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中贵州地貌的体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3

浅析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中贵州地貌的体现

彭景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摘要:师法自然创作方法一直是中国山水画必然要求。地貌元素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起到一定的影响与作用。自古至今,历代山水名家无不深受所处地区地貌所影响。当代写意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人文自然元素,是对当下山川自然的主观“意匠”艺术升华的再现。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能够表现贵州自然风光和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展现贵州自然风貌,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当代写意山水画创作中贵州地貌的体现

关键字:贵州;地貌;山水画;写意

一、地貌与创作的关系

地貌元素对于山水画艺术家的创作起到一定的影响与作用,自古至今,历代山水名家无不深受所处地区地貌所影响。贵州地形地貌也深深吸引着、影响着画家对其深深的表现欲。岩溶地貌是贵州与众不同自然风光的根源。喀斯特地形地貌一般是指玄武岩等可溶岩层根据溶解腐蚀而形成独特的地貌,形状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尤其是地下溶洞、暗河等,造型设计如意、颜色各异、惟妙惟肖,如织金洞,40多种形状百变的洞窟堆积物。亦有瀑布、万峰林等其他独特的地域风貌,这些地貌具有独特的艺术与美学价值,体现了以贵州地貌作为题材山水画创作的独特性。

二、当代山水画中贵州地貌的体现

(一)以贵州地貌为题材的省内画家

贵州的地貌山水就成为所有贵州籍画家或者是来贵州画家选择入画的重要素材。专门基于贵州山水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主要有刘知白、孟光涛等。尤其以王振中山水画最具风格面貌。

上世纪70年代,刘知白在贵州洗马河山区往返于河流山川之间,空闲之余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孟光涛则是开创了贵州写实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其学生杨长槐等也在继承老师风格的基础之上,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贵州的遵义、黄果树、乌蒙山等独特的地貌特点特征成为其主要的写生景物,同时作为写实主义的山水画家,自身的写实能力使其作品极具地域色彩。如在杨长槐的众多作品中,都是直接将自然环境纳入自己的画作中,是贵州独有地貌的特殊表现。

孟光涛的大量作品也都取材于贵州的独特地貌,整个地貌环境对其作品主题、内容选择与表现技巧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陈旭明曾经评论说:“生长万山当中,从小所闻储诸胸臆,之后的优秀教师问业,或观各代名迹,无时无刻不揣测为黔山写照方法。直到中老年,复游黔中诸盛景,随处活力。”杨长槐等美术家也曾经评述:“老先生表现手法,在秉承传统的前提上,融入西洋画优点,独辟蹊径,制造出一整套主要表现贵州群山地形地貌的特点。”可见地形地貌并对山水画作品产生的影响。

王振中老先生为当代贵州中国山水画泰斗、当代山水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在从中央美院毕业到贵州后,在贵州大学任教半个世纪至久年。贵州当今多数画家为王振中先生弟子或再传弟子,或蒙王老师指导,多数皆有建树,影响甚大。王振中所领衔的当今贵州山水国画将原本绘画技巧与对景速写相结合,创造出很多富有当今生活元素的优秀作品,整体实力日益壮大,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同行业中得到认同。贵州青山绿水处处都相映的绝佳景色滋润了王振中老先生五十余载,给了其不计其数的设计灵感与素材内容,加上其一生不断的努力,造就了今日他所创作作品令人叹服的贵州山水国画精神实质,使更多人了解、赏析、赞美贵州青山绿水自然之美。

杨长槐中国山水画造诣较深,在《秋雨雾色图》

作品中,可以发现贵州地貌对情感抒发与技法表达

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反映在自身的取材以及画面呈

现上,归根结底也就是贵州独特的地貌对其影响较

大。使之创造出众多画水法语言表达出贵州地貌具有的独特情感与价值所在。

王忠才在自身绘画创作的时候,更多是取材于湿润多雨下的贵州地形地貌,《雨后侗乡》通过水墨的方式将云雾缭绕之下的贵州山水表达出来。在整个画面之内,少数民族山寨淹没在贵州地貌山形之中,时隐时现,妙趣横生。

