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

马云飞

辽宁卓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136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其中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以及高质量的机械设备。目前,建筑手段不断丰富,多种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不同程度影响施工,增加成本投入,甚至影响施工单位的行业形象。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就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调配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工程复杂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备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在建筑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与使用功能。要想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就要强化设备的管理力度。

1现阶段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中的问题分析

1.1安全管理意识匮乏

建筑施工的现场中,对于施工人员及设备管理是较为重要的部分,该管理中的水平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极为直接,尤其是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场配置,对于机械作用发挥、使用安全影响极大。但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建筑行业对于管理及调配人员的没有完备的培训计划,这也使得人员的综合水平素质较为低下,且在施工现场进行机械调配的过程中,对于机械安全管理的控制及掌握较为不善。据相关统计,建筑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逐年递减,但在现代技术、管理理念的不断完善下,其下降的力度相对较慢,因此在施工安全及效率方面,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安全意识若是不能提升,对于整体工程发展有较严重的影响。

1.2机械设备存在问题分析

建筑现场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是极重要的部分,虽然机械设备的生产厂家较多,但是生产制造的规模及生产流程并不一致,且于经济方面具有限制性,导致机械设备于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性,由此使得机械设备的运用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较大部分建筑建设单位,现场的施工设备都是以租借的形式得到,仅有部分为采购所得。此类租借设备在保养及维修方面没有较为完整的流程,管理方面也无法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因此,机械设备在进行使用时,对建筑施工产生了影响,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2施工现场施工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2.1机械设备人员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想要完善的话,就需要对机械设备人员管理工作加强,具体为以下方面:首先对安全管理意识进行加强,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意识,同时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宣传工作落实。建筑单位需要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引入专业管理人员,把机械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在实际管理中进行运用,由此对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状况进行评价。于此基础上构建完善化的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责任制,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能够被约束起来。其次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建筑建设企业对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全面进行落实,从而使得机械设备人员在操作流程上能够全面掌握,能够对人员的设备操作起到规范作用。通过对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进行培训,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养护更加重视。设备使用时,要根据机械设备使用范围及功能进行,从而使得机械设备作用得到完全发挥。

2.2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进行机械设备的租聘及购置时,要建立在施工现场及施工需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选择的机械设备在性能及质量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从而使得机械设备选择能够达成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制定养护维修的制度,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修,同时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检查工作全面进行落实。同时在施工进度计划中,对进退场的建筑机械进行动态的跟踪,收集并整理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资料,对有关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技术档案进行建立。安全管理技术档案能够对机械设备于工程施工中的状态进行反映,对于安全生产检查提供便利,并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落实。同时要满足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的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要求,同时也符合技术档案建立的原则。完善机械设备的生产安全资料,有利于维修、养护流程化操作,便于系统性的进行机械设备管理。

3施工现场使用建筑机械设备调配措施

3.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调配原则

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应用时,需要具有联系性的、综合性的管理体系,由此达成机械施工作业的最佳技术、经济效果。要达成机械化施工的预期效果,就需要根据不同工程特点,根据建筑施工要求及内容对施工机械合理调配问题进行解决。达成施工任务、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基本需要,对各项工程目标达成。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调配过程中,要对施工机群的协调性满足。机械调配的最终目的是施工任务质量以及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同时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对机械设备使用的系统性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机械的生产能力及性能能够达成建筑施工要求,设备投资额得到降低。在进行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调配时,需要保证与施工组织的协调性。进行机械设备调配的目标是满足施工需要,最大化的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促进项目经济效益提升。最后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调配时,要选择集中、分散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得机械设备使用达成最佳效果。由此便要求,在进行机械设备调配时,需要与施工组织一致;调配能够为施工提供便利;机械设备调配要与项目特点相适应,能够有一定的调整灵活性;机械技术规格要能够达成工程技术标准;工艺能够达成要求的情况,尽量选择重型机械,同时对其工作量进行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优越,同时可靠性较高。

3.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调配方式

在进行建筑机械设备调配时,具体流程为:先进行机械设备问题的分析,对原因进行寻找,同时结合实际条件,并采取有效实行措施,对最终选择方案能够达成实际施工需求;其次在调配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先进行机械设备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性的分析、考量,全面了解方案内容。主要是对施工相关要求的满足情况,对机械设备和调配方案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此类综合进行考量时,涉及到定量性的因素,同时还包含有定性因素。在管理水平条件不尽相同时,在指标上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所以在实际进行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将最优方案确定;再次则是施工中有较多影响因素,且各项因素也具有关联性,在对影响程度分析及确定中,具有一定复杂性。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调配进行解决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式,于此基础上对机械设备调配工作完成,该调配方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4结束语

在对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及调配重要性的得到明确,同时机械设备合理选型及科学配置达成的情况下,能够为施工机械化的效益进行保障,进而为施工项目效益提供保障。科技化是现代生产建设的重要标志,但是也需要正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应用中不正当的消耗得到减少,设备利用率能够得到提升,最大化的发挥机械使用效果,优化建设质量,从而为建设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甜生.建筑机械安全与设计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No.484(22):123-124.

[2]刘莹.现代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7):289.

[3]李申治.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9(26):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