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彭燕萍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工程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属于战略发展问题;对于项目管理而言,属于战术问题。工程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检验和反映企业工作的重要窗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工程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是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四大指标,其落脚点就是施工现场。这就需要把现场工程管理放到重要的位置。创新现场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创新性活动,也是形成和运用新构想、新观念的活动。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场管理;创新

引言:由于工程管理包括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可以说贯穿在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且至始至终,所以是检验和反映企业管理能力和效益工作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使得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相对应,工程管理以安全、质量、工期和成本作为四大项指标,其关键点就在于现场工程管理,必须把它放到足够高的位置加以创新。

一、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而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建筑市场存在种种问题,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要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二、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最近几年来,我国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施了相关的对策,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修正,但是无论从技术、设备、安全材料管理等方面所实施的效果来看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安全问题。施工现场工程的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需要构建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小组进行统一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因为现场施工管理所处于的环境非常复杂,并且从客观角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非常严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人的安全状况、施工现场的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并完善日常的安全管理。因此,在进行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施工和管理。

2.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材料管理问题是最为主要的问题,这是因为材料的造价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达60%―70%,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尤其是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从材料的品牌、规格进行合理的市场调查,最后在确定购买的厂家以及购买的数量,货比三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现场施工技术有待提升。施工现场所需要管理的内容很多,施工人员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相对复杂,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优化程序需要关注的是企业自身的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并且要求其能够掌握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从整体上强化施工的效率和整体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完善施工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

4.强化施工设备的力度。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就是机械设备,在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设备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并且减少建设资源的闲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并且保障工程总体质量。但是,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存在着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故相关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应该利用好机械设备,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保养问题,降低设备出现故障,从而提高部门的管理效率,达到提高机器合理使用的目的。

优化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想工程项目施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首先就要积极准备各项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检测工作,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视施工图纸的设计环节,企业要筛选符合条件的信誉好、技术好的施工图纸设计单位。进行图纸审核阶段,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都必须同时参与研究,共同协商,根据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对其深入解剖,待每个参与方都确认后,万无一失时方可授权施工方投入使用。二是图纸确定使用后,参与方都需进行确认商讨,需要请专业人员对施工的场地、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以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实施。

2.对于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应按照规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相关部门要掌握建筑材料的实时价格,购买性价比高的材料,并且要得到相关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测。二是要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建立健全的抽检制度,将劣质的材料拒之门外。三是要与供货商达成协议,以保证货源供给的充足。四是保证建筑材料存放得当,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分类存放,防止其发生腐蚀、受潮、干裂等现象。

3.对于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较为复杂的工艺,施工单位要与高技术、高标准、高信誉的设计单位进行合作,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承包的施工方要按时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测,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施工现场要安排相关的技术指导人员,对于技术生疏的施工者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把控整个施工项目,使各个项目顺利实施。对于出现的技术难题要及时优化,杜绝因技术不成熟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设置组织机构应当遵循目标性、精干高效、管理跨度适中、分工协调、分层统一管理、执行与监督分设等原则。

4.对于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的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是实施项目必不可少的前提,其是维护施工作业顺利、有序实施的基石与保障。而施工安全包含两个方面:建筑安全与人身安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对待安全措施敷衍了事所造成的。因此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5.对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优化。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更多的先进技术也逐步被运用到施工的过程中,这就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单位要建立起一套培养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施工工艺,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工作责任意识,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开展。

结束语:创新工程计划管理模式、强化对人员的管理和创新、强化现场管理技术和质量的管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等可行性的建议。在这些管理与创新中,本人认为首先是建筑从业人员应具备创新的管理理念,然后完善施工的管理创新的方法,从而完善工程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模式的改变中提高工程的管理创新,强化工程现场管理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最后实现从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冯海林.试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8(9):225.

[2]许太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53-154.

[3]张欣国.分析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7,000(0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