐全。技术交底应在工序开始前进行,交底内容详细,包括不限于:图纸要求、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施工工序、操作要点、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应急措施、附图等,交底签字齐全,交底留有影像资料。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按建筑文件形式规范化、统一化编制,保证资料不缺项、不漏项,编制与施工现场同步进行,工序施工时间顺序填写不倒置,重要工序、隐蔽验收资料不出现同一张照片,签字盖章手续齐全,及时把办理完毕的工程资料移交资料室,不得借故拖延或私自留存。施工物资材料编制进场台账,复检材料严格按规范要求批次送检复验。施工物资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报告至少要厂家提供一份原件随车进场,保证物资材料进场验收的及时性。进场物资材料验收时要留有影像资料,照片中体现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的参与、使用部位、材料名称,验收日期、验收结果等。施工试验与检验资料编制台账,及时取样送检,在试验与检验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将记录资料报送建设(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及时追回汇总、组卷、归档。需要第三方检测的工程部位,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检测计划,提前协调安排检测工作。最后,建设工程项目应每月组织内部资料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做好工程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标识、贮存、保护、编目等工作,使工程资料的充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得以体现。

3.3健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专门设置相关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部门,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资料管理,完善资料管理人员的配置,建立健全的管理团队内部组织结构。建筑企业在完成招投标工作后即可进入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阶段,企业中标后即可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做进一步归纳、整合,根据工程实际要求重新编排部分工程资料,以保证技术资料的适用性。此外,建筑外企业要详细分析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技术要求,然后再确定工程技术资料的类型,明确施工建筑项目的质量要求、施工方案,确立工程技术的执行标准、执行方案,与工程相关单位做好技术交底,保证承办方、合作的施工方能够准确、详细地理解建筑工程的技术要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同时,施工企业也面临着严重的管理问题。施工项目资料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筑行业后续维修与发展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卢静宜,李晓明.铁路工程施工监理资料的编制与管理[J].四川建材,2022,48(1):186-187.

[2]杨阳.加强新时代城建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居业,2021,(1):173-174.

[3]杨海梅.建筑工程监理监理资料管理及完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175-176.

[4]周建秋.浅谈工程建设中安全监理资料整理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9):172-173.

[5]胡永胜.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全寿命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