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辣椒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乐至县辣椒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探讨

吕建军 ,龚明强 ,彭全强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乐至  641500

叙述了乐至县辣椒生产的现状,对乐至辣椒的劳动力短缺、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政府投入力度不够、产业化发展推进困难、市场波动大、价格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辣椒产业开发科技含量,针对连作障碍,开展协作攻关,克服病害,加强辣椒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打好品牌攻坚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延长产业链,发展辣椒贮藏加工等辣椒产业的措施。

关键词辣椒产业现状

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特殊香辣味的辣椒素,食用可以助消化,增进食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同时,辣椒味辛、热,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辣椒内服能刺激唾液腺及胃液的分泌,有健胃及驱除肠内不良气体的作用;外用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作为皮肤局部刺激剂,可治疗冻疮、风湿痛。正是由于辣椒的这些功效,使得辣椒的消费量很大[1]。种植辣椒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辣椒生产现状分析

辣椒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九十年代以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就达到2万亩;九十年代初,由于我县石佛、回澜等地的二金条辣椒品种纯度高、质量好,深受郫县、重庆等地辣椒加工企业的喜爱,纷纷前来我县收购鲜椒,从而带动我县辣椒产业迅猛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左右,年产鲜椒6万吨,而且形成大大小小辣椒加工企业200余家,年可加工鲜椒2万吨左右,1998年全县辣椒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播种面积达9.5万亩,年产鲜椒8.7万吨。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及品种的退化,影响了辣椒的外销及加工,导致辣椒种植下滑,但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8万亩左右,年产鲜椒也在10万吨以上。

二、辣椒生产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境内山脉系岷山分支,自北而南分全县为东西两部,成为沱江、涪江分水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日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均日照1330小时。年均降水量955毫米,但分布不均,夏季雨量占全年的半数,易冬干、春旱是辣椒比较适宜的种植区域。

辣椒具有适宜套作的株型,适宜间套作的光水效应,能全面利用土壤营养的特性,充分利用生物学互助的效应和高效生产的巨大潜力,可与玉米、小麦、花生、蔬菜等多种作物实行间套作,能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实际播种面积,在单位面积内增产增收,适合大力发展辣椒生产。以辣椒为龙头产业,发展特色农业,进行农业产业化开发,一直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方面搞好辣椒生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可对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加工销售优势

辣椒是我县骨干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其品种以老二金条和新型杂交优良的线椒品种为主,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在8万亩左右,总产鲜椒10万吨以上,总产值近3亿元,深受成都(郫县)、重庆、资阳等大、中城市的辣椒加工企业的喜爱。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工企业+专合社+农户+基地的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协会)10余个,专门从事辣椒技术推广人员近200人,实行菜、酱两用辣椒订单农业面积达5万亩左右。

(三)栽培技术优势

主要推广五改一提高菜、酱两用辣椒生产实用技术,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1、改常规良种为杂交良种:辣椒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生长旺等优势。我县辣椒以线椒鲜销为主,推广品种除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外,还与其加工性好坏,是否受加工企业青睐有关。

2、改变栽培模式:近年示范推广双五尺10尺)开厢的辣椒+花生(大豆或蔬菜)新模式,在同土块内进行轮作,即辣椒、花生各种植5尺,当年辣椒,来年在辣椒行内种植花生,在花生行内种植辣椒,既可避免因重茬滋生病虫害的矛盾,又可在同土块连续多年种植辣椒,既能提高椒农种植积极性,又能大幅度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简单又实用。

3、改施单质肥为施用多元复合肥:单一施用NPK肥,搭配比例失调,不利于辣椒生长。施用复合肥,既可克服上述矛盾,又能抗病丰产品质优,一般增产1030%

4、改露地多株栽培为单株地膜栽培:杂交品种单株栽培模式可克服常规良种多株栽培存在亩用种多、株间生长发育不平衡、荫蔽重、病虫害发生重等弊端。有利于充分发挥杂交品种单株生长势旺的优势。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促肥的效果,达到早育、早栽、早产、丰产的目的。

5、改一椒一用为菜、酱两用:冬育苗5月进入结果期,青椒市场价格可达24/斤,及时采摘上市,前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后期充分发挥辣椒的无限结果特性,至7月青椒价格下跌时,改为收获红椒,实现菜、酱两用。

6、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可增产(增收)2050%/亩。

三、乐至辣椒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短缺。现留在农村的主要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为九九部队,随着九九部队平均年龄的越来越大,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第一制约要素。

2、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技术服务里专门从事辣椒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力量十分缺乏,辣椒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少、力度小,科技在辣椒产业化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3、政府投入力度不够,产业化发展推进困难。先天的基础条件不够,机械化运用低,种植成本偏高。

4、市场波动大,价格不稳定。由于我县辣椒的销售主体大部分是农民和农村经纪人,他们大多对市场行情、动态把握的能力差,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不灵,常常处于被动地位[2]。企业和椒农还不能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守约履约上,诚信度较差,不是农户不愿将商品辣椒交给企业,就是企业在收购商品辣椒时压级压价。难以实现辣椒的小生产与流通大市场相接,产业发展跌宕起伏,面积小时,货源紧俏,哄抬物价,参杂使假;面积大时,产品滞销,价格低廉,椒贱伤农,挫伤农民种植辣椒积极性。

