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及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及控制分析

赵,珺

江苏中衡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210000

摘要:在当前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中,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有效的审核、对比和查证等工作,将送审工程中不符合施工合同的内容进行及时纠正,同时也需要将违反目前计价取费标准、对应政策文件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的问题进行纠正,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更加规范。不过结合部分单位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看,受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影响,需要审核人员高度关注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不断降低结算审核的风险。为此,本文会先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概述,然后分析具体的审核风险,最后提出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期望可以更好地发挥结算审核价值。

关键词: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控制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基于工程项目投入资金的逐渐增多,需要企业关注结算审核工作的落实。造价结算审核作为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重要工作,在其审核过程中需要借助工程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多种审核方式的应用,进行工程造价的全面、可靠审核。利于发现工程造价中的问题并了解结算审核风险,在及时有效的完成问题的纠正处理下,可提高工程造价的结算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能得到宏观调控。不过审核工作容易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风险处理策略进行研究,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需要。

1、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概述

在目前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时,需要对其工作要点进行明确。具体有以下方面:第一,需要对审核重点进行明确,确保工程设施单、工程量和工程预结算书等信息可以有效收集,同时也要结合施工图纸、招投标书对实际的工程进行查验对比;第二,要对工程造价结算的审核人员进行规范性管理,确保审核人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养与审核能力,可以提高审核质量及效率;第三,要对审核方法、制度进行设计,前者要结合不同的审核内容进行明确,后者需要结合实际存在的审核风险进行对应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最终可以确保审核方案具有合理性。

2、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

2.1审核准备阶段的风险

在审核准备阶段中,有着以下风险:第一,送审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提高后续审核工作的质量,且在送审材料不足进行二次后补时会违背审核原则,无法确保后补材料具有真实性;第二,在审核前,未结合审核项目积极制定合理的审核方案,且在流程上也缺乏衔接性和合理性,不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质量及效率。

2.2参审人员自身的风险

受到审核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对审核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具体有以下不足:第一,员工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结合审核需要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第二,员工的综合素养较低,在缺乏岗位素养下,无法提高审核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审核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价值;第三,审核人员在审核中缺乏法律意识,容易在外在诱惑下出现审核问题,不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效果。

2.3审核过程阶段的风险

在审核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风险:第一,审核人员过于关注对图纸和材料的应用,未进行有效的现场核查,不利于提高审核的科学性;第二,审核中未结合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和不公施工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审核方法选择,无法提高审核结果的合理性;第三,在审核中缺乏有效的审核制度,无法明确审核工作的标准要求和员工的义务规范等,容易出现审核工作偏差和争议,制约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开展。

3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的控制策略

3.1审核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策略

在进行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时,需要结合审核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需要确保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结算审核相关的数据可以有效进行审前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审核方案中的流程进行合理制定,同时在方案中也需要明确不同的分工,使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有着较低的风险;第二,在进行送审资料的收集时,也应做好对送审资料的初步审核,关键对文章中的签字、盖章处进行有效性审核,同时对重要的送审资料进行备份保存,降低送审资料遗失的风险。另外,也应确保送审资料的收集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而才可以得出更客观和科学的结果,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送审资料一般有补充协议、工程图纸、材料及设备采购发票、工程变更、工程预结算书、施工组织设计、会议纪要、材料价格确认单、工程验收记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现场勘察记录等;第三,需要对初审工作中缺乏的资料进行送审时限的明确,能有效提高初审的效率。同时也应对结算审核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能有效界定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对工程造价审核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歧义进行引导,利于提高审核质量。

3.2审核人员自身的风险控制策略

对于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而言,积极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养后,能提高结算审核的效果,不断降低审核风险。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做好审核队伍的组建工作,一方面可以选用原有的审核人员,在其经验丰富和基本技能扎实下,可以提高审核队伍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招聘快速组建审核人才队伍,利于提高整体的结算审核效率和质量;第二,需要开展一定的教育工作,首先要对培训内容进行完善,可以结合实际审核中的问题进行培训内容的补充,也可以结合新时代造价审核工作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训内容的优化,能提高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要对培训方式进行优化,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降低时间和空间对培训工作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第三,要做好针对审核人员的管理工作,既要结合员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价值进行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的优化落实,也要结合员工工作质量低的问题进行岗位适配性的调查,确保在有效的审核人员管理下,不断降低审核人员自身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

3.3审核过程阶段的风险控制策略

在具体开展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工作时,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需要在该阶段做好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满足工程建设在效益方面的需要。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造价结算审核需要关注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工作。首先要对已经竣工的项目进行现场的审查,确保已竣工项目和工程项目中标注的竣工内容具有一致性,同时在规模和特征上也要进行一定的考察。其次,需要重点对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事项进行核实,利于在了解工程项目的真实数量和类型后,做好各类审核方法的选择,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效果;第二,在进行材料的审核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审核,既要明确价格的真实性,也要对材料的真实用量进行核实,确保材料的应用具有合理性。同时,针对可以结合施工情况而进行调整的材料,需要对其原始凭证进行审查,尤其是关注装修过程中的材料应用审核,利于提高项目工程中的造价结算审核的质量;第三,在工期长的项目中,基于材料的波动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在价格波动较大时,需要在实际的审核中先明确是否按照施工合同的内容进行结算,增强审核效果。同时审核单位也应积极制定合理的审核标准和流程,可以更好的提高造价的结算审核质量,发挥造价结算审核风险控制的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化的推进中,既带给建筑企业较多的发展机遇,也在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下使各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积极做好结算审核工作,能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不过结合部分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看,在审核准备阶段、审核人员和审核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风险,需要借助有效的事前准备工作、审核人员培训和现场的工程量核查等工作,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质量,最终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学亮.工程造价结算审核风险分析与控制[J].建筑与预算,2022(09):19-21.DOI:10.13993/j.cnki.jzyys.2022.09.007.

[2]钟莉芳.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与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212-213.DOI:10.19474/j.cnki.10-1156/f.002238.

[3]杨成钢.分析建设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有效控制[J].民营科技,2017(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