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裂缝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建筑施工裂缝分析

王少朋

130682199012094516

摘要:近几年,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项目质量较低,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地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空间还很大,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建筑施工裂缝问题,如果建筑物出现了裂缝,那么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施工;裂缝成因;预防措施

引   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然而因为一些自然因素和建筑材料和设计的影响,建筑物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同类型的裂缝。这几年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是质量低的项目依然存在,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地方。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如果水、水泥及骨料计量有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广泛采用的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塌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拉应力影响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又会在内部出现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3.模板、垫层过干

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垫层过干干燥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干燥的模板、垫层吸水量很大,也可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4.过分抹干压光表面

混凝土浇筑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的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收缩,导致表面龟裂。

5.混凝土的养护不当

过早、过迟养护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尤其是过尽养护,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裂缝。

6.拆模或上荷载的时间

过早拆模或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就上荷载或在施工中不注意钢筋保护,负筋位置不正确等都会出现裂缝。

7.施工中未按规范施工

如一次打不完的混凝土留斜坡茬,疏松的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在浇筑新混凝土时就容易出现裂缝。

二、 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分析

2.1 温度作用产生裂缝

在一些新修建的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开裂地点是顶层的屋面板与墙体,导致其开裂的主要原因就为温度作用。温度作用导致结构出现开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筑物的顶层以及楼屋面,尤其是建筑物的两端比较常见,纵墙和横强都可能出现温度裂缝,比较长的温度裂缝可以跨越两个楼层。在温度裂缝的形状中,斜向裂缝是较为常见,呈现中间宽、两端细或者一端细、另一端宽;再就是水平发展的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呈现两端宽、中间细并且断续状发展。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过大,不同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在温度作用下产生不同的变形,变形过程又受到外界的约束,进而造成温度裂缝的产生。

2.2收缩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多余的水分会由表及里的蒸发出去,在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上就会出现温度差值,使得混凝土构件横截面出现不均匀的干缩。混凝土由于受到收缩作用进而在内部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塌落度的大小对裂缝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混凝土在具有较大塌落度情况下,在进行施工振捣过程中就会出现砂浆层以及水泥浮浆层,这两层含有较多的水泥、收缩性能较强;在混凝土凝结硬化时就会有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出现急剧的收缩,因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无法抵抗变形作用,因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此外,因基层混凝土的收缩系数小于砂浆层,因而在两层交接处会出现不均匀的变形,进而导致交接面处产生裂缝。

2.3 沉降作用产生的裂缝

在砌体房屋结构中,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在结构应力较大部位出现沉降裂缝。在多层建筑里这种裂缝可能会发展到2层的地方。若建筑的地基的承载能力出现突变,沉降裂缝也有可能向建筑物的下方发展,严重时可能布满整个建筑物。这种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法不当或者设计失误造成的;若建筑采用桩基础,当桩基础依靠静载试验对地基承载能力检测时,因桩基础施工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的数量也有限,因而很难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影响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进而导致基础因沉降作用而产生裂缝。

2.4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操作方法不当等就容易出现施工裂缝,这种裂缝的分布没有规律可言。造成这种裂缝出现的原因有:管道设置不当、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要求、楼板厚度不够、混凝土养护条件差、混凝土浇注方法和顺序不对、浇注速度过快、混凝土模板过早拆除、施工缝未妥善处理、施工缝设置不合理、钢筋保护层过大、浇注前钢筋变形过大、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裂缝处理的基本方法: 1、对于一般裂缝,可先将裂缝清理干净,用1:2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2、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槽,用1:2水泥砂浆补平。

三、 建筑施工裂缝预防措施分析

3.1 设计过程中预防裂缝的产生

(1)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在建筑物设计时应当尽量将所有构件都处于保温层包裹中,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度裂缝的产生。(2)收缩裂缝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而且混凝土强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收缩裂缝,因此,在建筑物设计中尽量避免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对于建筑物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应按照构造要求配置钢筋。(3)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非承重性裂缝的产生;对于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应尽量使温度作用与收缩作用同时出现,这样有助于建筑物变形的协调性。

3.2 施工过程中预防裂缝的产生.

(1)在进行混凝土拌制时,在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绝对用水量以及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凝结硬化时容易出现大量的水分蒸发,降低混凝土拌合时的用水量,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的水分蒸发量,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拌合混凝土的用水量,条件允许时可以添加高效减水剂。(2)通过有效的安排施工顺序,可以降低建筑物各构件之间的应力作用,进而避免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如可以先进行建筑物墙板的施工,然后再进行底板的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因底板对墙板的约束而引起墙板出现裂缝。(3)注重混凝土的养护;有关研究指出,若普通混凝土是在水中进行养护则可以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混凝土浇注结束以后,要尽快用草帘等进行覆盖并进行浇水养护,这样就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当不少于14d。(4)混凝土浇注、养护过程中所用的模板起到支撑混凝土自重、保证混凝土形状的作用,因而在进行模板拆除时应当确保混凝土自身的强度能够承受外部荷载作用。

四、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作用、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干缩、施工因素等的影响而产生施工裂缝,为此,应当从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而有效预防施工裂缝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