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破坏事故分析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管线破坏事故分析及建议

濮文彬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类地下管网纵横交错,贯通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一方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被喻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网安全事故频发,给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关键词】管线;事故分析;防治措施

根据收集的现有资料显示,2021年全国共发生地下管线相关事故1723起。其中,地下管线破坏事故1355起,占地下管线相关事故总数的78.64%;路面塌陷事故347起,占地下管线相关事故总数的20.14%;其他类型事故21起,占地下管线相关事故总数的1.22%。事故共造成76人死亡,317人受伤。2021年度地下管线相关事故统计详见表1,各类地下管线相关事故占比情况详见图1。 近几年来,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网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各方的持续关注。

图1 2021年度各类地下管线相关事故占比

1 工程概况

某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标准为高架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形式,立柱、盖梁采用工厂化预制,采用运输车辆运到施工现场,再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架设。该道路工程为老路改造项目,地下管线交错复杂,这些复杂的周边环境给施工带来了较大难度与风险。

2 事故经过

某日上午9点30分左右运梁车从预制梁厂出发,10点20分左右到达施工现场,10点35分左右一台400T履带吊(型号XGC型400t-1)履带吊车在由北往南空载行走过程中,造成道路下方既有直径D900mm自来水主管道破裂,管道埋设年代为上世纪80年代,爆管点为钢管与生铁管交接处,自来水溢流至路面,致使周边小区用水受到影响。

0802200d5788d6fd94dc41b2bb81022

图2 事故现场照片

3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对现场探勘,相关人员的问询与资料的查阅,形成以下事故原因调查分析。

3.1 直接原因

履带吊行走时履带直接作用于管道正上方,管道埋深较浅且在外力的作用影响下造成自来水管道接口变形错位,导致管道爆管。

3.2 管理原因

(1)前期管线摸排调查工作不够准确,交底不够细致。该管道为D900的自来水主管,埋设时间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管道材质为钢管和生铁管,管道位于主干道下,该段管道埋设深度为0.9-1.1m。在《管线保护专项方案》和管线交底记录里均未标明管线的年代、管材、管径、埋深等关键数据资料。现场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未进行认真摸排,方案中要求对现场管线进行标识,实际现场未发现管线标记。管线综合图上显示为一根D1200的自来水管,现场实际为D900管,且管综图上走向与实际走向存在一定偏差,以上问题均未在管线综合图上重新进行标注,在管线交底时未明确强调。

(2)未严格按方案执行,对重要管线健康状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城市道路坍塌隐患排查及措施》,该方案中明确要求施工作业前探查地下管线的健康状况,监理单位未督促施工方落实对管线的健康状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3)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认识不足,风险预判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前期墩柱承台基坑开挖时已发现该D900自来水管,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承台钢板桩施打时,为保护管底土质稳定,对紧邻承台基坑的自来水管已经进行了注浆加固。虽然对该管道进行了注浆加固和一定的隔断保护措施,但在基坑支护开挖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对管道邻近的土体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管道存在受土体扰动产生变形沉降的可能性。对于受施工影响的重要管线也未设置必要的变形监测措施。

(4)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根据《运输及吊装施工道路路基检测方案》提出的不利于运输及吊机施工的道路区域需要进行专项检测,施工现场实际只对吊装时的吊机站位区域进行了地质雷达检测,未对履带吊行走和构件运输路线进行空洞和地基承载力检测。未在运输及吊装前探明施工道路路基内部管线是否存在空洞、疏松、沉陷、不密实等病害。并且在履带吊行走时未对行走路线支垫路基板。

4 建议措施

(1)对于场地内受施工影响的管线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须掌握其结构形式、运行现状、质量情况等信息。对于可能存在地下管线或管线资料不齐全的,通过检测手段核实相关既有管线具体位置、埋深,向管线产权单位了解管道材质及检查井结构形式,在通过静力触探、地质雷达等技术无法确定管道确切位置,且无法采用人工探挖确定地下管线位置时,在吊车或运输车辆行驶轨迹必须铺设路基板,或进行道路加固处理。

(2)制定周密的车辆运输和履带吊机行走轨迹路线,所有位于运输行走和吊装区域的管线都要进行标记,对于行走轨迹和站位位于管线上方的应避开,对于因场地条件受限,无法避开地下管线的路段,必须采取地基加固、铺设路基板等保障措施。

(3)核实吊装施工中是否对车辆运输、履带吊行走线路以及吊装区域的空洞检测和承载力试验。特别关注吊机行驶轨迹路段中有管线的路段是否进行雷达空洞检测和承载力试验。

(4)对于重要管线应设置管线的直接监测点和管线附近土体的深层监测点。采取直接有效方法掌握管线的运行现状,对于重要管线需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并建立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5)加强对各责任主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的检查,关键岗位人员危大工程实施期间的履职,和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落实情况。

5 结语

管线安全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有各相关单位都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充分保证管线的安全,促进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迟炳章,李玉.地下管线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J].城建档案,2014(11):10-12.

[2]赵泽生,刘晓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城市问题,2013(12):80-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