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运动铸就当今美国女性群体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女性主义运动铸就当今美国女性群体形象

王瑰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湖北  430062

摘要:美国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却出现了至少三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它们一次次推动和铸就了美国当今的女性群体形象。

关键词:女性主义运动,女性形象

一、引言

美国女性不像日本女性那样温婉可人,为了家庭放弃事业,一心扑在家庭上;也不像所谓的女强人那样,对家庭不管不顾,舍小我成就大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美国女性是这两者的契合。她们在事业上敢拼敢闯、特立独行、雷厉风行、果敢率性、巾帼不让须眉;在家庭方面,她们经常还能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把好几个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真是让人感叹她们充沛的精力。她们似乎很善于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很好的支撑和平衡点,从而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双肩挑”,当然这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和艰辛也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总之, 她们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女性自立自强、果断勇敢、追求平等的群体形象, 这之中比较杰出的当代代表有: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脱口秀女皇欧普拉·温弗瑞、网坛神话大小威、和以5000美元起家,创造了2000年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的跨国化妆品集团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等等。

二、女性主义运动

众所周知, 今天美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与女性主义的推动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性主义”的英文feminism,源自于法国的feminisme, 是由拉丁字根femina〈女人〉+ism〈主义〉而来。“女性主义”, 按《布莱克韦尔政治思想百科词典》的说法,是关于一种复杂现象的一般性的一个词……它关心妇女的地位……现代女性主义的语言和目标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后,它追求妇女的权利、性别平等(David Miller ed.,The Blackwell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London: Basil Blackwell Ltd.,1987)。美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女性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为19世纪中叶到2O世纪20年代,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性主义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the first-wave),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首先, 19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废奴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美国东北部出现了一大批女性废奴活动家,她们成立了“妇女反奴隶制联合会”(Female Anti-Slavery Society), 并在为奴隶争取自由的同时逐渐觉醒, 意识到妇女自身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和强烈的性别歧视, 从而萌生了争取女性平等权利的决心和意志,并对其它社会女性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紧接着, 标志着美国妇女参政运动开始的Seneca Falls大会, 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女性权利大会于1848年7月19、20日举行,组织者为Elizabeth Cady Stanton与Lucretia Mott,与会者有250位女性与40位男性。该大会讨论了许多涉及女性的议题,阐述了妇女所受的压迫并要求与男人享受平等的权利, 而且首次提出了女性在选举、经济、财产、法律、教育、就业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与男性享有同样的平等权利,达成了Seneca Falls 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 and Resolutions《塞尼卡福尔斯情感宣言与决议》。早期的女性主义运动虽未能较大地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以及对其它权利的诉求,但是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序幕正式开启。

上个世纪中叶之后到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 ”(the second-wave)。随着当时战后时局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美国女性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权利和地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随之也产生了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就在这时,1949年,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吹响了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的号角, 成为女权运动的“圣经”。法国作家萨乐娜芙曾这样评论波伏娃:“伽利略告诉我们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达尔文则让我们知道了这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波伏娃站出来大声说男女两性是完全平等的。”美国女权运动家凯特·米列特称“她为全世界的妇女打开了一道门。她的《第二性》改变了全世界人类亿万人的命运”。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采用了存在主义的立场,以生物学、哲学、历史、文学、神话和文化的视角,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妇女由于生理性因素而导致的处境和地位,并从女人的本性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但是,正如英语单词historyhis story一样,波伏娃在书中也明确指出,这个所谓的生物学弱点是男性价值观映照下的一种体现,是以男权意识为观照的,这才是女性为什么会成为弱于男性的第二性的根本原因,由此提出了她那惊世绝伦的结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即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社会性别”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波伏娃号召妇女们摆脱“第二性”的社会属性,驾驭自己命运的风帆,不受社会世俗的影响和支配,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道路,为自己的生活找寻有价值的方向。除此之外,第二波女权主义思潮理论流派众多,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Marxist Feminism)、社会主义女性主义(Socialist Feminism)、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心灵女性主义(Spiritual Feminism) 、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自由主义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存在主义女性主义(Existential Feminism)、精神分析女性主义(Psychoanalytical Feminism)、文化女性主义(Cultural Feminism)等,也有很多引领女权主义发展的思想指引。比如,贝蒂·弗里丹的纪实体裁名著《女性的奥秘》(