 

张润生在贵州时期受到了前辈们的热心指导,获益良多,加上对于近代名家技法的学习与研究,自身成就较高。譬如说,在其作品《黔山初雪》等画面上,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浑厚与博大的天地气势。也就是贵州具有的独特地貌,使得张润生的山水画在方寸之间传递出造化钟神秀的意味。贵州地貌具有的独特景色给其丰富的滋润与主题来源,这里具有的独特山川景物,为张润生的绘画事业发展创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杜小牧大部分采用粗笔的方法进行简单描绘之后,通过泼墨、积墨等方法有机结合绘画,绘出整个画面,在颜色层面以浅绛花青为主,使得画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保证了景物富有人文气息。乔任侠绘画风格十分新奇,浑然天成,色彩淡雅清新,喜欢选取贵州地貌山川之中的景物,偶尔配有房屋,比一处灵活地貌连,更意在求得意境的统一与和谐,作品有《黔山清幽

韩亚明作品内富含了贵州地貌独特的群山巨谷。《云岭暮色》画面内山川众多,一条小路绵延而上,整个画面墨色对比强烈,不过视觉却均衡。当地的地理对于画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开始自觉或者是不自觉地探索适合于贵州地貌的写意山水画的技法,整个贵州特有的

地貌特征在画面中呈现出来。在它的作品中

苗寨村落、梯田小路这些特色像仙境一样,

这样的景色就是贵州地貌的真实写照。

 

徐恒一直驻守着山水画家以书入画、诗境灵魂的中国画气韵,他认为中国画是以可见的物象使得不可见的气、象、韵显得更加真实、突出。《深山隔世尘》给人的印象是山脉苍茫、山溪深远,笔墨严谨扎实。将传统笔墨与贵州的独有地貌技法有机的结合而摸索,之后实施变化,创作具有的泼墨大写意的山水,更是可以很好地把握贵州庞杂的景物神韵所在。

 

马庆中作为李派山水最为重要的传承人,曾经师承王振中,之后在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学习。其山水画风格特点突出,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色彩,源自于其对艺术的独特热爱,以及贵州山水地貌对其影响。在绘画创作时,其大胆尝试在山石层面的表现,通过色彩搭配,每次观看其绘画创作都会被那新奇的色彩所吸引,整体画面具有较强的现代感。代表作品有《国道》,在写意山水浓淡墨的自然相冲之中,逐步地形成了独特奇妙的画面效果,这些也正是深深地刻画在画家脑海之内所具有的贵州山水的独有印象。在他的作品中,多个寨子整体存在,虚实结合,贵州的地貌特点融入他的内心,使马庆中产生了对贵州地貌的特别浓厚的感情。

赵玉祥画作物象丰富,景物布置穿插随类而合理,使画面充满动感。在《黔中揽胜图》中笔墨技法主要来源于传统,山川、河流、山石轮廓中锋、侧锋、逆笔等多指并举,行笔多变,以体现物象的丰富多姿,山石多施斧劈皴、

折带皴加积墨、擦染。体现在阳刚美与阴柔美合为一体的艺术风格,贵州地貌的审美精神既具备北方的阳刚美也具备江南的阴柔美,雄秀苍润。整个画面轻重分明,却视觉均衡,这是由于他独到的处理手法,在他的笔下,贵州独有的沟壑之景显著地呈现于画面。

张锦波认为世人观景多重绮丽形色,难见贵州山川之风骨。画与景不同,需写心中所见。为此贵州山水写生期间,在生活中体悟自然的意蕴,从生涩的现象绘制到笔墨的提炼、生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贵州清秀的山水、苗寨梯田、清淡悠远,非常有意境,他的作品贵州地貌特色非常显著。《水墨清韵》完全是从贵州具有的真山真水之中所走出来,尤其是其含有的深浅不一的墨团以及笔触等,通过这些笔触开始初步勾勒出自己心目之中的贵州。