5、制约因素多。乐至辣椒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一年一大(秋延后栽培很少),且全年栽培面积不大,生产存在栽培技术相对落后、连作(重茬)障碍严重、产业化机制不完善、品牌影响力低、劳动力缺乏、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乐至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四、乐至辣椒生产的发展对策

开发辣椒产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一条适合乐至及国内外鲜食辣椒市场、辣椒调味品市场和辣椒红色素市场的产业链,这对乐至辣椒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辣椒及其制品的市场分析,以鲜食辣椒和干制辣椒为发展重点,以加工辣椒酱、辣椒色素作为企业龙头带动是乐至辣椒产业开发的思路。

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辣椒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加强辣椒品种选育研究

从引种入手,筛选出符合龙头企业辣椒加工要求,又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辣椒新品种,培育早中晚搭配的辣椒品种;提高辣椒栽培技术水平,以抗性品种、生态系统调控、肥水运筹、科学施用农药等措施相协调管理,提高辣椒的产出率;建立各类研究机构,将国内外最新的辣椒研究成果迅速转换,提高辣椒的色素物质提取率。开发新型辣椒产品。

加快品种提纯复壮步伐和高新育种步伐。乐至县辣椒育种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比较全国的水平还很落后。选育适合市场需要,生长势旺、光合势强、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农艺性好、抗病力强、结果多、产量高,具有较大推广潜力的新品种,仍是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主要目标。同时要加强育成品种的推广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为持续发展乐至县名优辣椒奠定坚实的基础。

2、针对连作障碍,开展协作攻关,克服病害

针对部分地区由于多年来种植辣椒产生的连作障碍问题,应积极探索解决途径。要在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倒茬,提高栽培技术,提高辣椒抗性等方面开展工作。应确立研究课题,进行土传病害的基础研究,确定致病原因,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和防治。

3、加强辣椒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建设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名优辣椒产业化建设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辣椒食用已从数量型向优质无公害的质量型转变,各地政府和相关研究部门应充分认识发展辣椒生产对于富民兴农的重要作用,把乐至县名优辣椒作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强组织建设,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给予支持,发挥其名优效应[3]

龙头企业的建设是带动辣椒生产的动力来源,在辣椒销售和加工上应采取政策和技术扶持的办法,建立龙头企业。可以从辣椒国内外销售、加工、种子生产入手。鲜食辣椒主要开辟国内市场,利用生产的时间和地域差别,来生产适合市场的产品。干椒要开辟国际市场,向我国邻近国家及地区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出口。加工企业要生产辣椒酱、辣椒粉、真空辣椒、脱水辣椒粒、辣椒红色素、辣椒精等一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种子生产则要以质量取胜,巩固我县的辣椒采种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争取更多的订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辣椒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将带动规模种植,建立辣椒生产基地,形成辣椒产业化的基础[4]。在辣椒生产基地建设中,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树立品牌意识,打好品牌攻坚战

乐至辣椒生产和加工上缺乏名牌企业。一个名优产品,需要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作为开拓市场的切入点,虽然有些地区的辣椒产品在全国辣椒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与其自身的品牌优势效应相差较远,其市场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品牌攻坚战,扩大知名度和市场空间,采取召开辣椒产品交易会、辣椒艺术节、在各地设立窗口、做产品广告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宣传方式,加大乐至县名优辣椒的宣传力度,逐步将乐至县名优辣椒打造成全国名牌、世界名牌,使其畅销海内外[5]

以市场为导向,分析辣椒市场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产业化道路;通过市场

+经纪人+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方式,稳步发展乐至县名优辣椒,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也要避免盲目扩张造成椒贱伤农,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需求,生产不同辣度的辣椒,逐步拓宽市场领域。

5、制订等级标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由于乐至地处内陆,远离商品经济中心,椒农市场竞争意识较淡薄,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未按技术标准生产、加工、销售,商品性能低,等级标准低,因此必须制订严格的地方或国家标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国际市场接轨。特别是市场经济放开后,市场竞争更加残酷,没有质量标准体系的农产品,必然输掉市场。

6、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技术培育,提高农技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再通过农技人员或专家学者培训椒农,提高椒农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生产优质无公害的名优辣椒奠定技术基础。同时要加强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为培训椒农、走可持续发展的辣椒产业化之路搞好技术储备。

7、延长产业链,发展辣椒贮藏加工

辣椒的采后加工和贮藏是辣椒增值的主要手段,以前的青椒贮藏带来了很高的效益,也可以通过加工辣椒酱等后续产品来延长辣椒的产业链。我县还缺乏领头的辣椒加工企业,缺乏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因此进行科学决策和调研,在加工和贮藏上进行专业化、市场化的建设,让辣椒产品增值,促进我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8做好辣椒的加工及销售工作

依托并做大做强以中天镇酿造集团为主的加工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名、优、特、新辣椒产品。同时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搞好鲜椒及加工产品的销售工作,从而带动全县辣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崇庚,莫定仪,杨祎祎.我国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食品,2022(09):142-144.

[2]苟晓松,王天鸿,周丹,梁静,廖卫琴,田浩.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8):34-36.

[3]赵辉,王喜英,徐仕强,谭智勇.铜仁市辣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10):13-15+28.

[4]郭晓芸,谭克均,李其艳,何欧伶,李晓红.贵州辣椒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1):54-55+58.

[5]詹永发,田应书.贵州辣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20,37(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