The Feminine Mystique1963)揭露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家庭主妇的真实生活,抒发了她们苦闷、彷徨、迷茫的心声和内心的呐喊,旗帜鲜明地反对了社会对妇女传统角色的限定,同时对男性编造的完美家庭主妇,即伍尔夫在《妇女与小说》一文中的“家庭天使”(“angel in the house”)形象进行了猛烈抨击,否认女性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她号召广大妇女勇敢挑战根深蒂固的性别角色,冲破男尊女卑的社会偏见和藩篱,解放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人设和枷锁,积极争取自强独立的女性权利。此书一经问世,便声名大噪,在美国一石激起千层浪,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美国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力作,进一步抠响了第二波女权运动的扳机。此外,第二次浪潮中的弄潮儿还有朱丽叶·米歇尔(Juliet Mitchell)。被称之为妇女运动纲领性文献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Women: the Longest Revolution, 1966)就是出自朱丽叶·米歇尔之手。在这本书里,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是形成女性被剥削、被压迫、被限制、被忽略的从属地位的基石。而另一位弄潮儿凯特·米利特的女权主义里程碑之作《性政治》则从历时的角度对有关两性关系的规范、制度进行了考察,指出男人依据其天生的、生物学性别所获得的特权对女性实行全面控制与支配,这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使得父权制、男权制在社会中形成制度化,这在本质上与种族、阶级间的控制与支配是异曲同工的,它所产生的壁垒是难以剔除的,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统治关系,是社会文化中最普遍、最根本的权力根源。米利特还从意识形态、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角度来剖析父权制理论,从父权制社会中两性关系性别差异入手,解构西方文学读本,颠覆以往以男性为中心的创作和叙述视角,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批评了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学。由此可见,“第二波”运动探讨了在父权制的体制下女性被压迫的问题,提出妇女解放的核心在于粉碎父权制,其席卷蔓延趋势进一步扩大,在学术性、研究性、理论性方面都上升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涵盖面更广,除了政治权利诉求以外,还要求从文化、经济、财产、就业、家庭、教育等诸多方面打破性别歧视壁垒。总之,第二次浪潮剑指社会制度变革,挑战了传统社会价值伦理理念。

 女权主义第三波思潮这一术语最开始出现在阿尔布里希特Lisa Albrecht和迈步西格瑞斯特Mab Segrest的论文集《第三波思潮种族歧视的女权主义视角》The Third Wave: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Racism之后黛博拉·罗森弗尔德(Deborah Rosenfelt)和朱迪思·斯泰西Judith Stacey1987年的论文中也提到了该术语,而1995年美国黑人女作家丽贝卡·沃克(Rebecca Walker)更是在《女士》期刊上发表了《成为第三波思潮》一文,从而再次点燃了公众对女性主义“第三波思潮”讨论的热情。第三波女权运动于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开始兴起,因其深受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所以也被称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它发展势头迅猛,在世界范围内、在各个领域都引发了共鸣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第三波女权运动是第二次浪潮的延续和深化,同时,它又与前两波女权运动有所不同。过去的女权主义运动是把男性和女性放置在二元对立面上,主要围绕中产阶级的白人女性,以她们的经历、价值和利益为主导,边缘化或排除了有色人种和非中产阶级的女性,运动的目的是追求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和平权,为第三波女权的顺利发展铺平道路。自第二波女权运动结束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资讯传播沟通渠道的颠覆、新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涌入都对处在地球村的每一个人,包括女性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第三波女权运动方式更为温和,不是那么激进,它更多地关注文化平等与文化认同,关注不同种族地区和社会经济地位女性所面临的不平等境遇,关注不同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女性生存状态,关注女权运动与其它人权运动的结合,关注女权运动全球性和地方性的合作,通过多元化女性主义的发展达到改变社会思想、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的目的。在第三波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国家一系列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得以实现,多部法律法规顺利出台,从而为保障女性权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结语

从第一波女权运动中的追求平等,到第二波运动中的追求平权,再到第三波的追求全球视野下多元化的全面解放,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已经不再单纯地以二元对立的观点来审视千百年来的性别歧视,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以一种理性的姿态解构和消解传统的男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和思维定式,让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从游离在社会边缘的地带返回到和男性一样的中心区域,这样才能够让女性真正被倾听、被看到、被尊重、被理解,能够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和男性一道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为女性权利的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以此助推和铸就了当代美国女性的群体形象。

参考书目

Bell Hooks,Feminis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M]South End Press: Boston, 1984

David Miller ed., 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PoliticalThought[Z]London: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

Juliet Mitchell, Women: The Longest Revolution[J], New Left Review, 1966

杜芳琴,《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导读[J],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蓝瑛波,《美国女权主义历史进程述评》[J],学海,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