(二)以贵州地貌为题材的省外画家

陈向迅认为贵州是个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秀丽的风景、浓郁的人文风俗都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为了将万峰林宏伟的景象以写实的意境传达给受众,陈向迅教授在现场采风之后,还对它的人文地理、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学习。“画得像,只是画作的表象,只有融入文化底蕴的作品才具有灵性。”为了向大家展现栩栩如生的万峰林景象,经过无数次的修改,陈向迅教授历时一年多最终完成了中国国画——《尽展奇观万峰林》。

 

 

满维起的作品《崂山临秋》,打破了传统画

的界限,将黔东南民族人文景象融合在笔墨艺术

视觉中,独树一帜的技巧和意境令人沉醉,满家

山水给传统画坛创作带来新的启迪和思考。

对于画坛“青绿俗、水墨雅”的说法,

满维起并不认同,他认为画青绿就是挑战颜色,能画好青绿的都能驾驭水墨,但是画水墨的未必都能驾驭颜色。如果说青城山给了满维起创作灵感,那么贵州便是他的思路源泉。

(三)以擅长写生创作的贵州籍在京画家

     岳黔山《六盘水写生》绘画风格也受到了贵州地貌的独特影响,将大自然的环境直接的纳入到画面之中,也是对于贵州独有景色的具体表现与表达,从中摸索出了自身独有的绘画风格与创作手法。刻画出那种严谨感受,其具有的作品准确地把握住贵州山水具有的实际特质,塑造出贵州山水具有的经典特征。

   

王乘《苗乡寻常景》通过饱满的水墨

以及狂放不羁的笔触以及纵横交错的构图

模式等,在写意山水浓淡墨的自然相冲之

中,逐步地形成了独特奇妙的画面效果。

从其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两个独特的

创作特点,首先是观察模式的转化,喜

欢远观俯瞰获其全貌,其二是喜欢在云

中描绘贵州具有的独特地貌,在体现贵州山水特色的同时,表现出自身的绘画意境。

结语

纵观当代山水画创作,其对于贵州地貌的艺术表现,体现出了贵州地貌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定影响。艺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艺术之所以高于自然的山水,是因为艺术作品包含着画家对于生活以及客观世界的认知,将自然之美转换成为艺术之美。贵州地貌的独特特征为画家们眼界开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画家们也将自然之美转化成为了艺术之美,经过自身的酝酿与再创造,将山水形神与内心情感有机统一,实现了对于自然景物的升华。可以认为贵州的山水地貌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画家们的画笔,也为贵州山水的自然美向艺术美转化提供了可靠的路径。

贵州的地貌特征直接关系贵州山水国画产生浑厚秀丽、幽静深远、清新淡雅的艺术精神面貌,具有较为独特的地方色彩,同时还会影响艺术家自身的风格,树立文艺创作层面的情感抒发,强化对于贵州山水国画区域特性的摸索,有利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对本中华民族中国山水画自我认知,思索中华民族山水国画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冯雪.试论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画创作风格的影响[J].参花(下),2022(06):57-59.

[2]李亚南. 地域文化对贵州山水画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6.

[3]吴树愿. 孟光涛乌江题材山水画对我创作的启示[D].贵州民族大学,2022.

[4]胡红春.当代贵州山水画中的地域特色[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34-136.

[5]陈斌荣. 地域视角下山水画的差异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6]邓文艺. 贵州当代山水画创作与实践[D].天津工业大学,2020.

[7]张记.孟光涛山水画的当代性初探[J].美与时代(中),2019(09):58-59.

[8]曾希圣.清逸灵动 诗兴悠然——张润生山水画作赏阅[J].理论与当代,2007(12):49.

该论文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2022年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202210666132

项目指导老师:孙大伟、武萌萌

项目组成员:彭景艳、王雨、黄婷、穆艳梅